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2年, 第3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4-02
    上一期    下一期

    院士论坛
    述评
    专题笔谈
    专家共识
    指南解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院士论坛
    妇女健康概论
    郎景和
    2022, 38(4): 385-388.  DOI: 10.19538/j.fk2022040101
    摘要 ( )  

            对妇女健康概论,分6个方面加以阐述,即:6个生的问题、5个疾病类别、4个主要病征、3个年龄阶段、2个支撑要点、1个敬畏观念。妇女是半边天,妇女是生产力的生产力。保护妇女、 关爱母亲是人类天职,是社会责任!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述评
    产科医生要合理选择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
    陈 倩
    2022, 38(4): 389-391.  DOI: 10.19538/j.fk2022040102
    摘要 ( )  

            超声是一种影像学检测方法,目前在围产保健以及分娩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是临床医生和孕产妇都非常依赖和信任的母胎评估的方法之一。在母胎医学领域,超声技术的不断改进,使我们能够非常清晰地辨别不同胎龄的胎儿结构,也能通过多普勒超声(doppler ultrasound)技术判断母胎血流的分布以及流速状况,从而,与其他的检测方法共同判断胎儿的安危状态[1]。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脐动脉血流监测在产科的应用
    连 岩
    2022, 38(4): 392-395.  DOI: 10.19538/j.fk2022040103
    摘要 ( )  
    脐动脉血流监测做为非侵入性的胎儿胎盘血流动力学评估方法,广泛应用于产科临床。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波形主要反映胎盘的血管阻力,受绒毛血管发育状况的影响。同时,胎龄、胎儿心率、胎儿呼吸和呃逆、胎动、脐带的采样位置、胎儿性别、胎盘重量及胎儿体重等也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循证医学证据推荐将脐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测作为胎儿生长受限及双胎选择性生长受限的胎儿监测。在低危人群中,脐动脉血流监测的意义还存在很多争议。舒张末期血流缺失或反向与围产期结局显著不良相关,需注意排除胎儿先天性异常及非整倍体异常。脐动脉血流异常的产科处理取决于脐动脉多普勒检查结果异常的严重程度、基础产科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以及孕周,应个体化处理。
    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监测在产科中的应用
    涂 鹏a, 冉素真a, 漆洪波b
    2022, 38(4): 395-398.  DOI: 10.19538/j.fk2022040104
    摘要 ( )  
    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频谱反映了其心血管对缺氧或血流再分布的早期适应,其测量要求标准化、规范化,是近年来胎儿血流动力学临床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近期出现了一些大样本的回顾性及前瞻性临床研究,对MCA评估指标、参考值范围以及临床各疾病中运用的截断值进行了报道。文章结合2021年版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ISUOG)胎儿多普勒血流频谱监测指南,对胎儿MCA血流频谱相关的高质量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为其临床规范化运用提供参考。
    静脉导管血流监测在产科的应用
    曹 丽, 李笑天
    2022, 38(4): 399-402.  DOI: 10.19538/j.fk2022040105
    摘要 ( )  
    胎儿静脉导管在胎儿循环中起重要的分流作用,文章介绍了静脉导管的解剖、血流动力学和多普勒频谱的特点,阐述了产前多普勒超声监测静脉导管血流在胎儿染色体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宫内生长受限、胎儿水肿和双胎输血综合征等方面的临床价值。
    子宫动脉血流监测在产科的应用
    万书婷, 王谢桐,
    2022, 38(4): 403-406.  DOI: 10.19538/j.fk2022040106
    摘要 ( )  
    在非孕期,子宫动脉血流波形为高阻力低舒张期血流和舒张早期切迹。正常妊娠期,子宫动脉血管阻力从妊娠早期到中期持续降低,妊娠晚期变化不大,大约50%的正常孕妇在早期妊娠结束时子宫动脉仍有舒张早期切迹,几乎在24周消失。子宫动脉血流反映了滋养细胞对螺旋动脉的重塑情况。在并发子痫前期(PE)和(或)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妊娠中,血流阻力通常降低较少,导致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较正常妊娠增加。子宫动脉血流可用于妊娠早期筛查早发型PE和FGR,但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妊娠中期和晚期,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评估FGR,但对异常结果的干预措施并未证明有效。在复发性流产中,依据子宫动脉血流阻力进行治疗并未见有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超声胎盘血流检查在胎盘植入性疾病中的作用
    李驿馨, 陈 练, 赵扬玉
    2022, 38(4): 406-409.  DOI: 10.19538/j.fk2022040107
    摘要 ( )  
    胎盘植入性疾病是指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达到或穿透子宫浆膜层,甚至累及膀胱和直肠,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育龄妇女子宫切除,甚至孕产妇死亡。常见的高危因素有前置胎盘、剖宫产史、高龄等。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依靠超声征象及胎盘血流检查,判断胎盘植入的凶险程度,规范孕妇管理,减少胎盘植入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超声多普勒测定脑-胎盘比在产科的应用
    陈 慧a, 陈海宁b, 梁旭霞a
    2022, 38(4): 409-415.  DOI: 10.19538/j.fk2022040108
    摘要 ( )  
    脑-胎盘比(cerebroplacental ratio,CPR)为胎儿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脐动脉PI的比值,其是反映胎儿宫内缺氧的一项敏感指标,近年来逐渐引起产科和超声科医师的关注。文章依据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阐述CPR在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状况及预测不良围产结局方面的价值。
    胎心监护与胎儿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在胎儿监护方面的应用
    耿慧珍, 王子莲
    2022, 38(4): 415-419.  DOI: 10.19538/j.fk2022040109
    摘要 ( )  
    胎心监护与胎儿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测量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胎儿监护方法,这2项监护技术具有无创、操作简单、阴性预测值高等特点,成为胎儿宫内状况评估最重要的手段。胎心监护广泛用于产前和产时的监护,而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主要应用于产前的胎儿监护,尤其在生长受限胎儿的安全性监护方面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于高危胎儿,胎心监护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可提高对胎儿缺氧的预测价值,并指导临床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妊娠结局。
    多普勒超声在单绒毛膜性双胎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吴凤钰, 孙路明
    2022, 38(4): 420-423.  DOI: 10.19538/j.fk2022040110
    摘要 ( )  
    单绒毛膜性双胎并发症有较高的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产前的规范化监测及管理有助于改善围产儿结局。多普勒血流评估是监测单绒毛膜性双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脐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静脉导管血流的评估。文章针对上述多普勒血流的标准化测量及其在双胎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论述。
    专家共识
    特纳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生育力保护与保存专业委员会
    2022, 38(4): 424-433.  DOI: 10.19538/j.fk2022040111
    摘要 ( )  

            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 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属于性发育异常疾病(disorders of sexual development)中的性染色体异常疾病,是人类唯一能生存的染色体单体综合征,其发病率在活产女婴中约为1/4000~1/2500[1]。TS的病理基础是由于患者的一条X染色体完整,另一条性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或者发生结构异常所致[1-4]。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子宫颈癌手术治疗质量控制标准中国专家共识之QM-C1型广泛性子宫切除篇#br#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人工智能专业组
    2022, 38(4): 434-442.  DOI: 10.19538/j.fk2022040112
    摘要 ( )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radical hysterectomy,RH)历经100多年的历史证明了其在早期子宫颈癌治疗中具有确切的疗效,与其他所有手术术式的演变过程一样,经历了漫长的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犷到精细的不断改良过程,具体表现在切除范围和术式的演变,实际上这种转变同样也体现了术者对肿瘤属性的认识过程。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指南解读
    《FIGO 2021癌症报告》——阴道癌诊治指南解读
    凌小婷, 黄晓欣, 林仲秋
    2022, 38(4): 443-446.  DOI: 10.19538/j.fk2022040113
    摘要 ( )  

            原发阴道癌罕见,仅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2%,阴道恶性肿瘤的10%。癌灶严格局限于阴道,无子宫颈癌、外阴癌的临床或组织学证据,5年内无子宫颈癌、外阴癌病史者才能诊断为原发阴道癌。大部分阴道恶性肿瘤为转移癌,可来自子宫颈、外阴或其他部位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滋养细胞肿瘤、卵巢癌、淋巴瘤)。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