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36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0-07-02
    上一期    下一期

    院士论坛
    述评
    专题笔谈
    临床指南
    专家共识
    指南解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院士论坛
    医学的认识与实践
    郎景和
    2020, 36(7): 577-578.  DOI: 10.19538/j.fk2020070101
    摘要 ( )  
            医学的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很久远,有几千年。从中国医学、希腊医学开始,在洪荒时代,它只是人类在和自然斗争中的一种互助和友善表达;直到文明社会,才作为一种职业行为。医学肇始,甚至可以说通过巫术、宗教的介入则是情理之中,因为我们对医学的认识很不够,我们顶礼膜拜于自然,乞怜听命于神灵。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述评
    规范使用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努力消除子宫颈癌
    魏丽惠,王悦
    2020, 36(7): 579-584.  DOI: 10.19538/j.fk2020070102
    摘要 ( )  
            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发出全球消除子宫颈癌的行动计划[1]。我国作为子宫颈癌发病人数众多的国家,面临巨大的挑战。2019年我国发表的《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全面介绍了HPV相关疾病,特别是详细介绍了关于HPV疫苗的相关问题,对于我国规范使用HPV疫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重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过度诊治
    李长忠,崔国英
    2020, 36(7): 585-587.  DOI: 10.19538/j.fk2020070103
    摘要 ( )  
            80%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会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其中大多数是一过性的感染,能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所清除。高危型 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筛查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诊断技术的提高等,多数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然而,由于对高危型HPV感染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和治疗适应证掌握不严格,出现了不必要的筛查和不必要的阴道镜活检等过度诊断,对不需治疗的患者实施了治疗、简单治疗复杂化等过度治疗现象。本文针对高危型HPV感染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过度诊治问题进行讨论。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处理
    张玉敏,张师前
    2020, 36(7): 588-592.  DOI: 10.19538/j.fk2020070104
    摘要 ( )  
    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条件;其定义尚有分歧,因此感染率并不确切。尽管子宫颈癌筛查指南日趋完善,但关于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的处理举措并无系统阐述。对于无组织学病变的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是否治疗、如何治疗亦是临床实践中的难题。文章回顾已发表文献就其定义、感染率、处理措施及预防进行阐述。
    规范化阴道镜检查及其注意事项
    孔东丽,李双
    2020, 36(7): 592-596.  DOI: 10.19538/j.fk2020070105
    摘要 ( )  
    规范化阴道镜检查旨在提高下生殖道和肛周区域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病灶检出率,指导阴道镜下活检、治疗和随访的管理,并尽量降低损害。临床工作中应实施基于风险量化管理的阴道镜实践策略,避免影响阴道镜检查准确性的不利因素,定期行阴道镜检查质量的评价指标考核。阴道镜医师的专业培训、阴道镜检查指征的严格把握、病史采集的完善、阴道镜检查流程的规范性、活检及子宫颈管搔刮术的合理性等是提高阴道镜检查准确性的必要因素。
    子宫颈腺癌Silva分型的临床病理意义及研究现状
    王玮,刘从容
    2020, 36(7): 596-601.  DOI: 10.19538/j.fk2020070106
    摘要 ( )  
    子宫颈腺癌与HPV感染高度相关,近期提出的Silva分型相较于目前的诊疗依据,能更好地预测子宫颈腺癌的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文章就当前子宫颈腺癌的诊治现状、Silva分型的临床病理意义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和分析。
    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规范化处理及随访
    陈静,刘木彪
    2020, 36(7): 601-604.  DOI: 10.19538/j.fk2020070107
    摘要 ( )  
    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是一种继发于急性HPV感染的组织学改变,总体预后良好。在排除更严重病变的前提下,LSIL的处理原则以随访为主。但对于既往细胞学结果为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LSIL,需注意排除隐匿性HSIL,必要时诊断性锥切以减少误诊。持续性或反复性LSIL的处理应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规范化处理及随访
    高蜀君,隋龙
    2020, 36(7): 604-608.  DOI: 10.19538/j.fk2020070108
    摘要 ( )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多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致,属于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锥切术为目前治疗子宫颈HSIL的主要手段,需根据规范制定切除范围。术后标本切缘阳性者不等同于病灶残留,应全面评估以制定后续个体化策略;年轻女性、妊娠期子宫颈HSIL排除浸润性病变后,治疗趋于保守。子宫颈HSIL治疗后复发/进展的发生率5倍于正常人群,故治疗后应长期随访。
    21~24岁年轻女性子宫颈癌筛查建议及子宫颈病变的处理
    赵健,郭雯雯
    2020, 36(7): 608-612.  DOI: 10.19538/j.fk2020070109
    摘要 ( )  
    21~24岁年轻女性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较低,且该年龄段子宫颈病变逆转可能性大,因此对21~24岁年轻女性初级筛查建议采用单独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对于子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推荐随访为主;异常组织病理学趋于保守处理,根据病变级别和细胞学筛查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并采取子宫颈脱落细胞学、高危型HPV检测以及阴道镜检查随访。
    妊娠期子宫颈病变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管理
    杨旎,陈飞
    2020, 36(7): 612-615.  DOI: 10.19538/j.fk2020070110
    摘要 ( )  
    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妊娠期子宫颈病变的流行病学和自然史、阴道镜检查指征、子宫颈生理变化和阴道镜图像特点、子宫颈病变分层管理原则。妊娠期HPV感染流行病学及其对妊娠、子宫颈病变结局、分娩方式的影响。
    老年女性子宫颈癌筛查及子宫颈病变的处理
    李乔,尹如铁
    2020, 36(7): 615-617.  DOI: 10.19538/j.fk2020070111
    摘要 ( )  
    老年女性仍有较高的罹患子宫颈癌的风险,受多种因素致其子宫颈癌筛查不足且缺乏专门针对老年女性的筛查及处理指南,现行的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中对不能满足停筛条件的老年女性,由于存在患病的风险,应当继续进行筛查,已达成共识。目前,那些满足停筛条件的老年女性,65岁为其终止筛查年龄的建议受到了争议。对于老年女性的子宫颈癌筛查及子宫颈病变的处理应注意充分利用机会性筛查,且在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时应充分考虑到老年女性的特殊性,对于老年性阴道炎明显患者可在检查前2周局部使用雌激素;不满意的阴道镜检查时应利用特殊的暴露及活检技巧等。文章通过复习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成文,以期对临床老年女性子宫颈癌的筛查和子宫颈病变的处理提供帮助。
    临床指南
    选择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诊治及保健指南(2020)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妊娠专业委员会
    2020, 36(7): 618-625.  DOI: 10.19538/j.fk2020070112
    摘要 ( )  
            选择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sIUGR)是复杂性双胎的胎儿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各临床中心广泛采用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MCDA)双胎妊娠中一胎儿估测体重(estimated fetal weight,EFW)小于同孕龄胎儿体重第10百分位数且两胎儿间的EFW差异≥25%的定义[1-4]。sIUGR有着较高的死胎、流产及早产的发生率,且新生儿发生脑损伤的风险也较高,是影响胎儿生命质量的严重并发症[5]。近年来,随着双胎诊治循证研究的快速发展,围产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规范复杂性双胎的临床诊治与围产期保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专业委员会参考最新的相关指南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选择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诊治及保健指南(2020)》,以提高围产儿的生存率,改善新生儿的预后。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家共识
    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组)
    2020, 36(7): 626-632.  DOI: 10.19538/j.fk2020070113
    摘要 ( )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尸检显示35岁以上妇女20%患有子宫肌瘤。其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肌瘤切除术及子宫切除术,手术途径有开腹、经阴道或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微创手术已成为重要的术式。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指南解读
    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女性性功能障碍管理指南》解读
    蓝湘鑫,张远丽
    2020, 36(7): 633-636.  DOI: 10.19538/j.fk2020070114
    摘要 ( )  
            性健康是当今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认为调节女性性反应的中枢神经内分泌机制是一个兴奋和抑制因素相互平衡的动态过程,参与该过程的多种因素在维持平衡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雌激素、盆底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度至关重要。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主要包括:性欲障碍、性兴奋障碍、性高潮障碍、性交疼痛[1]。据统计,在美国约43%的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发生性功能障碍。尽管发生率高,但鉴于健康观念认知差异使其临床就诊率较低,加之医务人员对诊断、治疗的经验相对匮乏,因此在女性性功能障碍的规范化治疗方面仍存在不足。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