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6-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即刻种植在严重牙外伤中的应用
    盛列平,程耀,吴利群,詹静,赵其荣,曹筝,楼志峰,马庆芳
    2016, 9(11): 641-647.  DOI: 10.7504/kq.2016.11.001
    摘要 ( 219 )  

    牙外伤是口腔急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的牙外伤常常导致患牙不能保留而需要拔除。以往前牙缺失后采取传统的固定和活动义齿修复或者常规种植修复,通常需要3 ~ 6个月的等待,在这期间患者需要经受缺牙或佩戴活动临时修复体带来的不适。近年来,即刻种植技术迅速发展,不仅能更快地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同时能起到尽可能保存原有软硬组织的作用。但临床医生需要意识到,即刻种植在适应证上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同时因为牙外伤常发生在前牙美学区,需要考虑相应的美学风险。因此,特别是对于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而言,即刻种植手术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文章对即刻种植在牙外伤中的应用做一简单总结,并结合笔者临床经验分享即刻种植的一些技术要点和病例分析。

    非牙源性牙痛
    王津,姬爱平
    2016, 9(11): 648-651.  DOI: 10.7504/kq.2016.11.002
    摘要 ( 219 )  

    急性牙痛是口腔急症的最常见主诉症状,除牙源性疼痛以外,很多非牙源性疾病也可引起牙痛,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文章对急性上颌窦炎、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心源性牙痛和丛集性头痛等疾病引起的非牙源性牙痛进行阐述,为临床医生诊断牙痛疾病提供参考。

    乳牙外伤处理策略
    任飞a,张兆强b
    2016, 9(11): 652-656.  DOI: 10.7504/kq.2016.11.003
    摘要 ( 124 )  

    乳牙外伤是儿童口腔急诊的常见病,与恒牙外伤相比,其处理存在特殊性,且国内在其诊疗方面存在不规范等问题。文章参考2012年国际牙外伤协会指南,全面系统地阐述乳牙外伤的概念、分类、临床特征以及各类型乳牙外伤的应急处理原则,为乳牙外伤的诊疗提供参考 。

    口腔诊疗中突发医疗事件防范
    张昕
    2016, 9(11): 657-660.  DOI: 10.7504/kq.2016.11.004
    摘要 ( 113 )  

    口腔诊疗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突发意外医疗事件的可能。患者的焦虑、恐惧、口腔治疗中的不适和疼痛,手术中所使用的局部麻醉药,以及患者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癫痫、心血管疾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均可影响口腔治疗,增加治疗风险。因此,是否采取适当的口腔治疗对防范突发医疗事件的发生十分重要。

    口腔局部麻醉药物选择
    余东升
    2016, 9(11): 661-664.  DOI: 10.7504/kq.2016.11.005
    摘要 ( 144 )  

    局部麻醉在口腔诊疗中应用十分普遍,口腔医生往往要在较短时间内对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进行评估,选择出合适的麻醉药物。如何保证所选择麻醉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备受关注。文章对常用口腔局麻药物的成分、分类、特性以及特殊患者的局麻药物选择进行系统阐述,为口腔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论著
    牙科操作中误吸误咽628例分析
    侯锐1,杨霞1,许广杰1,马媛媛2,周宏志1,胡开进1
    2016, 9(11): 665-671.  DOI: 10.7504/kq.2016.11.006
    摘要 ( 134 )  

    目的    回顾文献报道的牙科操作中的误吸误咽病例,探讨总结误吸误咽的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    针对关键词“dental procedure/treatment/practice”、“aspiration/inhalation”和“ingestion/swallow”进行2014-10-01前的文献检索。对发表期刊、时间,患者性别、年龄、全身状况,所进行的牙科操作、操作场所,异物种类、累及部位,出现误吸误咽的可能原因、出现后症状,治疗时间、方法,以及随访结果等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    38本期刊的46篇文章报道病例628例,分析数据显示,60 ~ 79岁和10 ~ 19岁是发生误吸误咽最多的年龄段。只有12例报道患有系统性疾病,种植和修复治疗时发生例数最多,根管锉、种植体螺丝及其扳手是最多见异物,多累及支气管或胃内。只有1/3病例报道了原因。发生意外后,约1/2误吸病例和少数误咽病例出现了症状。大多数误吸病例和约1/2误咽病例通过内镜介入方法取出异物,只有1例误吸病例在异物取出后出现急性呼吸梗阻。结论    尽管牙科操作中发生误吸误咽非常少见,但每一位牙科医护人员都应该重视预防和治疗,避免和减少意外发生。

    镀膜对镍钛器械抗腐蚀性影响临床研究
    钱鑫,康国鹏,樊红霞,魏俨培,于静涛
    2016, 9(11): 672-675.  DOI: 10.7504/kq.2016.11.007
    摘要 ( 119 )  

    目的    探讨镍钛根管器械表面镀膜后是否能提高镍钛根管器械的抗腐蚀性,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方法       共选用8套Mtwo镍钛器械(每套型号为10号,0.04锥度;15号,0.05锥度;20号,0.06锥度;25号,0.06锥度),随机分为4组(A1、A2、B1、B2),每组2套器械,共8只。A1、A2组不做任何处理,B1、B2组进行镀膜。A1、B1组采用5.25%NaOCl作为根管预备过程中的冲洗液;A2、B2组用2.5%NaOCl作为根管预备过程中的冲洗液。通过多弧离子镀膜机将TiZrNO作为阴极电弧蒸发靶原,在B1、B2组Mtwo镍钛器械表面制备一层均匀的0.4 μm厚的膜层。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门诊就诊患者拔除的单根牙共80颗,均根尖发育完好、15号K锉到达根尖口且有摩擦感,截去牙冠,留取根尖至釉牙骨质界13 ~ 15 mm。每套器械分别进行根管预备,每次预备1个根管,每换一支锉用冲洗液冲洗根管,预备后放入超声荡洗机内荡洗,封袋高温高压消毒。每套器械预备10个根管。扫描电镜下观察镀膜器械和未镀膜器械,保留图片。最后将每只镍钛器械进行电化学实验,通过恒电位仪获得极化曲线。结果    扫描电镜结果,镀膜镍钛合金根管器械表面性状较未镀膜器械高,电化学测试镀膜镍钛合金根管器械腐蚀速率较未镀膜镍钛器械显著降低。结论    镀膜技术对镍钛合金根管器械进行表面改性可以改善器械表面性状,提高其耐腐蚀性。

    OK-432对人口腔鳞癌细胞系Tca8113和BcaCD885药物敏感性研究
    李琰,刘鹏鸿
    2016, 9(11): 676-678.  DOI: 10.7504/kq.2016.11.008
    摘要 ( 110 )  

    目的    探讨OK-432对人口腔鳞癌细胞系Tca8113和BcaCD885的药物敏感性。方法    采用四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剂量OK-432在5个时间点(1、2、3、4、5 d)对Tca8113和BcaCD885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不同时间点OK-432的半数抑癌率(IC50)和生长抑制率,选择药物作用后第4天观察量效关系。结果    OK-432 能明显抑制Tca8113和BcaCD885细胞的增殖生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抑制效应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增高。结论    OK-432能显著抑制Tca8113和BcaCD885增殖,对Tca8113的敏感性比BcaCD885强。

    口腔门诊儿童鼻部皮肤温度与就诊心理状态关系临床意义评价
    纪莹,杨光,杜小沛
    2016, 9(11): 679-681.  DOI: 10.7504/kq.2016.11.009
    摘要 ( 104 )  

    目的    使用一种简易温度测定仪测定口腔门诊儿童鼻部皮肤温度,评价其与儿童心理状态变化之间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3年和2014年8月1—31日大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门诊6 ~ 9岁儿童98名为研究对象。使用专业化牙齿清洁技术(PMTC)刺激儿童产生心理不安,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价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设定牙科诊室为实验环境,测定所有被检查者的鼻部皮肤温度,比较PMTC操作前后的温度变化。结果    PMTC操作后鼻部皮肤温度低于操作前(P<0.05),PMTC操作后的心理状态水平升高(P<0.05)。结论    测量鼻部皮肤温度可以客观反映口腔门诊儿童心理状态的变化。

    葡萄糖浓度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分泌Ⅰ、Ⅲ型胶原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影响研究
    安阳,李振强,冯冲,高琳琳,张楠
    2016, 9(11): 682-384.  DOI: 10.7504/kq.2016.11.010
    摘要 ( 203 )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分泌Ⅰ(COL1)、Ⅲ型胶原蛋白(COL3)及纤维粘连蛋白(FN)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5.5、7.0、8.8、10.0、15.0、20.0 mmol/L的葡萄糖溶液中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3 ~ 7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其分泌COL1、COL3及FN的量。结果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培养3 d后,葡萄糖浓度高于10.0 mmol/L时,COL1的分泌量减少;高于15.0 mmol/L时,COL3的分泌量减少;FN与COL3情况相似。培养7 d后,葡萄糖浓度高于10.0 mmol/L时,COL1、COL3及FN的分泌量均减少。结论    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高,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分泌COL1、COL3及FN的量均有减少趋势,且高糖条件下更为明显。

    汉族与维吾尔族不可复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后利多卡因镇痛效果对比研究
    闫磊1,2,万娜1,王新迎1,尹艳娇1,吴佩玲1
    2016, 9(11): 685-688.  DOI: 10.7504/kq.2016.11.011
    摘要 ( 146 )  

    目的    通过临床对照试验,比较汉族与维吾尔族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术后,应用利多卡因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疼痛缓解的差异,为临床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汉族与维吾尔族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各30例,均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2016年1—6月9:00-13:00就诊的门诊患者。在根管治疗前应用含有1∶80 000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实施患侧的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术,之后一次性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若术后感觉疼痛无法承受,遵说明书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并记录服药剂量与时间。患者需在术后6、12、24、36、48 h利用可视化痛觉量表(VAS)记录疼痛强度,在第5天复诊时交回问卷。所得数据分别利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卡方检验、Cochrane Q和t检验以及Pearson correlation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管治疗后6、12 h,汉族患者疼痛分值明显小于维吾尔族患者(P<0.05)。维吾尔族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服用量也多于汉族患者(P<0.05)。结论    使用利多卡因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术的下颌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中,维吾尔族患者较汉族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疼痛,疼痛程度也更为剧烈,维吾尔族患者会在一次性根充治疗后,倾向于服用更大剂量的镇痛药物。

    综述
    唾液酸及唾液酸酶在细菌生存与致病中的作用
    李琛,徐晓宇,潘亚萍
    2016, 9(11): 689-692. 
    摘要 ( 127 )  

    唾液酸是一种九碳糖酸,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细胞膜糖结合物的末端,在血清与唾液中普遍存在。研究表明,唾液酸与细菌营养、细菌细胞结构形成及细菌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等有关。文章着重对唾液酸及唾液酸酶在细菌生存和致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研究进展
    周林曦1,张桂荣2,钱玉芬1
    2016, 9(11): 693-697.  DOI: 10.7504/kq.2016.11.013
    摘要 ( 161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知。OSAS不仅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亦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目前针对OSAS的治疗方法可以概括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口腔矫治器作为OSAS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具有独特的优点,为更多患者所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就OSAS口腔矫治器适应证、禁忌证、种类、治疗机制及治疗效果等做一综述。

    正畸完成病例评价标准研究进展
    刘超峰,许艳华
    2016, 9(11): 698-701.  DOI: 10.7504/kq.2016.11.014
    摘要 ( 117 )  

    正畸治疗客观评价标准指数是用来对矫治病例的模型及X线片等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分析、归纳并同正常参考值范围进行比较,用于评价矫治效果的指标。近年来,正畸治疗客观评价标准指数用于矫治效果的评价越来越受国内外学者的青睐。文章对国内外5种常用评价正畸结果的牙合指数进行综述。

    病例报告
    利用锥形束CT进行跨下牙槽神经管种植手术1例报告
    翟婧捷,付丽,孙晓琳,杨婷婷,孙悦,周延民
    2016, 9(11): 702-704.  DOI: 10.7504/kq.2016.11.015
    摘要 ( 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