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6-10-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论著
    短篇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常规拔牙器械的选择及应用
    王静娟,刘川,张述寅,胡开进
    2016, 9(10): 577-580.  DOI: 10.7504/kq.2016.10.001
    摘要 ( )  

    牙拔除术是口腔外科最常见的手术,常规拔牙器械包括牙钳、牙挺、牙龈分离器及刮匙。在患牙拔除过程中,正确地选择及应用常规拔牙器械既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软、硬组织损伤及拔牙并发症的发生,还能达到缩短拔牙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文章对常规拔牙器械的选择及应用加以说明,以期为口腔医生在临床操作中提供帮助。

    外科拔牙器械的选择及应用
    刘平,胡开进,马洋,丁宇翔
    2016, 9(10): 581-584.  DOI: 10.7504/kq.2016.10.002
    摘要 ( )  

    外科拔牙术是指拔牙前需切开软组织、翻瓣、去骨和(或)分割牙齿才能顺利拔除患牙的技术,主要用于拔除常规拔牙器械无法拔除的死髓牙、残冠、残根、多根牙及阻生牙等。规范化地选择及使用外科拔牙器械,能够减少拔牙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实现微创舒适化拔牙。文章就外科拔牙手术器械的选择和使用加以介绍,为口腔医生顺利实施规范化的外科拔牙临床操作提供帮助。

    辅助拔牙器械的选择及应用
    孙湘钊,胡开进,胡曼,张林林,侯锐,莫静珍,薛洋
    2016, 9(10): 585-587.  DOI: 10.7504/kq.2016.10.003
    摘要 ( )  

    牙拔除术是在口腔治疗中最常见的手术,但由于牙齿位于口腔当中,有各种软硬组织(如颊、舌等)阻挡视野,导致视野不清;拔牙过程中的唾液、血液亦会影响术区视野。如果盲目拔除患牙,可能会损伤周围软硬组织,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为了更好地暴露术区、提高术野清晰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牙拔除术中需要一些辅助拔牙器械。文章就辅助拔牙器械的选择及使用方法进行介绍,为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提供帮助。

    其他拔牙设备和技术的选择及应用
    李国威,胡开进,周宏志,李永锋
    2016, 9(10): 588-591.  DOI: 10.7504/kq.2016.10.004
    摘要 ( )  

    随着牙槽外科技术的进步及设备的更新,目前临床上所有的患牙都能通过常规拔牙技术和外科拔牙技术拔除。但是在一些解剖位置特殊的病例中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为了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一些特殊的设备和技术也被用于某些复杂牙的拔除。文章将对这些设备和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阐述,为临床上遇到某些特殊病例时选择更多的拔牙设备和技术提供参考。

    论著
    应用前牙美学评估表对前牙美学修复患者满意度影响研究
    王伟1,刘宝刚2,谢乔1,冯娟1,贾列妮1,胡祥刚1,贾骏1
    2016, 9(10): 592-595.  DOI: 10.7504/kq.2016.10.005
    摘要 ( )  

    目的    探讨应用前牙美学评估表对前牙美学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于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进行上前牙全瓷修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应用现代前牙美学修复的方法进行修复,B组则应用现代前牙美学修复结合前牙美学评估表的方法进行修复。修复两周后预约患者复诊,进行满意度评价。每项内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量化。结果    两组患者前牙美学修复后在牙齿排列效果、牙齿形态轮廓、牙齿长宽比例、牙齿颜色情况、发音情况、微笑效果及整体满意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需要进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应用现代前牙美学修复结合前牙美学评估表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美学修复效果的满意度。

    半导体激光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王丹宁,张燕婷,赵宝红,邓春富
    2016, 9(10): 596-599.  DOI: 10.7504/kq.2016.10.006
    摘要 ( )  

    目的    评价半导体激光照射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的抗菌作用。方法    研究于2016年3—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应用半导体激光对接种在钛片表面的P. gingivalis进行照射,功率参数分别为1.5、2.0、3.0 W,照射时间分别为40 s和80 s,间断照射,照射后通过扫描电镜和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细菌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    通过激光照射,细菌数量大幅下降,细菌出现溶解、破裂,随着照射功率的增加和照射时间的延长,抗菌作用逐渐增强。结论    半导体激光对P. gingivalis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增加照射功率和时间有助于抗菌效果增强。

    应用生存分析方法随访观察氟保护漆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预防效果
    缪羽,张双阳,于蕴之,姚丽英,曹欢
    2016, 9(10): 600-604.  DOI: 10.7504/kq.2016.10.007
    摘要 ( )  

    目的    应用生存分析方法随访观察氟保护漆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预防效果。方法    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包头市10所幼儿园随机选取3~5岁儿童330名作为随访研究对象。每一名从第一次入选开始为随访起点,记录其时间,并根据患儿家长自愿原则,其中215名给予乳牙涂氟保护漆+口腔卫生指导,其余115名仅给予口腔卫生指导。涂氟保护漆者每5个月实施1次,共计4次。每月见面随访1次,随访内容除两部分新患龋齿情况外,对年龄、性别、每日进零食次数等共计26项可能与新患龋病有关的因素予以观察记录。有失访者,记录其时间。在随访过程中若发现新发龋齿,为随访终点,记录其时间。到课题结束整理总结资料时还未出现新发龋齿为删失。所得资料以生存分析+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排除进入模型的其他因素混杂作用后,每日进零食次数每增加1次,促进新发龋齿的危险是原来的1.072倍(RR = 1.072 > 1,其95%可信区间(CI)不包含1,P < 0.05),促进患病;含奶瓶入睡促进新发龋齿的危险是不含奶瓶入睡的3.846倍(RR = 3.846 >1,其95%CI不包含1,P < 0.05),亦促进患病;而乳牙涂氟保护漆促进新发龋齿的危险是不涂氟保护漆的0.412倍(RR = 0.412 < 1,其95%CI不包含1,P < 0.05),阻止患病。结论    每日增加进零食次数和含奶瓶入睡是学龄前儿童新发龋齿的危险因素,而乳牙涂氟保护漆为其保护因素。

    不同角度基台Straumann种植系统行前牙种植修复短期临床效果评价
    陈小璇1,2,刘国强2,徐欣1
    2016, 9(10): 605-608.  DOI: 10.7504/kq.2016.10.008
    摘要 ( )  

    目的    评价不同角度基台用于前牙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来齐河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前牙区种植修复的患者56例,共植入77颗Straumann种植体并完成单冠修复,修复完成后根据选用的基台分为直基台组(49颗)和角度基台组(28颗)。随访6 ~ 36个月,分别记录2组种植义齿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拍摄平行投照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采用寿命表法计算两组基台种植义齿的3年累积存留率,应用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对上颌前牙区单牙种植修复后软组织的美学效果进行评价。应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角度基台组的3年累积存留率为96.4%,直基台组为100%。种植义齿机械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9.1%,两组基台种植义齿的机械并发症发生率及年均骨吸收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无论在基线期还是随访期,角度基台组的PES总分均明显低于直基台组(P < 0.05)。结论    角度基台与直基台种植义齿修复在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程度及机械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前牙区种植义齿修复采用直基台的临床美学效果要优于角度基台。

    类风湿关节炎与慢性牙周炎关系研究
    王绍峰1a,刘海杰1a,赵欣欣1b,崔有晨1a,毕莹1b,苗培洋2
    2016, 9(10): 609-612.  DOI: 10.7504/kq.2016.10.009
    摘要 ( )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为RA的患者30例(RA组)和同期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者23例(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及年龄上相匹配。检测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缺失牙数等牙周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牙周状况、CP患病率及中、重度牙周炎的分布情况。结果    RA组患者PLI、AL、缺失牙数、CP患病率及中、重度牙周炎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 < 0.05),而两组BI、P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RA患者比正常人群的牙周状况差,且其患中、重度牙周炎的比例要高于正常人群。

    畸形中央尖折断所致年轻恒前磨牙根尖周炎再生性牙髓治疗效果观察
    李永吉,张英华,秦伟
    2016, 9(10): 613-617.  DOI: 10.7504/kq.2016.10.010
    摘要 ( )  

    目的    观察对畸形中央尖折断所致的年轻恒牙根尖周炎进行再生性牙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大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因畸形中央尖折断引起的年轻恒前磨牙急、慢性根尖周炎的10 ~ 13岁患儿10例,共11颗前磨牙,经彻底控制炎症后行再生性牙髓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结合影像学检查,与术前进行对比,评价根尖周病变的愈合状况及牙根发育情况。结果    1颗患牙因引血入根管失败而放弃再生性牙髓治疗,改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其余10颗均实施再生性牙髓治疗,术后观察10 ~ 23个月,根尖周炎症状均消失,牙根变长,根管壁增厚,根尖聚拢,获得较好疗效。2例出现髓腔部分钙化现象。结论    对年轻恒牙根尖周炎进行再生性牙髓治疗较传统的根尖诱导成形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中重度牙周炎伴脑卒中高危人群牙周基础治疗效果观察
    张燕锋1,孙晓菊2,谢洪2,南顺花3,谢慧心4
    2016, 9(10): 618-621.  DOI: 10.7504/kq.2016.10.011
    摘要 ( )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牙周炎伴脑卒中高危人群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0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及神经内科就诊的中重度牙周炎伴脑卒中高危人群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神经内科治疗;B组36例,仅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另选取单纯中重度牙周炎患者36例,设为C组,接受牙周基础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HCY含量及探针出血(BOP)、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等牙周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血清HCY含量及各项牙周指标均下降。与B组相比,A组血清HCY含量均值较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各项牙周指标下降更加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可降低中重度牙周炎伴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HCY水平,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向脑卒中发展的风险。

    短篇论著
    埋伏牙牵引手术新型纵行切口应用效果观察
    马艳宁,冯云霞,逯骏
    2016, 9(10): 622-623.  DOI: 10.7504/kq.2016.10.012
    摘要 ( )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埋伏牙牵引手术暴露切口,既对周围牙龈组织无压迫,又能够形成足够的牙周附着。方法    选择上颌前牙区埋伏阻生牙患者5例,采用新型纵行切口,即沿埋伏牙牙体长轴做一纵行切口,并在其远中3 cm处另行一纵行切口,将移形过程中的黏骨膜翻开,并将正畸附件穿出以牵引导萌埋伏牙。结果    新型纵行切口暴露埋伏牙的牵引方法,疗程短,牵引埋伏牙达到正常的咬合关系,对相邻牙龈无压迫。结论    埋伏牙牵引术中采用纵行切口,优于传统的横切口,既可牢固黏结托槽,又对周围组织无压迫,可获得满意牵引效果。

    综述
    牙槽骨缺损与正畸诊疗研究进展
    赵欢1,刘琳2
    2016, 9(10): 624-627.  DOI: 10.7504/kq.2016.10.013
    摘要 ( )  

    牙槽骨缺损可不伴有任何临床症状。如果正畸治疗后出现较严重的牙槽骨缺损,会造成牙周组织的病理性变化,累及患者牙周健康,降低正畸疗效的稳定性,同时牙槽骨缺损也会影响牙齿移动的方式和生物力学机制。

    根管峡区研究进展
    樊红霞,魏俨培,陈亮,张雪,于静涛
    2016, 9(10): 628-631.  DOI: 10.7504/kq.2016.10.014
    摘要 ( )  

    根管峡区是指同一牙根内两根管之间,含有牙髓或牙髓生成组织的一种窄形带状结构。由于常规根管治疗难以对其进行机械清理、成形和充填而最终导致根管治疗失败。文章对根管峡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数码微笑设计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苏佳峰,武峰,罗晓晋
    2016, 9(10): 632-634.  DOI: 10.7504/kq.2016.10.015
    摘要 ( )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前牙美学修复要求功能性好、美观、个性化。为达到医患满意的修复效果,修复前的美学设计尤为重要。数码微笑设计(digital smile design,DSD)技术是目前比较前沿的美学修复设计手段,可以增强医患沟通、医技沟通及医医沟通。文章就DSD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支持治疗对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
    张秀,潘亚萍
    2016, 9(10): 635-638.  DOI: 10.7504/kq.2016.10.016
    摘要 ( )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支持治疗可以维持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文章从牙周支持治疗对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牙槽骨高度、年缺失牙率、不同牙位治疗效果等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方面做一综述。

    病例报告
    应用断针通过术治疗根管内器械分离1例报告
    仇宁1,王楚瑜2,薛明2
    2016, 9(10): 639-640.  DOI: 10.7504/kq.2016.10.017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