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2年, 第3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2-12-02
    上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专家共识
    共识解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妊娠期血小板异常的多学科诊疗管理
    陈敦金, 张丽姿, 陈兢思
    2022, 38(12): 1153-1155.  DOI: 10.19538/j.fk2022120101
    摘要 ( )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重要的组成成分,主要参与凝血、止血和组织修复。血小板异常包括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其中血小板数量异常包括增多和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主要指血小板聚集功能发生异常。妊娠期血小板异常通常是指血小板数量异常,是比较常见的妊娠期血液系统疾病,发生率仅次于贫血。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妊娠期贫血常见病因及诊断
    耿慧珍, 王子莲
    2022, 38(12): 1156-1159.  DOI: 10.19538/j.fk2022120102
    摘要 ( )  
    贫血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合并症,严重威胁母儿健康。贫血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均可造成近远期的影响,是孕产期预防保健的重要内容。妊娠期贫血常见的病因有多种,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占妊娠期贫血的绝大多数;而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地中海贫血也是较为常见的原因;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溶血性贫血所占比例较小。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防治方法为补充铁剂;而地中海贫血由于基因缺陷严重影响母儿健康,孕期筛查尤为关键。因此,提高产科医生识别妊娠期贫血病因的能力对母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妊娠期地中海贫血的管理与遗传咨询
    李莉艳, 王志坚
    2022, 38(12): 1159-1163.  DOI: 10.19538/j.fk2022120103
    摘要 ( )  
    地中海贫血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是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妊娠期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及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管理与遗传咨询是控制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重要环节。此外,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孕妇的贫血管理及相关并发症的干预也至关重要。
    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
    冯 玲, 周 璇
    2022, 38(12): 1163-1166.  DOI: 10.19538/j.fk2022120104
    摘要 (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由于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红细胞破裂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妊娠合并AIHA在临床上不常见,相关的文献报道并不多,但该病急性发作时可严重影响母儿结局,给胎儿带来的风险主要取决于自身抗体穿过胎盘屏障的能力。因此,积极预防、有效治疗妊娠合并AIHA对于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与鉴别诊断
    李莉平, 应 豪
    2022, 38(12): 1166-1170.  DOI: 10.19538/j.fk2022120105
    摘要 ( )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一种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发病原因主要考虑与妊娠期特有的生理改变或多种内科并发症相关。病因不同,孕产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亦会不同。明确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鉴别诊断,有助于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对加强围产期监护,减少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妊娠合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管理
    张姝文, 乔 宠
    2022, 38(12): 1170-1173.  DOI: 10.19538/j.fk2022120106
    摘要 (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成人ITP的发病率约为(2~10)/10万。妊娠合并ITP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病因,约占3%~5%,主要表现为妊娠早期的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ITP的治疗方法以减少母体及新生儿不良出血事件为基本原则,首选药物治疗。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妊娠合并ITP的管理须贯穿妊娠全程,其中孕前咨询、孕期监测与治疗、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的选择、新生儿血小板检测均需重点关注。
    妊娠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识别与治疗
    杨 勇, 周 玮
    2022, 38(12): 1173-1177.  DOI: 10.19538/j.fk2022120107
    摘要 (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均属于血栓性微血管病,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虽然不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但是因临床稀发,并且与常见的妊娠期特有疾病(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显著同质化,容易被漏诊误诊。文章就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为临床医生判断和救治提供借鉴。
    妊娠合并白血病的孕期监护及分娩决策
    崔俭俭, 梅 恒, 赵 茵
    2022, 38(12): 1178-1182.  DOI: 10.19538/j.fk2022120108
    摘要 ( )  
    白血病(leukemia)是常见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之一,可导致白细胞异常、贫血、血小板减少或者显著升高。而白血病发生于妊娠期临床较为罕见,国外报道的年发病率约为1/(10 000~100 000)。妊娠合并白血病会增加患者在妊娠期和围产期出血、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甚至死亡等风险,也增加流产、畸胎、死胎、胎儿生长受限和早产的风险。由于病例数量有限,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的妊娠合并白血病的管理规范和临床共识,这给产科医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文章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妊娠合并白血病的孕期监护及分娩决策,以期为妊娠合并白血病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围产期管理
    何丽丹, 胡继芬
    2022, 38(12): 1182-1184.  DOI: 10.19538/j.fk2022120109
    摘要 (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而少见的妊娠合并症,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可引起孕产妇贫血、感染、出血及胎儿生长受限、胎死宫内等风险。孕前对病情全面详尽的评估,掌握妊娠的最佳时机;妊娠后多学科联合管理和治疗,必要的支持或药物治疗;围分娩期根据病情考虑计划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分娩后血液内科严格随诊等措施的实施有望改善产妇及新生儿的结局,最大限度地减轻疾病负担和并发症。
    专家共识
    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妇产疾病整合专业委员会
    2022, 38(12): 1185-1194.  DOI: 10.19538/j.fk2022120110
    摘要 ( )  
    1  背景

            交界性卵巢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s)占所有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5%~20%,主要组织学类型为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及Brenner交界性肿瘤等较少见。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牵头制订了国内第1版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的专家共识(2019年版)[1],3年来得到国内同道的广泛认可,同时也面临着循证医学证据的更新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妇产疾病整合专业委员会,以2019年版共识制订专家团队为基础,进一步检索文献,更新证据形成了新的推荐意见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子宫内膜增生长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2022, 38(12): 1195-1200.  DOI: 10.19538/j.fk2022120111
    摘要 ( )  

            子宫内膜增生(endometrial hyperplasia)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是子宫内膜增生的高发时期,在此时期如对子宫内膜增生实施不规范的治疗与管理,则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子宫内膜增生作为可能伴随女性终身的慢性疾病,长期管理对于降低复发率、预防恶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外阴癌前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学组
    2022, 38(12): 1201-1206.  DOI: 10.19538/j.fk2022120112
    摘要 ( )  

            长期以来,妇科肿瘤学界对外阴癌前病变的概念与认识未臻统一,因术语使用不规范、分类不清晰等问题,致使临床诊治互有不同,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的获取,甚至影响患者的预后。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复合妊娠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
    2022, 38(12): 1207-1214.  DOI: 10.19538/j.fk2022120113
    摘要 ( )  

            复合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指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 [1]。HP的自然发生率较低,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存在多部位妊娠,临床上HP易出现漏诊、误诊。有意愿继续维持宫内妊娠者,尤其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其胚胎珍贵,HP的处理较为棘手,易出现宫内妊娠丢失、子宫外妊娠破裂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共识解读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和母胎医学会《35岁及以上高龄孕妇妊娠管理(2022版)》专家共识解读#br#
    王 扬, 漆洪波, 高 岩
    2022, 38(12): 1215-1218.  DOI: 10.19538/j.fk2022120114
    摘要 ( )  

            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将分娩年龄≥35岁的妊娠定义为高龄妊娠,此时期的孕产妇称之为高龄孕产妇(advanced maternal age,AMA)。数据显示,全球孕妇平均年龄持续上升,引起了人们对高龄孕妇妊娠结局的关注。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高龄孕妇母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即使在没有其他合并症的健康人群中也是如此。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