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数字化导板联合骨片保留技术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需行颌骨囊肿摘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在囊肿摘除术中采用数字化导板联合骨片保留技术,并充填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对照组采用常规囊肿摘除术再充填CGF。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1 d和术后1、3 d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含量,术后1、3、7 d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3、7、14 d的Landry创面愈合指数,术后肿胀程度、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情况,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术区骨密度灰度值,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的病变骨腔体积。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31.40 ± 5.34)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9.40 ± 4.78)min,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247,P = 0.220)。2组患者术前的CRP和WBC含量、术区骨密度灰度值、病变骨腔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研究组术后1 d的CRP含量,术后6、12个月的病变骨腔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3、6个月的术区骨密度灰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研究组术后1、3 d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后7、14 d的Landry创面愈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组患者的术后肿胀程度、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数字化导板联合骨片保留技术在颌骨囊肿治疗中能够实现精准定位,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并有助于术区的软硬组织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