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3年, 第6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3-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专家讲座
    论著
    短篇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口腔疾病镇静镇痛治疗的安全性保障
    郁葱,赵楠
    2013, 5(7): 385-388. 
    摘要 ( )   PDF(967KB) ( )  

    如何消除患者因口腔疾病及在牙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或恐惧感逐渐受到全国口腔医疗专业人员的重视,由于口腔门诊无痛治疗领域涉及多个学科,故对该领域的临床实践与深入研究尚待加强。本文总结了实施口腔镇静镇痛治疗的特点,回顾了常用的技术,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笑气吸入镇静辅助口腔治疗的安全性保证
    万阔,景泉
    2013, 5(7): 388-390. 
    摘要 ( )   PDF(881KB) ( )  

    笑气吸入镇静辅助口腔治疗,可减少患者的疼痛和焦虑,这一技术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安全性的重视和保证。本文从整个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涉及的各个方面,结合作者的自身经验,就安全性保证的具体实施措施和细节,给出了总结和建议。

    儿童口腔医学临床中的无痛镇静治疗
    夏斌
    2013, 5(7): 391-394. 
    摘要 ( )   PDF(937KB) ( )  

    近年来,无痛镇静治疗日益受到口腔医生和患者的关注,在儿童口腔医学临床中也是如此,但对此存在某些错误认识,集中表现在过分夸大药物的作用,而忽视了一些基本而有效的技术。本文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并结合我们自己临床工作经验,为大家梳理了无痛镇静治疗的必要性、相关概念和常用方法,希望能对临床口腔医学工作者,尤其是儿童口腔科医生的工作有所裨益。

    专家讲座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赵宝红,王丹宁
    2013, 5(7): 395-399. 
    摘要 ( )   PDF(947KB) ( )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是为了预防及减少牙槽嵴的废用性萎缩吸收及牙龈乳头的退缩,使牙槽嵴骨量的高度、宽度及密度满足后期种植的需要,并使牙龈乳头恢复正常高度以满足美学要求的一种方法。本文就拔牙后牙槽窝的生理性变化、牙槽骨及软组织的保存方法及现有的植骨材料做一介绍。

    牙科显微镜与根管治疗
    詹福良
    2013, 5(7): 400-403. 
    摘要 ( )   PDF(1519KB) ( )  

    在过去的20多年里,牙科领域在技术方法、材料和设备上有许多令人鼓舞的进展。牙体牙髓专业也同样有很多革命性突破。根管治疗是牙体牙髓的最基本操作,治疗时的照明和放大是两个最关键的影响因素。牙科显微镜的应用使根管治疗进入了精细时代。本文对牙科显微镜的发展及在牙体牙髓领域的应用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论著
    大鼠磨牙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直接盖髓术后牙髓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变化研究
    张晓芳a,姚亚鹏b,康红英a,董培b
    2013, 5(7): 404-407. 
    摘要 ( )   PDF(1525KB) ( )  

    目的 观察大鼠磨牙应用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TA)直接盖髓术后牙髓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及其在牙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28只雌性Wistar大鼠第一磨牙机械穿髓后用MTA直接盖髓,并以对侧第一磨牙为对照,分别于术后1、3、5、7、14、21、28 d处死动物并取材(每次处死4只),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GF-β1在牙髓组织的动态表达和定位情况,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各组标本中TGF-β1阳性染色的光密度值。结果 在正常牙髓组织中TGF-β1基本无表达,MTA直接盖髓后TGF-β1表达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基本变化,其中盖髓后5 d 的TGF-β1表达最强,21 d时接近正常水平。表达主要位于盖髓剂下方中性粒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MTA直接盖髓后,TGF-β1可能参与牙髓的损伤修复过程。

    不同角度基台的ITI种植系统用于前牙种植修复5年临床效果评价
    赵宝红1,封伟1,2,薛敏3,王丹宁1,张波1,邓春富1,尚德浩1,张翀1
    2013, 5(7): 408-412. 
    摘要 ( )   PDF(1121KB) ( )  

    目的 评价不同角度基台用于前牙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来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中心接受前牙区种植修复的患者138例,共植入231颗ITI种植体并完成单冠修复,修复完成后根据选用的基台分为0°(直基台)、15°和20°基台组。随访6 ~ 66个月,分别记录3组种植义齿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采用寿命表法计算不同角度基台种植义齿的5年累积存留率,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种植义齿机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2%。3组不同角度基台种植义齿的机械并发症发生率及年均骨吸收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15°和20°基台组的5年累积存留率为97.8%,0°基台组为98.9%。结论 种植义齿的基台角度与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程度及机械并发症发生率无相关性,15°和20°的角度基台应用于前牙区种植义齿可取得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不同桩核材料修复对牙本质应力分布规律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李冰,刘斐,王健,武秀萍
    2013, 5(7): 413-416. 
    摘要 ( )   PDF(1836KB) ( )  

    目的 探讨不同桩核材料对牙本质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为临床桩核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3—7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教研室进行。利用螺旋CT断层图像,构建上颌第一磨牙舌侧1/2缺损桩核及全瓷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设计垂直集中载荷600 N的加载方式,分析5种不同材料(普通复合树脂、石英纤维、铸瓷、金合金和镍铬合金)桩核冠修复后的牙本质应力大小及分布状况。结果 牙本质的Von mises应力集中于预备后基牙的牙合方与全瓷冠修复体的接触部分;最大张应力集中于预备后基牙的颊侧牙颈部。牙本质的应力值均随着5种桩核材料弹性模量的减小而增大。结论 桩核材料弹性模量不同对牙本质的应力分布影响较大,临床上的残根残冠进行桩核冠修复时,应尽量选用弹性模量较高的桩核材料,这样有利于保护残余的牙体组织。

    NF-κB/IκB信号通路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诱导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调控研究
    张冬梅,常春荣,潘亚萍
    2013, 5(7): 417-420. 
    摘要 ( )   PDF(1504KB) ( )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因子κB(IκB)信号通路在调控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感染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高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08年3月至2011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及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已知P. gingivalis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可诱导其ICAM-1基因和蛋白表达增高。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 gingivalis感染后血管内皮细胞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5、10、20 μmol/L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分别预处理血管内皮细胞15、30、60 min,再将细胞与P. gingivalis共同培养8 h,观察细胞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分析NF-κB/IκB信号通路对ICAM-1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 10 μmol/L MG132预处理30 min,P. gingivalis感染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 mRNA表达具有下降趋势;20 μmol/L MG132预处理15 min,P. gingivalis感染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即开始下降,预处理时间延长至30、60 min,ICAM-1表达下降更趋明显。结论 阻断NF-κB/IκB信号通路可抑制P. gingivalis感染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

    农村氟牙症病区成人牙本质敏感流行病学调查
    张颖,程睿波,程广岩,张雪莉,刘璐
    2013, 5(7): 421-424. 
    摘要 ( )   PDF(897KB) ( )  

    目的 调查辽宁省农村20 ~ <70岁氟牙症人群牙本质敏感的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牙本质敏感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0年在辽宁省新民市氟牙症病区采用随机区组抽样的方法,对800名20 ~ <70岁居民进行牙本质敏感的临床检查和问卷调查,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居民饮水氟质量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牙本质敏感的危险因素。结果 当地居民饮水氟质量浓度为1.15 ~ 1.50 mg/L,氟牙症患病率为95.0%;800名20 ~ <70岁成人完成了牙本质敏感的临床检查和问卷调查,79人被检出牙本质敏感,患病率为9.9%,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敏感最好发牙位为下前牙,其次是第一磨牙;敏感好发牙面为唇颊侧牙颈部根面暴露处。牙刷使用时间过长是本次调查人群牙本质敏感的危险因素(OR = 2.210)。在敏感人群中无人采取治疗措施或去医院、诊所咨询。结论 农村人群在饮水氟质量浓度为1.15 ~ 1.50 mg/L时,氟牙症发病率高,但牙本质敏感患病率较低,此时牙刷使用时间是危险因素。

    四种黏结剂黏结氧化锆全瓷嵌体边缘微渗漏研究
    陈觉清,段昌华,邹康元,邓向东
    2013, 5(7): 425-427. 
    摘要 ( )   PDF(884KB) ( )  

    目的 评价4种黏结剂对氧化锆全瓷嵌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8月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口腔科新鲜拔除的上颌第三磨牙40颗,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颗,制备Ⅴ类洞形。4组离体牙分别采用全酸蚀黏结剂Adper Singlebond 2(A组)及自酸蚀黏结剂ClearFil SE Bond(B组)、Multilink Sprint(C组)和Adper Easy One(D组)黏结氧化锆全瓷嵌体,修复后离体牙经冷热循环后行2%亚甲基蓝染色,根管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微渗漏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牙合壁,C组微渗漏明显高于A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龈壁,C组微渗漏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其他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自酸蚀黏结剂ClearFil SE Bond和Adper Easy One的封闭能力较好,且较全酸蚀黏结剂操作简单方便,推荐临床使用。

    短篇论著
    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材料对牙周状况影响研究
    吕杰,王远勤,左陈启,韦丽萍,朱亚桥
    2013, 5(7): 428-429. 
    摘要 ( )   PDF(869KB) ( )  

    目的 探讨前牙牙冠延长术后采用氧化锆全瓷和金属烤瓷(porcelain fused to metal, PFM)冠修复对牙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2011年惠州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收治的拟行牙冠延长术+冠修复患者18例(共108颗上颌前牙),分成两组(全瓷组和PFM组),每组54颗,均行牙冠延长术;术后6个月,全瓷组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PFM组行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随访8 ~ 32个月,评价两组冠修复后的牙周状况。结果 PFM组有34颗(62.96%)修复后出现牙周病损,其中轻度病损25颗,中度病损5颗,重度病损4颗;而全瓷组仅2颗(3.70%)发生轻度牙周病损。经Ridit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前牙牙冠延长术后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牙周状况明显优于PFM冠修复。

    长春市口腔医疗机构及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李玉娇a,程敏b,陈冲b,李文娟b
    2013, 5(7): 430-432. 
    摘要 ( )   PDF(876KB) ( )  

    目的 了解和掌握长春市不同级别口腔医疗机构的数量、服务内容、人力资源的状况。方法 于2012年10月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长春市现有的9个行政区内的口腔卫生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利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 长春市共有口腔卫生机构388所,民营个体口腔诊所占大多数,为83.0%;口腔医生1686人。有69.8%的机构和76.4%的口腔医生服务于市中心5区,其所占比例与其他县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职称、高学历口腔医生主要分布在市中心5区,医护的比例为1.8∶1。结论 应加强长春市口腔卫生服务及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口腔医疗市场,加强从业医护人员管理和培训。

    黑龙江省15岁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鲍莉,李岩,毕庆伟,赵雯雯,崔丽华
    2013, 5(7): 432-434. 
    摘要 ( )   PDF(882KB) ( )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15岁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为黑龙江省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法,抽取黑龙江省15岁在校中学生1200人,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黑龙江省15岁中学生龋均、患龋率和龋齿充填率分别为1.41、51.25%、42.76%;龋均、患龋率及龋齿充填率在城乡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牙龈出血及牙石检出率分别为5.75%、11.08%,牙龈出血在城乡及性别的差异以及牙石检出结果在城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黑龙江省15岁中学生牙周健康状况良好,但患龋率高,龋均偏低,多数龋齿未充填。

    综述
    正畸内收前牙所致牙体及牙周组织的不利改建
    钱丽雯综述,钱玉芬审校
    2013, 5(7): 435-438. 
    摘要 ( )   PDF(924KB) ( )  

    内收前牙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前突)及双颌前突患者正畸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内收前牙的关键在于能够高效移动牙齿的同时将对牙齿及其支持组织的损害减小至最低限度,然而临床上牙槽骨吸收、牙根吸收及牙龈退缩等现象在上述患者中很常见,有时甚至影响到正畸治疗的整体效果。本文对正畸内收前牙所导致牙体及牙周组织的不利改建及可能原因进行综述。

    微钛板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应用进展
    宁召亮1综述,刘琳2审校
    2013, 5(7): 439-442. 
    摘要 ( )   PDF(898KB) ( )  

    种植支抗作为多学科交流融合产物,无疑对正畸临床的诊断与治疗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从目前国内外对于种植支抗的关注度以及临床应用情况来看,微螺钉种植支抗将成为口腔正畸种植支抗的主要趋势。微钛板种植支抗由于其优势,如脱落率极低、固位钉远离牙根、植入时或牙齿在较大范围内移动时也不会累及牙根、临床加力简单、不依赖于患者的配合程度等,可为多种复杂错牙合畸形提供治疗选择。由于微钛板埋入手术的损伤较大,术后肿胀较明显,术后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心理以及较高的费用均影响了微钛板支抗在正畸临床上的应用。而组织相容性好、稳定性强、简单、微创、舒适的微钛板种植支抗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必将对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钛及钛合金特性及其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施健巍,王珺璆综述,常新审校
    2013, 5(7): 443-446. 
    摘要 ( )   PDF(922KB) ( )  

    本文阐述了以镍钛丝、β钛丝、镍钛推簧、钛钉、钛板为代表的钛及钛合金材料的性能特征、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应用沿革以及其目前在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病例报告
    锥形束CT辅助纠正窦型慢性根尖脓肿牙位误诊1例报告
    曲柳,仇丽鸿,詹福良
    2013, 5(7): 447-448. 
    摘要 ( )   PDF(1037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