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浅谈牙周病与呼吸道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谭丽思,潘亚萍
    2016, 9(3): 129-133.  DOI: 10.7504/kq.2016.03.001
    摘要 ( )  

    牙周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研究发现, 牙周病与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如糖尿病、不良妊娠结局、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等。近年来, 牙周病与呼吸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现根据以往的研究报道以及近几年的研究前沿就牙周病与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性做一介绍。

    维生素D3与伴糖尿病的牙周炎
    周欣奕,王 琪,丁 一
    2016, 9(3): 134-137.  DOI: 10.7504/kq.2016.03.002
    摘要 ( )  

    随着对维生素D3研究的逐渐深入,其在免疫、炎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伴糖尿病的牙周炎的治疗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维生素D3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伴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的局部及全身健康状态。现对近年来有关维生素D3调节伴糖尿病的牙周炎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做一介绍。

    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
    任秀云
    2016, 9(3): 138-142.  DOI: 10.7504/kq.2016.03.003
    摘要 ( )  

    牙周炎是一种由微生物引起的慢性多因子炎症性疾病,以渐进性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导致牙齿脱落为特征。牙周炎患者因长期存在大面积溃疡面的低度感染而被视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现对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相关性的可能机制及二者之间相关联的4个方面的研究证据做一阐述,并将美国牙周病学会和欧洲牙周病学会联盟对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二者关系研讨后达成的最新共识提供给大家做参考。

    慢性牙周炎与慢性肾脏病
    钟良军,王 瑶,张 远
    2016, 9(3): 143-146.  DOI: 10.7504/kq.2016.03.004
    摘要 ( )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慢性牙周炎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主要通过牙菌斑中的内毒素、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等随血运到全身诱导各系统疾病。在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研究方面,也同样有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等致病因素,慢性肾脏病与慢性牙周炎之间可能存在联系。现就慢性牙周炎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一概述。

    论著
    中国人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三维测量和聚类分析
    张露珠1a,何冬梅1a,孟帅帅2,刘 婷2,李 毅2,付宇卓2,白 果1a,董敏俊1b,邹建明3
    2016, 9(3): 147-152.  DOI: 10.7504/kq.2016.03.005
    摘要 ( )  

    目的    通过对中国人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进行三维测量和聚类分析,为人工关节假体的设计和选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因非颞下颌关节疾病就诊,进行颌面部CT扫描的中国人患者448例(797侧正常颞下颌关节)进行研究。采用Proplan CMF 1.4软件对其颌面部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选择13项特征性指标对关节窝及髁突进行三维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以确定人工关节假体的设计类型。结果    初步建立了中国人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解剖数据库,13项测量指标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聚类结果显示中国人的颞下颌关节窝分为3种类型,髁突分为4种类型(判别分析:关节窝数据准确率97.24%、髁突-下颌支数据准确率94.98%)。结论    中国人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三维测量和聚类分析为人工关节假体的设计选型提供了依据。

    数字化技术在牙颌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啜文钰,颜光启,白晓峰,李 鑫,刘 奕,卢 利
    2016, 9(3): 153-156.  DOI: 10.7504/kq.2016.03.006
    摘要 ( )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牙颌面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正颌手术的牙颌面畸形患者12例,通过上下颌骨3D-CT重建DICOM数据,构建数字化头颅模型并3D打印头颅模型,进行手术前模拟设计,模拟截骨,指导手术。术后3个月进行面部对称性评价。结果    所选1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模拟并3D打印头颅模型,最后进行正颌手术。术后3个月复查面部对称性改善明显。满意率达到91.67%。结论    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手术模拟设计,3D打印头颅模型模拟截骨,并指导手术,提高手术精确度,在牙颌面畸形的治疗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CEREC AC全瓷高嵌体微创修复后牙残冠临床效果评价
    魏振辉,杜原宏,王 薇,张 娇,王金海
    2016, 9(3): 157-160.  DOI: 10.7504/kq.2016.03.007
    摘要 ( )  

    目的    探讨CEREC AC全瓷高嵌体微创修复后牙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于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6例后牙残冠(84颗患牙)经根管治疗后需修复患者,采用CEREC AC 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系统制作全瓷高嵌体一次法完成修复,分别于修复后3、6、12个月预约复诊观察,按照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12个月的随访观察,66例患者的84件高嵌体修复体无一脱落,固位效果达100%。除1件修复体发生折裂外,其余修复体各检查项目的评价均达到了B级标准。结论    CEREC AC全瓷高嵌体微创修复后牙残冠短期效果良好。

    不良口腔卫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初步探讨
    王丙娜,陈 青,续彩霞,石学雪,马千惠,任秀云,周团团
    2016, 9(3): 161-165.  DOI: 10.7504/kq.2016.03.008
    摘要 ( )  

    目的    初步探讨不良口腔卫生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02例冠心病患者,对入选者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记录基本人口特征、口腔情况和AS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常规生化检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斑块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IMT<1 mm且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病例组[IMT≥1 mm和(或)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牙石指数、刷牙频数和缺牙数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牙石指数(OR = 1.864,95% CI:1.344~2.685,P < 0.001)和缺牙数目(OR = 1.080,95%CI:1.041~1.212,P < 0.001)是IMT增厚和(或)存在AS斑块的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牙石指数增高和失牙数目增加,IMT增厚及AS斑块形成的风险升高。牙石指数和失牙数目可能是IMT增厚及AS斑块形成的有效风险指标。

    烟台地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致病环境因素分析
    杜平功1a,徐大朋1a,刘树泰1b,于舰斌1a,刘 辉2,张东升3,曲伟栋1a
    2016, 9(3): 166-170.  DOI: 10.7504/kq.2016.03.009
    摘要 ( )  

    目的    探讨烟台地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or palate, NSCL/P)与致病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烟台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52例烟台地区NSCL/P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收治的176例非NSCL/P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相匹配。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儿的父母在怀孕早期可能暴露的环境因素进行统计,并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明显增加NSCL/P患病风险的环境因素包括:母亲高龄生育(P = 0.005)、家族遗传史(P<0.001)、母亲流产史(P = 0.028)、父母受教育程度低(P<0.001)、母亲饮酒史(P = 0.046)、父亲吸烟史(P = 0.039)、母亲感冒或发热史(P = 0.021)、母亲早期用药物史(P = 0.004)、母亲情绪异常史(P = 0.035);明显降低NSCL/P患病风险的因素为母亲叶酸摄入史(P = 0.009)、母亲适龄生育年龄(P = 0.005)、父母受教育程度高(P<0.001)。结论    母亲适量的叶酸摄入、适宜的生育年龄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等因素为烟台地区NSCL/P的保护因素;家族遗传史、母亲流产史、母亲早期用药史、母亲饮酒史、父亲吸烟史、母亲情绪异常史等因素为烟台地区NSCL/P的危险因素。

    上颌牙槽突颊舌向生理倾斜角的锥形束CT研究
    郭小龙,王照五,吕岩,刘一涵,王一珠,梁乙然,许来青,袁一方,郭 斌
    2016, 9(3): 171-177.  DOI: 10.7504/kq.2016.03.010
    摘要 ( )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BCT)影像测量上颌牙槽突颊舌向生理倾斜角,为种植体植入位置和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事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影像数据库中随机抽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初次就诊患者拍摄的CBCT影像51份(均由NewTom 5G设备拍摄)。采用NewTom 5G自带软件进行重建,重建区域上下边界与上颌牙牙合平面平行,采用0.5 mm层厚、5 mm层间距,在牙列弧形线上对牙槽突进行垂直切割,获得上颌牙槽突的24个等间距的颊舌向断面。使用NNT 5.6软件测量每个颊舌向切面的牙槽突倾角。结果    按从右上颌最后一个层面(第2层)到左上颌最后一个层面(第23层)的顺序,上颌各层面牙槽突倾角平均值或中位值分别为:0°、0°、0°、0°、10.2°、17.4°、23.9°、31.9°、40.7°、42.3°、31.8°、32.6°、41.7°、40.7°、31.8°、22.9°、16.1°、8.2°、0°、0°、0°、0°。左右对称层面牙槽突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男女之间的牙槽突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第2~5层和第20~23层(对应于磨牙区)中,牙槽突倾角为0°的牙槽突比例高于颊侧倾斜牙槽突(P < 0.05)。结论    前牙区牙槽突倾角最大,前磨牙区倾角次之,磨牙区倾角逐渐递减为0。前牙区和前磨牙区牙槽突向唇、颊侧倾斜,磨牙区牙槽突在多数情况下呈垂直向,其次为向颊侧倾斜。了解牙槽突倾角有助于种植体植入位置和方向的确定,在不具备种植手术导板的情况下,其参考作用尤其明显。

    综述
    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郭玉兴,郭传瑸
    2016, 9(3): 178-181.  DOI: 10.7504/kq.2016.03.011
    摘要 ( )  

    二膦酸盐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骨转移癌最为常用的药物。近年来发现,患者长期应用该类药物可产生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BRONJ)这一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患者一旦出现BRONJ的临床症状(如口腔瘘管、红肿、开口受限及骨折等),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常就诊于口腔科。因此,口腔科医生对于这种疾病治疗方法的了解非常重要。现将近年来针对这种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以期对口腔临床工作起到帮助作用。

    组织工程修复髁突软骨-骨复合体缺损研究进展
    王飞宇,何冬梅,杨秀娟
    2016, 9(3): 182-185.  DOI: 10.7504/kq.2016.03.012
    摘要 ( )  

    髁突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很多,组织工程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目标是髁突的再生修复。现就目前组织工程修复髁突软骨-骨复合体缺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生长因子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张 羽,吴家媛
    2016, 9(3): 187-190.  DOI: 10.7504/kq.2016.03.013
    摘要 ( )  

    根尖牙乳头干细胞是近几年体外成功分离培养的新型牙源性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及多向分化能力,是组织工程牙再生研究中具有很大潜能的种子细胞。根尖牙乳头干细胞的生物学性能易受到许多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如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物理因素、支架材料等。本文基于现有文献从生长因子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面做一综述。

    病例报告
    上颌侧切牙牙内陷1例报告
    康国鹏,钱 鑫,樊红霞,魏俨培,于静涛
    2016, 9(3): 191-192.  DOI: 10.7504/kq.2016.03.014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