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36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0-08-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临床指南
    专家共识
    指南解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胎儿生长受限:临床实践中的思考及展望
    漆洪波,段然
    2020, 36(8): 673-675.  DOI: 10.19538/j.fk2020080101
    摘要 ( )  
            低出生体重儿在20世纪初期就开始被产科医务工作者所关注。最初人们将这种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新生儿定义为“不成熟”,随后相关研究认识到描述胎儿的生长潜能更为贴切。妊娠期宫内环境不良可导致胎儿生长达不到其应有的生长潜能,出现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为了推动FGR临床诊治的规范化,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妇产科学会相继发布了FGR指南[1]。2019年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发布了“胎儿生长受限专家共识(2019版)”,该指南对FGR的诊断、筛查、预防、监测及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等进行了相关推荐。在处理FGR的临床实践中,结合该指南,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关注胎儿生长受限诊治细节,彰显“求同存异”
    朱元方
    2020, 36(8): 676-678.  DOI: 10.19538/j.fk2020080102
    摘要 ( )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各地有很大的差异: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中FGR发病率为6%~9%[1],而在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中FGR发病率可高达19.3%[2]。来自中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FGR的发病率为6%~13%[3]。由此可见,FGR不仅是发达地区更是经济落后地区所面临的母婴健康重大挑战。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原发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预防行动的基点和预警
    杨孜
    2020, 36(8): 679-684.  DOI: 10.19538/j.fk2020080103
    摘要 ( )  
            原发性产后出血(primary postpartum haemorrhage,PPH)是指分娩中和分娩后24 h内出血量过多,仍然是全世界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原发性产后出血病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其中有原发或继发的,这里主要指原发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有胎盘滞留或异常粘附等;凝血异常,可以是母体自身存在疾病或继发者,例如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还有子宫内翻等。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胎儿生长曲线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陈建平,孙路明
    2020, 36(8): 685-688.  DOI: 10.19538/j.fk2020080104
    摘要 ( )  
    文章系统介绍并分析比较了国际上常见各类胎儿生长曲线的建立方法、适用人群及用于临床筛查小于胎龄儿及预测不良围产儿结局的价值。提出选择合适的胎儿生长曲线,对提高小于胎龄儿产前筛查的敏感度、预测严重不良围产儿结局,进一步指导孕期监护和管理,减少围产儿死亡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胎儿生长受限的病因学探讨
    童嘉宁,牛建民
    2020, 36(8): 688-692.  DOI: 10.19538/j.fk2020080105
    摘要 ( )  
    胎儿生长受限通常是母亲、胎盘、胎儿和遗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遗传因素成为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病因,一些代谢和内分泌因素也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生长受限的早期诊断可从病因学确定病情,并对胎儿进行监测,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并发症的风险。为此,深入了解病因十分重要。
    胎儿生长受限的筛查
    郑明明,胡娅莉
    2020, 36(8): 692-695.  DOI: 10.19538/j.fk2020080106
    摘要 ( )  
    胎儿生长受限危害胎儿存活及健康,越来越受到围产工作者的关注,胎儿生长受限的筛查有助于针对筛查高风险孕妇加强监护,降低晚孕期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文章就目前胎儿生长受限筛查的意义和常见的筛查方法及进展作一综述。
    胎儿生长受限临床诊断
    谭虎,陈敦金
    2020, 36(8): 695-698.  DOI: 10.19538/j.fk2020080107
    摘要 ( )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胎儿未达到其遗传生长潜能,是导致围产儿死亡及其他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通过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和寻找FGR相关高危因素是诊断FGR的重要前提。而临床诊断FGR后根据病因(尤其是是否伴结构畸形)、发病时间对其进行分类,对评估FGR胎儿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为后续的临床管理提供依据,从而降低母胎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胎儿生长受限的宫内监护方法及评价
    吴艳欣,王子莲
    2020, 36(8): 698-702.  DOI: 10.19538/j.fk2020080108
    摘要 ( )  
    胎儿生长受限(FGR)不仅是围产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还可能会对其远期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FGR胎儿的监测十分重要,特别是动态评估其在宫内生长发育和氧供的情况,可为发现胎儿异常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提供指导。文章重点介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胎儿宫内监护手段,评价各种监护方法在FGR胎儿监测中的价值。
    胎儿生长受限的预防和治疗
    王谢桐,刘菁
    2020, 36(8): 702-706.  DOI: 10.19538/j.fk2020080109
    摘要 ( )  
    在胎儿生长受限高风险妇女中,健康饮食、能量和蛋白质平衡减少了小于胎龄儿风险。可能营养不良的母亲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可降低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的发病率。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降低胎儿生长受限的风险。低分子肝素是否可以预防胎儿生长受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也没有观察到低分子肝素的严重不良反应。一旦诊断胎儿生长受限,没有可以改善胎儿生长的治疗方法,没有证据表明卧床休息、营养治疗、氧疗和扩容对胎儿生长受限有治疗作用。目前尚无明确的证据证实低分子肝素在治疗胎儿生长受限方面起作用,但旨在改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良的潜在疗法在不断研究中,如硝酸盐补充剂、β受体激动剂、西地那非、硫化氢、他汀类药物和褪黑激素等。
    胎儿生长受限的分娩时机及方式
    盛超,王志坚
    2020, 36(8): 706-709.  DOI: 10.19538/j.fk2020080110
    摘要 ( )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导致围产儿死亡和患病的重要因素。文章对比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新西兰、爱尔兰国家FGR指南及专家共识,参考最新临床研究,总结了FGR的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
    胎儿生长受限对围产儿结局及远期健康的影响
    隽娟,杨慧霞
    2020, 36(8): 710-713.  DOI: 10.19538/j.fk2020080111
    摘要 ( )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易造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还会影响成年期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对围产儿和远期健康均构成严重威胁。应加强对胎儿生长发育的监测,重视生命早期保健,对于全生命周期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
    临床指南
    双胎输血综合征诊治及保健指南(2020)
    刘彩霞
    2020, 36(8): 714-721.  DOI: 10.19538/j.fk2020080112
    摘要 ( )  
    1  背景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 to 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最常见的单绒毛膜性双胎胎儿并发症,也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胎儿疾病之一。TTTS在单绒毛膜性双胎中发生率为8%~15%[1-2],在全部妊娠中的发生率为1/10 000~3/10 000[3-5]。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专业委员会对2019年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48家医疗单位的最新统计表明,在4876例单绒毛膜性双胎中,TTTS有629例,占12.90%。近年来,随着双胎诊治循证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围产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规范TTTS的临床诊治与围产期保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专业委员会参考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经验,制订《双胎输血综合征诊治及保健指南(2020)》,以提高围产儿的生存率,改善新生儿的预后。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家共识
    阴道上皮内瘤变诊治专家共识(2020)
    王建东
    2020, 36(8): 722-728.  DOI: 10.19538/j.fk2020080113
    摘要 ( )  
            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是局限于阴道上皮内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性改变,多为阴道浸润癌的癌前病变。早在1952年,Graham和Meigs首次报道了3例因子宫颈原位癌子宫切除术,术后随访发现的阴道原位癌患者,提出了阴道上皮内瘤变这一概念[1]。迄今为止,VaIN依然是少见的下生殖道癌前病变,大多在子宫颈病变筛查或因其他指征随访时意外发现。约10%的高级别VaIN进展为阴道浸润癌[2]。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指南解读
    《EOTTD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治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王丽娟,林海雪
    2020, 36(8): 729-735.  DOI: 10.19538/j.fk2020080114
    摘要 ( )  
            2020年4月1日,成立于2010年的欧洲滋养细胞疾病治疗组织(the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Treatment of Trophoblastic diseases,EOTTD)发布了最新版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治疗和转诊的临床实践指南,现对其进行简要解读。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ACOG《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2020)》解读
    冉雨鑫,尹楠林
    2020, 36(8): 736-739.  DOI: 10.19538/j.fk2020080115
    摘要 ( )  
            胎膜早破(prelabor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被定义为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其中,妊娠37周之前发生的PROM被称为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OM,PPROM)。2020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发布了“胎膜早破临床实践指南(2020)”,是在2018年版本指南基础上的完善补充,主要更新了以下方面:PROM的诊断、足月PROM的期待疗法、妊娠34~36+6周PPROM孕妇分娩时机[1]。旨在为PROM孕妇的管理提供基于研究和专家意见的建议。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