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手术是保障母儿安全、改善母儿结局的重要医疗技术手段。但非医学需要的剖宫产手术则对母儿无明显益处,且会产生手术的并发症。过高的剖宫产率会占用过多的医疗资源,干扰地区或机构内的医疗资源配置、利用,增加全民医疗负担。我国近30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曾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世界剖宫产率较高的国家之一”[1],其中原因是多元的。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是一种局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过度生长,被覆上皮并突出于周围子宫内膜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因部分子宫内膜息肉无症状,故缺乏实际人群患病率及发病率相关数据。基于目前研究,估计育龄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人群总体患病率为7.8%~34.9%[1],子宫内膜息肉分别占绝经前、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10%~40%和10.1~38.0%[2]。
卵巢囊肿(ovarian cyst)是妇科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育龄期最为多见。卵巢囊肿多为良性,除个别因扭转、破裂等表现为急腹症外,一般无特异性症状。部分功能性卵巢囊肿可伴有月经紊乱、腹部不适等症状,多数随着囊肿的消退而逐渐消失。
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 (iatrogenic genitourinary fistula,IGF) 是指与医疗操作相关的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之间的异常通道,表现为阴道不自主漏尿或急腹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身心健康,诱发医患矛盾[1]。根据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膀胱阴道瘘、尿道阴道瘘、膀胱尿道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膀胱输尿管阴道瘘、膀胱子宫瘘,输尿管子宫瘘等,其中以膀胱阴道瘘和输尿管阴道瘘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