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33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7-09-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指南解读
    专家共识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早期异位妊娠快速诊断新方法
    王玉东,周赟
    2017, 33(9): 881-884.  DOI: 10.19538/j.fk2017090101
    摘要 ( )  

            异位妊娠(EP)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子宫肌壁间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和宫颈妊娠[1]。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随着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以及宫内侵入性手术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增加,EP发病率从1970年的0.5%上升到目前的1%~2%。EP破裂或流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其致死人数可占孕产妇死亡人数的6%以上,处于早孕期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1位[2]。目前临床上缺乏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有效手段,难以与先兆或难免流产、宫内妊娠合并黄体破裂以及宫内外同时妊娠等相鉴别。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高危因素及诊治进展
    彭超,周应芳
    2017, 33(9): 885-888.  DOI: 10.19538/j.fk2017090102
    摘要 ( )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在异位妊娠中所占比例较小,但一旦破裂,可出现致命性大出血。其发病高危因素有输卵管病变、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病史、异位妊娠史、输卵管手术史等。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或MRI,宫腔镜和腹腔镜是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方法。除少数病例适合药物治疗外,腹腔镜手术是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治疗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有宫角切除及缝合术(宫角楔形切除术)和宫角切开及缝合术两种术式。

    异位妊娠与输卵管/卵巢绒毛膜癌的鉴别
    张丽丽,张师前
    2017, 33(9): 888-892.  DOI: 10.19538/j.fk2017090103
    摘要 ( )  

    输卵管/卵巢绒毛膜癌(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GTT),因分泌大量的β-hCG,临床主要表现亦为停经和不规则阴道流血,故易误诊为异位妊娠,如不规范地干预,易致肿瘤播散、转移甚至延误治疗。因此,如何进行鉴别诊断成为治疗的关键。文章就易误诊为异位妊娠的输卵管/卵巢绒癌的流行病学、疾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少见类型异位妊娠超声声像学特征及诊断
    谢红宁,何苗
    2017, 33(9): 892-896.  DOI: 10.19538/j.fk2017090104
    摘要 ( )  

    随着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普及及技术的提高,常见类型异位妊娠(如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早期检出率得到极大提高。然而近年来少见部位异位妊娠(如有剖宫产史的瘢痕妊娠等)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因其少见,超声声像变化大,成为导致生育期女性失血抢救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经阴道超声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文章总结少见类型异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学特征及超声诊断要点,旨在提高对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重视,提高早期检出率,以利于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减少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的风险。

    宫内外复合妊娠的诊治
    孙小丽,罗喜平
    2017, 33(9): 896-900.  DOI: 10.19538/j.fk2017090105
    摘要 ( )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宫内外复合妊娠发病率逐渐升高。超声检查是诊断宫内外复合妊娠的主要方式,但由于警惕性不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宫内外复合妊娠的治疗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由于多数患者要求保留宫内妊娠,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到对宫内妊娠的影响和患者的安全性,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宫颈妊娠诊治策略
    陆安伟,秦娟
    2017, 33(9): 900-903.  DOI: 10.19538/j.fk2017090106
    摘要 ( )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且危险的异位妊娠,若未得到早期诊断,可能发生大量出血,严重时需要切除子宫,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文章阐述宫颈妊娠的病因、临床症状,讨论其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等相关问题。着重介绍发病、辅助诊断要点,提出早期诊断是诊治关键,并介绍个性化治疗及临床治疗策略。

    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应用
    孙大为,张颖
    2017, 33(9): 903-906.  DOI: 10.19538/j.fk2017090107
    摘要 ( )  

    异位妊娠的手术治疗已经广泛采用腹腔镜途径。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是一种先进的、只需要单一切口的腹腔镜操作技术。文章介绍了LESS技术的手术过程和相关器械特点,同时展示了笔者在这一领域进行的回顾性研究成果。LESS技术应用于异位妊娠手术符合微创理念。异位妊娠的LESS手术由于简单易学,非常适合初学LESS的妇科医生,也有较好的美容效果和手术预后。

    早期腹腔妊娠的诊断和治疗
    李玉宏
    2017, 33(9): 906-909.  DOI: 10.19538/j.fk2017090108
    摘要 ( )  

    腹腔妊娠是指胚胎或胎儿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腹腔妊娠误诊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文章主要从腹腔妊娠的分类、早期的腹腔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阐述。

    输卵管妊娠不同治疗方案对后续妊娠结局的影响
    陆琦
    2017, 33(9): 909-912.  DOI: 10.19538/j.fk2017090109
    摘要 ( )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5%。输卵管妊娠的治疗包括期待治疗、甲氨蝶呤治疗、保守手术、根治手术等。目前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时,不仅关注其有效性,同时也更关注本次异位妊娠治疗对后续妊娠结局的影响。文章就不同治疗方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后续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阐述。

    输卵管妊娠期待治疗与药物治疗
    林忠
    2017, 33(9): 912-915.  DOI: 10.19538/j.fk2017090110
    摘要 ( )  

    输卵管妊娠是最常见的异位妊娠,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输卵管妊娠破裂导致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这主要得益于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早期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为主,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期待治疗及药物治疗也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并保护生育功能。文章就近年来输卵管妊娠的期待治疗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指南解读
    2016年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及早期妊娠学会《异位妊娠的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
    王玉东
    2017, 33(9): 916-919.  DOI: 10.19538/j.fk2017090111
    摘要 ( )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在早期妊娠妇女中的发病率为2%~3%[1]。在英国,异位妊娠的发病率约11/1000,估计每年约有11 000例异位妊娠患者被确诊,2006—2008年共报道了6例异位妊娠死亡病例[2]。近年来异位妊娠病死率有所下降,可能是得益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后的输卵管损伤、感染、吸烟、体外受精(IVF),然而大部分的异位妊娠患者并没有明确的危险因素。2016年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COG)及早期妊娠学会(AEPU)发布了异位妊娠的诊断和管理指南,取代2004年版输卵管妊娠的管理指南,为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循证指导。该指南对输卵管妊娠提出的指南建议如下。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单绒毛膜双胎处理指南(2016)要点解读(一)
    葛会生,何欢
    2017, 33(9): 920-925.  DOI: 10.19538/j.fk2017090112
    摘要 ( )  

            双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其发生率较既往有了很大的上升(1.1%~1.2%)。不同绒毛膜性的双胎妊娠的围产结局不同。单绒毛膜(MC)双胎占双胎妊娠的20%~30%,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为双绒毛膜双胎的2倍。胎盘共享和普遍存在的胎盘吻合血管给单绒毛膜双胎带来了特殊挑战,可能发生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选择性生长受限(sGR)、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TAPS)、双胎反向动脉灌注(TRAP)序列征等并发症。为了改善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围产结局,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OCG)在2008年10月发表了单绒毛膜双胎处理的第1版指南,并于2016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第2次修订。现解读如下。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家共识
    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林仲秋
    2017, 33(9): 926-932.  DOI: 10.19538/j.fk2017090113
    摘要 ( )  

            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一种治疗盆腹腔内恶性肿瘤、残余肿瘤的手段,自1980年被Spratt等[1]首次报道后,一直用于消化道肿瘤发生腹膜腔转移的患者。目前已有Ⅰ级证据证实,HIPEC在治疗和预防胃癌、结直肠癌、腹膜假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等肿瘤的腹膜种植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特别对于腹膜假黏液瘤和恶性腹腔积液的控制,HIPEC具有独特的优势[2-4]。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