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婷婷, 邱伟恩, 陈沁怡, 胡涵涛, 班 宇. 两种材料联合Bio-Oss®骨粉在后牙区拔牙位点保存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2, 15(2): 161-166. |
[2] |
文钟桓, 朱陈元, 宁聪琴, 王少海, 苏庭舒, 孙 健. 新型硅磷酸钙用于大鼠拔牙位点保存的早期成骨性能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2, 15(1): 53-58. |
[3] |
李佳博, 邓 禹, 潘亚萍. 位点保存术及种植联合游离龈移植术修复牙周炎患者后牙缺失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2, 15(1): 124-128. |
[4] |
蔡盈可, 刘荩文, 潘亚萍. 重度牙周炎患者双侧后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累及下颌管的位点保存后种植修复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1, 14(5): 629-634. |
[5] |
赵蜜,丁越,张辉. 拔牙后位点保存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0, 13(4): 243-249. |
[6] |
李丽曼a,赵丽萍a,b,徐涛a,b,胡文杰a,刘云松c. 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磨牙采取微创拔牙和微翻瓣位点保存术后种植修复效果观察(附1例3年随访报告)[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0, 13(3): 139-145. |
[7] |
李艳芬1,黄永玲2,薛珍珠2,何梦娇2,刘崇武2,闫福华1,骆凯2.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在不同牙周状态的龈沟液中表达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0, 13(12): 721-725. |
[8] |
徐海龙1,张辉1,赵蜜2,丁越1,王鑫1. 浓缩生长因子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磨牙位点保存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0, 13(12): 745-749. |
[9] |
张荷馨1,李新月2. 牙周炎患牙拔除后行位点保存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0, 13(1): 55-59. |
[10] |
余立江1a,邵晓琳2,龙笑1b,王晓军1b,张韬1a. 组织工程化人口腔黏膜移植对裸鼠创面修复作用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8, 11(8): 474-477. |
[11] |
段子文,马玉,王冰杰,阿孜古丽·阿扎提,尼加提·吐尔逊. 拔牙位点保存后与同期引导骨再生术种植红色美学效果临床比较[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8, 11(5): 304-307. |
[12] |
李凌俊1,周靓1,崔迪1,谢晓婷1,杨文荣2,闫福华1. 人β防御素3基因转染及金纳米颗粒处理后的牙周膜细胞对大鼠牙周炎形成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8, 11(4): 218-223. |
[13] |
徐秋芳,潘佳雨,侯敬雅,武运,潘亚萍,张冬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8, 11(4): 229-233. |
[14] |
苏娟娟1,薛鹏2. 慢性牙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唾液及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8, 11(2): 79-83. |
[15] |
薛媛,赵文峰,刘继延. 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变化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8, 11(2): 8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