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牙源性囊肿是一组常见于颌骨内的良性病变,一般可根据临床体征和影像学发现作出初步诊断。颌骨牙源性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应根据囊肿类型、患者年龄、病变大小及罹患部位等决定。青少年含牙囊肿,预期囊内含牙可自行萌出者,可采用袋形术。病变范围较小的颌骨牙源性囊肿,刮除术为最好的治疗方法。若根尖周囊肿的病源牙可保留,术前应完成根管治疗。术中辅以Carnoy液处理囊壁可减少角化囊肿术后复发。破坏范围大的颌骨牙源性囊肿可选择第一期袋形术,第二期刮除术,有利于减少邻近结构的损伤。颌骨切除术较少应用于治疗颌骨囊肿,主要适应证是病变破坏范围大,多次复发的牙源性角化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