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3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3-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指南解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内科疾病产科识别和风险防范
    杨孜
    2017, 33(3): 241-244.  DOI: 10.19538/j.fk2017030101
    摘要 ( )  

    当我们关注到产后出血、羊水栓塞或子痫前期-子痫这些产科疾病导致的孕产妇死亡问题时,不能忽视的是由内科疾病因素引发的孕产妇死亡问题。可以说,多年来在各地区以及各级医疗机构,由间接的非产科特发疾病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始终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对这些病例分析和审查中,会发现有的病例是在未知患有内科疾病基础上受孕并在孕期加重,而且诱发了严重的妊娠期特发的并发症;有的病例是在已知存在的内科疾病基础上受孕而没有获得严格及良好的医疗监管,有的即使有良好的医疗监管却最终无法控制疾病的发展速度和严重程度;有的有病史可查——孕前已经被诊断出来;有的无病史可追溯——孕前不知也无就诊史;有的孕期有明确的病症信息但没有被认识或重视……能否在围孕期和孕期发现隐匿的或已经表现出病情的患者,反映的是一个医疗机构内产科医疗的水平;能不能处置好这类孕产妇,反映的是一个医疗机构整体的综合水准。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互通互联以及多学科诊治管理的理念已经被发扬光大,但在专科层面,尤其在产科的系列产前检查中,及时识别内科疾病的存在以及做好风险预警监管,是将产科医生的理念和境界从救治层面向预防和高水准风险管理层面的提升。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孕前糖尿病围孕期咨询和评估及降糖药应用
    徐先明,王红坤
    2017, 33(3): 245-249.  DOI: 10.19538/j.fk2017030102
    摘要 ( )  

    孕前糖尿病占所有妊娠合并糖尿病的5%~10%,妊娠前咨询内容包括了解血糖水平、评估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以确定合适的妊娠时机。资料表明,相对比较安全的孕期口服降糖药是格列本脲和二甲双胍,目前仍推荐孕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颅内病变孕期评估和管理
    梁竹巍,蔺莉
    2017, 33(3): 249-253.  DOI: 10.19538/j.fk2017030103
    摘要 ( )  

    颅内病变是包括脑卒中、高血压性脑病和癫痫在内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妊娠合并颅内病变发病率低,早期症状不特异,产科临床对其疾病特点认识不足,影响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处理,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病因。文章重点阐述妊娠合并脑卒中、高血压脑病和癫痫等颅内病变的孕期综合管理,以期提高产科临床早期诊断和处理能力,对减少孕产妇死亡和远期功能障碍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患者孕前和孕期风险评估及处理
    张芳,马玉燕
    2017, 33(3): 253-256.  DOI: 10.19538/j.fk2017030104
    摘要 ( )  

    高血压患者妊娠易发生重度子痫前期及多脏器损害,导致母儿严重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孕前应综合评估妊娠风险,孕前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选择合适妊娠时间。孕期加强监护,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母儿情况综合决定。分娩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产后加强随访。

    心脏病患者妊娠期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和预防
    陈倩,原梦昕
    2017, 33(3): 256-259.  DOI: 10.19538/j.fk2017030105
    摘要 ( )  

    妊娠期心脏病是威胁孕妇及胎儿健康的重要疾病,只有早期识别并及时治疗才可能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围产期心肌病及严重心律失常是妊娠期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文章针对这4种常见的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旨在通过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早期发现,并通过适当的治疗方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及加重。

    血液系统疾病孕前评估及孕期管理
    梁梅英,徐雪
    2017, 33(3): 259-263.  DOI: 10.19538/j.fk2017030106
    摘要 ( )  

    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不良母儿结局。孕前应针对不同疾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把握适宜妊娠的指征和时机。妊娠期保健应重视原发病病情的监测,有治疗指征者应给予必要的支持或药物治疗;维持妊娠期安全的外周血三系细胞水平有助于减少母儿并发症。围分娩期应做好计划分娩,准备相应的血源,根据病情程度及产科情况综合考虑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产后应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的发生。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监测与处理
    周玮,黄婷
    2017, 33(3): 263-267.  DOI: 10.19538/j.fk2017030107
    摘要 ( )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近10年来成为内分泌学界和围产医学界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妊娠期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产后甲状腺炎、妊娠合并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等。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可能导致流产、早产、胎盘早剥,以及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受限、神经发育异常等母儿不良结局。妊娠期的免疫状态、内分泌水平改变对甲状腺功能和自身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及时的诊断、处理以及孕期严密的随访可以显著改善母儿预后。文章对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监测与处理予以阐述,以指导临床实践工作。

    风湿免疫性疾病母婴不良结局监测和防范
    施君,赵爱民
    2017, 33(3): 267-272.  DOI: 10.19538/j.fk2017030108
    摘要 ( )  

    风湿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女性,妊娠合并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产科最常见的高危妊娠。大多数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在孕期均可发生病情变化,甚至危及母婴生命。充分认识妊娠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相互影响,建立多学科管理团队,开展有效的孕期监测手段,防范母婴不良结局是一项重要任务。

    妊娠合并主动脉瘤早期识别及处理
    喻玲,丁依玲
    2017, 33(3): 272-276.  DOI: 10.19538/j.fk2017030109
    摘要 ( )  

    妊娠合并主动脉瘤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尽早识别与处理是降低妊娠合并主动脉瘤死亡率的关键问题。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患者常合并有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妊娠是主动脉夹层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突发剧烈疼痛及血压的改变是主动脉瘤并发夹层或破裂的典型表现,超声心动图是孕期诊断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治可以有效改善妊娠期及产褥期合并主动脉瘤患者的母儿结局,其具体治疗方案应权衡孕产妇及胎儿情况、主动脉瘤分型等因素综合考虑。

    妊娠期蛋白尿不仅是子痫前期
    张韵琢,乔宠
    2017, 33(3): 276-278.  DOI: 10.19538/j.fk2017030110
    摘要 ( )  

    蛋白尿作为预测肾脏损害指标之一,可出现在子痫前期、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中。而妊娠过程中,肾脏负荷加重,无肾脏病史、隐匿性肾功能不良或原有肾脏疾病的孕妇均可发生急性肾损伤,严重影响母婴结局,需及早明确诊断并治疗。

    指南解读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妊娠期重症监护实践指南2016版”解读
    周玮,漆洪波
    2017, 33(3): 279-282.  DOI: 10.19538/j.fk2017030111
    摘要 ( )  

            近年的数据显示,0.1%~0.8%的产科患者需要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1-3],这些患者的死亡率为2%~11%。这项数据虽然比入住ICU的普通患者略低,但是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孕产妇死亡率,做好ICU产科患者的救治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此外,约1%~2%的孕产妇虽然没有正式地入住传统意义上的ICU,但是仍然在开放式病房内接受了一系列重症监护治疗[4-5]。由此估算,总体来看全美有1%~3%孕产妇需要重症监护治疗,具体数值为每年40 000~120 000人次(按照每年分娩400万计算)。ACOG“妊娠期重症监护实践指南2016版”(以下简称ACOG指南)的制定旨在当产科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时,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评估病情、决策方案。从ICU入住标准掌控、患者转运、分娩处理、母胎利益的平衡等流程的各个环节予以规范,改善孕产妇以及新生儿预后,降低患病率及死亡率。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