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渗透树脂治疗后人工唾液对残留白斑的作用效果并分析牙釉质表面残留白斑的矢状面形貌。方法 选取2022年4—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外科门诊部因正畸治疗需减数拔除的前磨牙及埋伏阻生无法保留的第三磨牙45颗,脱矿后的离体牙经渗透树脂处理后表面仍有少量白斑。随机选取5颗离体牙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剩余的离体牙随机分为蒸馏水组(使用蒸馏水浸泡3个月)和人工唾液组(使用人工唾液浸泡3个月),每组20颗。单反数码相机拍照蒸馏水组和人工唾液组牙釉质表面残留白斑,并应用Adobe Photoshop 202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浸泡1、3个月后的色差(ΔE)值,分别记为ΔE1和ΔE2;扫描电镜观察对照组及浸泡1、3个月后的蒸馏水组与人工唾液组牙釉质表面白斑切割矢状面形貌。结果 人工唾液组ΔE1 [ 2.54(1.98,2.88)]和ΔE2 [ 5.06(4.02,6.90)]分别大于蒸馏水组的ΔE1 [ 1.37(1.18,2.27)]和ΔE2 [ 3.18(2.09,4.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725、-3.177,均P < 0.05);人工唾液组和蒸馏水组的组内比较,ΔE2均大于ΔE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782、-2.496,均P < 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对照组残留白斑处切割矢状面渗透树脂与釉柱间可见较多孔隙,无白斑处切割矢状面渗透树脂与釉柱间无孔隙;蒸馏水组残留白斑处切割矢状面孔隙状结构均较多;人工唾液组残留白斑处切割矢状面孔隙状结构均较少,且浸泡3个月后较浸泡1个月后更少。结论 人工唾液能使经渗透树脂治疗后牙釉质表面残留白斑的白垩色程度减弱,残留白斑的出现可能与渗透树脂和釉柱间的孔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