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3年, 第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3-06-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专家讲座
    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CAD/CAM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徐明明,刘峰
    2013, 5(6): 321-326. 
    摘要 ( )   PDF(1038KB) ( )  

    数字印模技术是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的,与模型扫描相比存在更大的难度,对系统本身的要求更高。常见的口腔数字印模系统包括CEREC蓝光系统(德国Sirona公司)、CEREC Omicam系统(德国Sirona公司)、Lava C.O.S.系统(美国3M公司)、iTero系统(美国Cadent/Straumann公司)和E4D系统(美国E4D公司),这些系统获取印模的方式和软件不同,各有优势。数字印模在效率、精度和舒适性方面与传统印模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但需要在牙体预备、干燥隔湿和喷粉取像方面注意操作技巧。

    快速成型技术及其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陈小冬,邢文忠
    2013, 5(6): 326-330. 
    摘要 ( )   PDF(957KB) ( )  

    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是由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快速制造任意形状三维实体模型的技术总称。与传统制作工艺相比,RP技术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且能制作出多种样式复杂的物件,因此在制造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RP技术在口腔医学,特别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精细。通过各种RP技术直接成型所需要的各种修复体已经成为常规制作口腔修复体之外的又一选择。本文对口腔修复中常用的RP技术、修复体的加工制作及其效果进行综述。

    CAD/CAM系统及可切削材料在口腔修复的应用现状
    赵昕,战德松
    2013, 5(6): 331-337. 
    摘要 ( )   PDF(1025KB) ( )  

    随着患者对修复体美观性和生物相容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伴随着高强度可切削材料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系统以其高效率、高精确性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就国内外CAD/CAM系统及可切削材料在口腔修复的应用现状做一介绍。

    CAD/CAM椅旁系统在微创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杨坚
    2013, 5(6): 337-341. 
    摘要 ( )   PDF(941KB) ( )  

    粘接技术和材料的发展,促进了微创修复的发展,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也在当今口腔医学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就CAD/CAM椅旁系统应用于微创修复时,如何提高可切削玻璃陶瓷修复体美观性和长期成功率等临床问题进行讨论。

    专家讲座
    口腔CAD/CAM设备及应用概述
    路振富,李健
    2013, 5(6): 342-345. 
    摘要 ( )   PDF(927KB) (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是将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数控机械加工技术集成于一体的一门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CAD/CAM技术在口腔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主要使用的有CEREC系统、EVEREST系统、PROCERA系统、CERCON系统和国产爱尔创系统。本文就各系统的设备结构及应用原理和切削材料做一概述。

    论著
    Dycal和MTA直接盖髓后大鼠牙髓BMP-2的表达变化
    张晓芳,康红英,姚亚鹏,董培
    2013, 5(6): 346-349. 
    摘要 ( )   PDF(1616KB) ( )  

    目的 观察Dycal和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TA)在大鼠磨牙直接盖髓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的表达变化。方法 本研究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及辽宁省口腔医学研究所进行。42只雌性Wistar大鼠双侧上下第一磨牙分别用Dycal和MTA直接盖髓,在各观察时点(盖髓后12 h及1、3、7、14、21、28 d)处死动物取材,进行BM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各组标本中BMP-2阳性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和Dunnett-t检验。结果 在正常牙髓组织中BMP-2表达呈阴性,Dycal和MTA直接盖髓后12 h牙髓中BMP-2出现低水平表达并逐渐增强,7 d时达到高峰,14 d后表达开始下降,至28 d 时接近正常水平。MTA组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较Dycal组连续且致密,7、14 d时MTA组BMP-2表达强度高于Dycal组。结论 MTA组形成修复性牙本质较Dycal组连续且致密,BMP-2的表达高于Dycal组;MTA可能通过调节BMP-2的表达参与诱导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BMP-2的表达强度可能影响了牙髓损伤修复。

    国内奥威尔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疗效的Meta分析
    董小宇1,何帅2,朱祖凤1
    2013, 5(6): 350-355. 
    摘要 ( )   PDF(2169KB) ( )  

    目的 科学评价国内文献报道的奥威尔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网络检索1990—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网络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以奥威尔脱敏剂作为治疗组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数据,用REVMAN5.2软件对同质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6篇研究涉及543例患者共780颗患牙。其中:奥威尔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即刻疗效的Meta分析,RR值为1.28,RR>1,95%可信区间为 (1.13,1.45),P<0.0001;奥威尔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1个月疗效的Meta分析,合并 RR 值为 1.26,RR>1,95%可信区间为 (0.94,1.71),P>0.01 (= 0.13);奥威尔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2个月疗效的Meta分析,只有程秀慧的研究包括,2个月的随访数据,不存在合并分析,单纯由此得到P>0.01 (= 0.08);奥威尔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3个月疗效的Meta分析,合并 RR 值为1.39,RR>1,95%可信区间为 (1.11,1.73),P<0.01 (= 0.004);奥威尔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6个月疗效的Meta分析,合并 RR 值为 2.14,RR>1,95%可信区间为 (1.77,2.60),P<0.00001。结论 奥威尔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在即刻、3个月、6个月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75%氟化钠甘油;在1个月和2个月的疗效尚无足够的研究数据得出此结论。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滑动阻力的对比实验研究
    杜瑞,冯云霞
    2013, 5(6): 356-359. 
    摘要 ( )   PDF(1140KB) ( )  

    目的 对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滑动阻力的大小及变化规律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 本研究于2011年9—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和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共同完成。根据人体实际弹性模量比例制作含牙周膜的上颌仿真模型,测试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分别与0.016英寸、0.018英寸的镍钛丝和0.017英寸×0.022英寸、0.018英寸×0.025英寸、0.019英寸×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匹配时的滑动阻力大小。 结果 使用同种弓丝时,滑动阻力由小到大排列:DamonQ被动自锁托槽

    三种根管充填技术根尖封闭能力比较研究
    王淼1,吴洪斌2,宋雪莲3,陈青3,毕欣欣3,于静涛3
    2013, 5(6): 360-363. 
    摘要 ( )   PDF(887KB) ( )  

    目的 对比评价三种根管充填技术的根尖封闭能力。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因正畸或牙周病拔除的新鲜离体单根管牙34颗,根管清理后用机用ProTaper镍钛锉经Crown-Down技术预备,然后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11颗)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技术充填根管,B组(10颗)采用超声侧方加压充填技术充填根管,C组(13颗)采用连续波热牙胶垂直充填技术充填根管。所有实验牙均使用AHPlus根充糊剂。根管充填后的各组实验牙采用染料渗透法检测根尖微渗漏的发生情况,体式显微镜下测量自根尖孔向冠方的染料渗透长度,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A组与B、C组的根尖微渗漏数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根尖微渗漏数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侧方加压充填技术和连续波热牙胶垂直充填技术的根管封闭能力优于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而前两种充填技术的根管封闭能力无明显差别。

    两种树脂粘接系统粘接强度实验研究
    方铁钧,陈炜,狄丽莎,吴少梅
    2013, 5(6): 364-366. 
    摘要 ( )   PDF(970KB) ( )  

    目的 评价两种树脂粘接系统对纤维桩及两者间的粘接强度,为临床上使用该两种树脂粘接系统行纤维桩核修复时获得最佳粘接强度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医疗中心颌面外科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单根管第二前磨牙30颗,行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分别用Luxacore树脂(A组)、3M Unicem自粘接树脂(B组)及同时应用两种树脂系统(C组)将纤维桩粘接于标本根管内,制备2 mm厚的薄片样本,在万能试验机上采用微推出法测试,计算各试件的粘接强度,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各试件的粘接界面破坏方式。结果 三组试件的粘接强度总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显示:C组与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试件的粘接界面破坏方式:A组与B组以水门汀与牙本质粘接失败为主,C组中绝大部分是两种水门汀间的粘接失败。结论 两种树脂系统间的粘接强度低于各自对牙本质或纤维桩的粘接强度。

    根管不同长度充填后即刻与延迟桩道预备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
    白雪1,任国亨1,姜志清2
    2013, 5(6): 367-369. 
    摘要 ( )   PDF(849KB) ( )  

    目的 探讨根管不同长度充填后,即刻与延迟桩道预备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沈阳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拔除的直根单根管牙齿120颗,行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颗牙齿。A组充填根管的根尖区5 mm,B组充填全长根管。A、B两组再各自分为3个亚组,即A1~A3、B1~B3,每个亚组20颗牙齿。其中A1组及B1组根管充填后即刻行桩道预备;A2组及B2组于根管充填1周后行桩道预备;A3组及B3组根管充填后不预备桩道。用印度墨水对各组样本染色,透明处理后在体视显微镜下测定根尖染色长度,评价微渗漏情况。结果 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A3组与B3组间染色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1组与A3组,B1组与B3组间染色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分别与A2组及B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部分根管充填相对全根管充填对根尖微渗漏无影响,延迟桩道预备与即刻桩道预备相比会加重根尖微渗漏。

    综述
    颞下颌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及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孙玉环综述,何冬梅审校
    2013, 5(6): 370-374. 
    摘要 ( )   PDF(908KB) ( )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创伤性骨关节炎(post-traumatic osteoarthritis, PTOA)是由于创伤导致的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关节疼痛并可放射到颈肩部肌肉、关节弹响或摩擦音、张口受限、咀嚼无力等。病理表现为关节软骨丧失、骨赘形成和软骨下骨硬化。目前的治疗主要是药物缓解症状和晚期病变的人工关节置换,尚缺乏在病变早期有效中止甚至逆转病变进展的药物治疗,为此有必要理解其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药物靶点。本文就近年来TMJ PTOA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口腔矫治器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王杰睿综述,米丛波审校
    2013, 5(6): 375-378. 
    摘要 ( )   PDF(874KB) (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随着研究的深入,OSAS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口腔矫治器因其独特的优点及良好的效果而被患者所接受。应用于OSAS治疗的口腔矫治器种类繁多,适用范围及效果也因人而异。本文现将应用于OSAS治疗的各类口腔矫治器的临床效果、作用机制及戴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影响等做一综述。

    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在氟斑牙形成中的作用
    马林,张颖,张凯强,顾和峰
    2013, 5(6): 379-382. 
    摘要 ( )   PDF(878KB) ( )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一种重要的真核细胞器,是蛋白质合成与分泌的重要场所。当细胞受到外界的某些刺激时,ER会产生一系列调节机制,形成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ERS使ER腔内错误折叠与未折叠蛋白聚集以及Ca2+平衡紊乱。可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以保护由ERS所引起的细胞损伤,恢复细胞功能。但当应激反应过强或刺激时间过长时,则会诱导细胞凋亡,引起疾病的发生。氟斑牙的形成是由于成釉细胞合成与水解蛋白质功能障碍,因此,推断ERS与氟斑牙的产生有关。现对ERS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和途径,以及这一机制在氟斑牙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病例报告
    下颌骨牙骨质瘤伴张口受限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马力强1,陈辉1,周青2,周晓霖1,张庆1,张岩1
    2013, 5(6): 383-384. 
    摘要 ( )   PDF(842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