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1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多学科治疗提高修复和种植效果专栏
    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多学科治疗提高修复和种植效果专栏
    应用游离龈移植术增宽磨牙缺失区域角化组织利于种植治疗的临床观察(附1例3年随访报告)
    韩子瑶a,王翠a,胡文杰a,杨刚a,刘云松b
    2019, 12(3): 130-135.  DOI: 10.19538/j.kq.2019.03.001
    摘要 ( 45 )  

    种植体周围良好的软组织条件是保证种植体长期健康与稳定的前提,也是种植治疗取得良好生物学与美学效果的基础。而由于牙周炎症造成的破坏、拔牙后组织改建或个体差异等原因,种植位点常出现角化组织宽度的不足甚至缺如,不利于菌斑控制,给种植治疗带来一定风险。游离龈移植术(free gingival graft,FGG)是牙周临床常用的软组织增量方法,可显著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组织宽度。文章展示了1例左下磨牙连续缺失病例应用FGG增宽角化组织后行种植修复并获得良好修复效果的诊疗过程,为此类病例的临床处置积累了一定经验。

    正畸压低过长磨牙利于对牙合缺失磨牙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附1例2.5年随访报告)
    王安琪a,王翠a,胡文杰a,寻春雷b,刘云松c
    2019, 12(3): 136-140.  DOI: 10.19538/j.kq.2019.03.002
    摘要 ( 49 )  

    随着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缺失牙修复后的功能和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牙合过长牙直接影响缺失牙的修复空间,此类问题的处理需要多学科综合设计和实施。文章展示了1例过长磨牙影响对牙合牙种植修复的病例治疗过程,包括从病情分析、多学科参与治疗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到修复后的效果回顾,为多学科综合处理修复磨牙区缺失牙提供经验。

    应用引导骨再生及结缔组织移植术改善上颌中切牙种植修复条件(附1例3年随访报告)
    危伊萍a,甄敏a,徐涛b,胡文杰a,刘云松c
    2019, 12(3): 141-145.  DOI: 10.19538/j.kq.2019.03.003
    摘要 ( 49 )  

    随着生活水平及治疗技术的提高,上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唇侧软硬组织轮廓欠丰满是前牙区种植治疗后临床常见的美学缺陷,解决此类缺陷往往需要通过多学科及数种手术方式联合治疗。文章中展示的病例在控制牙周炎症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治疗设计、手术导板确定植入位点、适当的三维植入方向,结合引导骨再生、结缔组织移植和个性化牙龈诱导成形技术,完成了上前牙的种植美学修复,取得了较好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且在修复后3年维持健康稳定的效果。本病例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经验。

    多学科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合并上前牙错牙合畸形复杂病例的临床观察(附1例6年随访报告)
    张创为1a,胡文杰1a,胡炜1b,张豪1c,梁凌智1a,2
    2019, 12(3): 146-151.  DOI: 10.19538/j.kq.2019.03.004
    摘要 ( 41 )  

    重度牙周炎患者伴有上前牙扇形移位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难题。临床中,医生需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考虑如何恢复健康、重建功能及改善美观,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文章通过1例应用多学科手段治疗的重度牙周炎合并上前牙前突复杂病例,讨论美学区牙齿拔与留、缺失牙修复、龈乳头重建等临床问题,期望为前牙美学区域的多学科治疗提供经验。

    论著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生物学性能的作用研究
    付越,雷双,朱姝,刘尧,陈旭
    2019, 12(3): 152-157.  DOI: 10.19538/j.kq.2019.03.005
    摘要 ( 26 )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SCAP)生物学性能的作用,探讨其应用于牙髓再生治疗(regenerative endodontic treatment,RET)、促进年轻恒牙牙根继续发育的机制。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SCAP,抽取静脉血获取PRF。实验按所用PRF的体积不同分为4组:1/8PRF组、1/2PRF组、1PRF组、0PRF组(对照组)。分别收集各组PRF上清液,制备条件培养基。通过MTT法检测PRF对SCAP增殖的影响;对经不同PRF条件培养基预处理的SCAP进行成骨诱导,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表达水平,检测PRF对SCAP成牙本质或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 在条件培养基培养3 d和5 d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RF均显著促进SCAP的增殖(P < 0.05),3 d和5 d时,1/2PRF组促进SCAP增殖作用最强(P < 0.05)。PRF条件培养基预处理的SCAP经成骨诱导后,高表达DSPP和DMP1(P < 0.05)。结论 PRF可显著促进SCAP增殖和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为PRF应用于RET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颊旁间隙与颅颌面组织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徐静1,潘昱1,陈奕嘉2
    2019, 12(3): 158-161.  DOI: 10.19538/j.kq.2019.03.006
    摘要 ( 17 )  

    目的 探讨影响颊旁间隙大小的颅颌面软硬组织因素,为正畸临床诊断分析和治疗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个别正常牙合、五官端正的学生30名,采集其姿势位微笑面像、上颌牙列模型及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获得各项颅颌面软硬组织评估参数。然后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U1-NA)、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相交之上内角(L1-MP)、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L1-NB)、下颌平面角(MP-FH)、下面高(ANS-Me)、鼻下点到软组织颏下点距离(Sn-Mes)、上唇垂直高度(Sn-Stms)、下唇下缘点到软组织颏下点距离(Stms-Me)、U1暴露量以及上颌前磨牙区宽度与颊旁间隙比例有相关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n-Mes、U1暴露量以及上颌前磨牙区宽度对颊旁间隙比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随着下面高、微笑时上切牙暴露量以及上颌前磨牙区宽度的增加,颊旁区有减小的趋势。

    曲安奈德口腔软膏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牙龈扁平苔藓临床疗效研究
    董丽,麻嘉,张英
    2019, 12(3): 162-165.  DOI: 10.19538/j.kq.2019.03.007
    摘要 ( 32 )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牙龈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L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急诊·黏膜科至少由2名临床医生做出相同诊断的牙龈LP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每日1次,睡前涂抹,持续1个月; B组患者采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治疗,每2日1次,持续1个月;C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半导体激光先照射(每2日1次),然后药膏睡前涂抹(每日1次),疗程为1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1个月观察记录各组患者创面的病损面积、疼痛程度、症状体征。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3组病损面积均缩小,疼痛程度、症状体征评分均降低,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阶段组间比较,C组病损面积均小于A组和B组,疼痛程度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亦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损面积均小于B组,B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A组和B组症状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和1个月,A组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曲安奈德口腔软膏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牙龈LP的总体效果优于单独用药和单独使用激光,值得临床推广。

    安氏Ⅱ类1分类和2分类成人患者上颌中切牙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分析
    雷琦1,王小琴2
    2019, 12(3): 166-169.  DOI: 10.19538/j.kq.2019.03.008
    摘要 ( 22 )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BCT)对比安氏Ⅱ类1分类和2分类成人患者与正常牙合成人上颌中切牙根尖区牙槽骨厚度,为正畸牙齿移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正畸科的安氏Ⅱ类1分类、安氏Ⅱ类2分类成人患者各20例,另选取个别正常牙合成人20名,每位研究对象均拍摄CBCT。分别测量各分组研究对象的左、右上颌中切牙倾斜度∠U1-SN和∠U1-PP,上颌中切牙根尖区唇侧牙槽骨厚度、舌侧牙槽骨厚度及牙槽骨总厚度,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上颌中切牙根尖区唇侧牙槽骨厚度:安氏Ⅱ类2分类组小于安氏Ⅱ类1分类组和正常牙合牙合组;(2)上颌中切牙根尖区舌侧牙槽骨厚度:安氏Ⅱ类2分类组>正常牙合组>安氏Ⅱ类1分类组;(3)上颌中切牙根尖区牙槽骨总厚度:安氏Ⅱ类1分类组小于安氏Ⅱ类2分类组和正常牙合组;(4)安氏Ⅱ类错牙合,上颌中切牙唇倾度增大,根尖区唇侧牙槽骨厚度增加、舌侧牙槽骨厚度减小、牙槽骨总厚度减小。结论 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治疗,应结合牙槽骨厚度制定最佳矫治方案,以防止出现医源性牙槽骨缺损。

    体验式口腔卫生指导方法在单纯性牙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郭庆圆1,2,仇静1,张娟1,杨芳1,张月1,陈正岗1,郭大伟1,袁荣涛1,于江波1
    2019, 12(3): 170-172.  DOI: 10.19538/j.kq.2019.03.009
    摘要 ( 20 )  

    目的 探讨体验式口腔卫生指导方法在单纯性牙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7月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的单纯性牙龈炎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体验式口腔卫生指导方法教授患者刷牙,对照组患者采用模型教授法,研究两组患者在口腔护理方面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菌斑指数、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位点数及BOP百分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BOP阳性位点数及BOP百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其中试验组的菌斑指数、BOP阳性位点数及BOP百分率均有更加显著的改善(P<0.01),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采用体验式口腔卫生指导方法,可显著改善菌斑指数、BOP阳性位点数及BOP百分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综述
    牙周炎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刘东娟a,潘亚萍b
    2019, 12(3): 173-177.  DOI: 10.19538/j.kq.2019.03.010
    摘要 ( 47 )  

    牙周炎(periodontitis,PD)和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都是由宿主免疫炎症反应与菌群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两者具有相似的致病途径,其中一种疾病可能由于其导致的菌群失调及系统性炎症反应而诱发另一种疾病的产生或加重其严重程度。文章就PD与IBD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探究两者相互影响的可能机制,并为未来PD与IBD双向关联研究指出方向。

    新型抗菌树脂材料研究进展
    钱鑫,李贺,洪丽华,郭馨蔚,凌晓旭,张志民
    2019, 12(3): 178-181.  DOI: 10.19538/j.kq.2019.03.011
    摘要 ( 23 )  

    复合树脂材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以恢复牙齿的正常形态和色泽。但目前临床使用的树脂材料常缺乏有效的抗菌性能,远期治疗效果常因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菌斑滞留、形成继发龋等影响使用寿命。近年来,合成具有抗菌活性的复合树脂材料是口腔修复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对于抗菌剂的加入,其种类、方式、机制等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就近年来抗菌性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牙种植数字化导板及其精确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李琳,苏莹,张忠提
    2019, 12(3): 182-186.  DOI: 10.19538/j.kq.2019.03.012
    摘要 ( 30 )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乃至整个医学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种植手术中,数字化导板有助于术者更好地控制种植体植入的位置、提高精确度,但数字化导板辅助下植入的种植体位置仍与术前设计的理想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文章介绍了牙种植数字化导板的分类、设计制作及其优缺点,提出了评估数字化导板精确性的方法并分析了影响牙种植数字化导板精确性的相关因素,以期为种植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提供参考。

    病例报告
    前牙区修复治疗伴牙龈炎症反复发作1例报告
    马春亮,杨雪,王健,吴倩,牛丽,唐晓琳
    2019, 12(3): 187-190.  DOI: 10.19538/j.kq.2019.03.013
    摘要 ( 27 )  
    上颌融合磨牙根管治疗1例报告
    郭佳杰,詹福良,仇丽鸿
    2019, 12(3): 191-192.  DOI: 10.19538/j.kq.2019.03.014
    摘要 (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