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8年, 第3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05-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指南解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防范子痫前期综合征需多元化和有选择性
    杨孜
    2018, 34(5): 465-470.  DOI: 10.19538/j.fk2018050101
    摘要 ( )  

            长期以来,子痫前期-子痫被看作妊娠期特发疾病,其实不然。在病因学方面的流行病学研究早已揭示其发病的多因素,此外,通过对早发子痫前期与晚发子痫前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子痫前期不仅受多因素影响,还是多种成因致病、有不同发病机制和通路的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综合征[1-4]。进而,对于综合征的认识,也提升了我们对于子痫前期多因素发病、多机制和多通路致病的认识[1,5-6]。由此看来,子痫前期是各种“变形虫”恶向孕育而来,如果要禁止各种“变形虫”恶性孕育-发育到高血压和蛋白尿等阶段,临床医生就要针对各种恶性孕育-发育“变形虫”的风险因素乃至生长环境(产前保健和营养等)及早识别、全方位监控和针对性干预,在临床上形成各路堵截,步步为营之势,创立良好环境,就能让早发子痫前期延缓发生,让早发或晚发子痫前期不发生或不发生重度。这种状况并不难见于获得了优质产前保健的妊娠人群[7]。知道了“变形虫”来由,认识到综合征性质,做到思辨,还要会辨识,从多元化和选择性逐一着手防范是关键。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子痫前期的定义、分类及其循证依据
    李笑天
    2018, 34(5): 471-474.  DOI: 10.19538/j.fk2018050102
    摘要 (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以妊娠期发生高血压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包括妊娠期出现的高血压和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前存在的慢性高血压疾病。其临床表现和预后有一定的相似性,处理方式也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但潜在的病因却不相同。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是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发病率4%~8%。在我国子痫前期仍然是导致孕妇、胎儿和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自身免疫性疾病子痫前期的防范
    宋亦军,刘俊涛
    2018, 34(5): 475-479.  DOI: 10.19538/j.fk2018050103
    摘要 ( )  

    子痫前期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孕产妇及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以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子痫前期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对子痫前期高危人群进行预测较为困难。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妊娠期子痫前期发生的风险更高。对SLE和APS患者在妊娠期间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理解有助于解释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什么子痫前期发生率增加。对高危SLE和APS患者的子痫前期进行早期预测和识别,对这些高危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和治疗,是改善不良母儿结局的关键。对高危SLE和APS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治疗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子痫前期的预防方法。

    慢性肾脏疾病与子痫前期
    赫英东,陈倩
    2018, 34(5): 480-484.  DOI: 10.19538/j.fk2018050104
    摘要 ( )  

    近年来,妊娠女性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比例逐年增高,这些患者妊娠期间一旦并发子痫前期将严重影响母儿结局。文章将就孕前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孕期子痫前期的风险、诊断和预防等方面内容进行介绍,以期指导临床,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预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压的再认知及管理与子痫前期防范
    胡蓉,李笑天
    2018, 34(5): 484-488.  DOI: 10.19538/j.fk2018050105
    摘要 (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母胎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慢性高血压孕妇加强孕前管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进行孕期血压的规范化管理,对减少严重并发症非常重要。

    糖代谢异常子痫前期的防范
    晋柏,孙丽洲
    2018, 34(5): 488-493.  DOI: 10.19538/j.fk2018050106
    摘要 ( )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是妊娠期常见的内科并发症。糖代谢异常并发子痫前期是产科复杂的特有疾病,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糖代谢异常程度越严重,子痫前期发生风险越高。通过控制孕期体重增加、血糖监测与控制、严格的降压治疗以及阿司匹林抗凝治疗等多种措施可以降低糖代谢异常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

    多胎妊娠如何预防子痫前期
    于文倩,刘彩霞
    2018, 34(5): 493-499.  DOI: 10.19538/j.fk2018050107
    摘要 ( )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二孩政策的放开,多胎妊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多胎妊娠的特殊生理变化,其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单胎妊娠。目前,关于单胎妊娠中子痫前期的发生、预测与预防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多胎妊娠的研究较少。文章将对多胎妊娠中子痫前期的风险预测、预防及治疗进行阐述。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子痫前期风险与防范
    肖立,牛建民
    2018, 34(5): 499-503.  DOI: 10.19538/j.fk2018050108
    摘要 ( )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未经治疗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导致多种母儿并发症并引起不良妊娠结局,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均可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且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增加母儿不良预后的风险。故在孕前和孕早期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进行筛查,通过以药物为主的治疗手段使孕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及严密的监护等有助于降低妊娠期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改善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妊娠结局。

    子痫前期再发的防范
    贺晶,梁琤
    2018, 34(5): 503-508.  DOI: 10.19538/j.fk2018050109
    摘要 ( )  

    子痫前期(PE)是造成母儿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妊娠期并发症,尽管相比经产妇,其在初产妇人群中的发生率更高。然而,前次妊娠有PE病史者,再次妊娠则属于再发高风险人群,且前次发病孕周越早,或并发子痫、HELLP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等,再次发病的概率更高,程度更重。有关PE再发的研究对产科医生极具挑战性,又值再生育人群高峰,如何做好孕前咨询,分层管理,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监测病情和适时分娩,争取母儿利益最大化,是产科医生临床处理的重点。

    孕期饮食营养管理防范子痫前期
    刘希婧,周容
    2018, 34(5): 508-512.  DOI: 10.19538/j.fk2018050110
    摘要 ( )  

    子痫前期严重影响妊娠结局。该病的预防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孕期饮食营养过剩或不足及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均可能增加其发病风险。科学的平衡膳食以及适当的营养素补充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该病的发生发展。

    提高孕期保健质量防范子痫前期
    白宇翔,漆洪波
    2018, 34(5): 512-515.  DOI: 10.19538/j.fk2018050111
    摘要 ( )  

    子痫前期是严重威胁母胎安全的妊娠期特有并发症,预防其发病具有重要意义。孕期通过建立风险评估,均衡营养,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必要时及早予以药物干预可有效减低子痫前期发生率。

    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防与治
    马国珺,林建华
    2018, 34(5): 515-519.  DOI: 10.19538/j.fk2018050112
    摘要 ( )  

    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严重者甚至出现以左心衰竭为主的全心衰竭综合征,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发病隐匿,早期症状易被忽略。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要采取积极降压等治疗,动态进行心功能评估,积极纠正高危因素,预防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生。已发生急性心衰者,按照一般急性心衰的原则治疗的同时应治疗导致子痫前期的原发病,并及时终止妊娠。

    如何监测、预防子痫前期走向重度
    蔡雁,王晓莹
    2018, 34(5): 520-525.  DOI: 10.19538/j.fk2018050113
    摘要 ( )  

    大多数子痫前期发病呈现明显的病情进展性,部分病例呈非典型病情过程,发展至重度子痫前期可导致母儿不良结局。因此,如何监测子痫前期母儿安危、有效干预、延缓子痫前期发展成重度、延长孕周,获得良好母儿结局成为产科医生临床关注的重点。

    指南解读
    《2018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卢淮武,林仲秋
    2018, 34(5): 526-536.  DOI: 10.19538/j.fk2018050114
    摘要 ( )  

            近日,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8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2版)》。本文结合2018年3月底在美国新奥尔良召开的美国妇科肿瘤年会(SGO)的新进展,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ACOG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指南(2017版)解读
    段然,漆洪波
    2018, 34(5): 537-541.  DOI: 10.19538/j.fk2018050115
    摘要 ( )  

            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delivery,TOLAC)为妇女提供了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delivery,VBAC)的可能性,而VBAC可降低母体发病率、再次妊娠相关并发症以及总体剖宫产率。尽管TOLAC适合大多数孕妇,一些因素将增加试产失败的风险。而失败的TOLAC与VBAC、择期再次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delivery,ERCD)相比,母体及围产儿的发病率均增加。因此,在确定哪些人合适TOLAC时,应进行VBAC成功率及个体风险评估。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2017年发布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指南[1],该指南的目的在于指导如何评估TOLAC的风险、收益以及如何对剖宫产后尝试阴道分娩的患者进行管理。现解读如下。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