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32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6-12-02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述评
    专题笔谈
    指南解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羊水栓塞的诊断与急救
    连岩1,王谢桐1,2
    2016, 32(12): 174-4.  DOI: 10.7504/fk2016110109
    摘要 ( )  

    羊水栓塞是产科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目前不可预知,难以预防。羊水栓塞的诊断属于临床诊断,应建立在床边的快速评估和判断的基础上,强调细致全面的排他性诊断。发生羊水栓塞后的抢救重点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及时诊断,恰当的支持治疗,可以改善羊水栓塞患者的预后。

    述评
    打造产科快速反应团队,减少产科急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陈敦金,孙雯
    2016, 32(12): 1145-1147.  DOI: 10.7504/fk2016110101
    摘要 ( )  

            产科疾病具有三变:“突变、多变、易变”,因此产科医生处在一个可能随时发生危急重症的处境中。为应对这种情况,产科快速反应团队(rapid response team,RRT)这一概念被提出,通过对医疗处理过程中各方面资源的合理分配、补给、计划和协作,及时有效地干预产科危急重症,减少孕产妇不良结局发生。

    完善孕产妇保健和预警体系,提高孕产妇救治能力
    李笑天
    2016, 32(12): 1148-1151.  DOI: 10.7504/fk2016110102
    摘要 ( )  

            通过千年发展计划(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项目(MDG-5)的实施,2015年全球妊娠相关的死亡人数约在30万左右,孕产妇死亡率约为216/10万,比1990年降低了44%。其中高收入国家死亡率为12/10万,芬兰最低为3/10万。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entable development goal,SDG),要求全球在2030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70/10万以下。在低收入国家(low income countries,LIC)和中收入国家(middle income countries,MIC),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孕产妇保健资源不足的问题;在高收入国家(high income countries,HIC),不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如何有效利用资源问题。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30/10万降低到2015年的20.1/10万。较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且地区差异较大,同时存在资源不足和是否有效利用的问题。

    重视产科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刘彩霞,李雪
    2016, 32(12): 1152-1154.  DOI: 10.7504/fk2016110103
    摘要 ( )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血栓性疾病逐渐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当代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对于产科而言,妊娠所特有的生理性改变增加了孕妇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其发生率是非妊娠妇女的4~5倍。研究发现,妊娠期血栓性疾病已经成为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高度重视产科血栓性疾病的孕期预防、保健和及时处理,进而保证妊娠的顺利进行,并有效改善母儿预后。

    专题笔谈
    产科紧急子宫切除术手术指征及时机
    何镭,刘兴会
    2016, 32(12): 1155-4.  DOI: 10.7504/fk2016110104
    摘要 ( )  

    难治性产后出血是产科紧急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就产科紧急子宫切除术的指征及手术时机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改善围产期结局的临床诊治进展。

    难治性产后出血的诊治
    白宇翔,罗欣,漆洪波
    2016, 32(12): 1159-3.  DOI: 10.7504/fk2016110105
    摘要 ( )  

    难治性产后出血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加强产前保健,纠正基础疾病,积极处理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手段。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据病因迅速做出反应,可大大降低难治性产后出血孕产妇的死亡率。

    子痫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选择及再发抽搐的预防
    王伽略,杨孜
    2016, 32(12): 1162-4.  DOI: 10.7504/fk2016110106
    摘要 ( )  

    子痫发作严重威胁母儿近远期预后,其每次发作都是对孕产妇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沉重打击,避免发生和预防再发最为重要。对于远离足月的子痫仍可以考虑选择恰当病例,在病情平稳基础上及密切监护与治疗下试行延迟分娩,但应高度个体化处理。产前及产时子痫患者在子痫控制2 h后即可考虑终止妊娠,如果出现危及母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可尽快终止妊娠而不必考虑时限。

    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策略
    田宁,范玲
    2016, 32(12): 1167-4.  DOI: 10.7504/fk2016110107
    摘要 ( )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发生的一种危急重症,多致严重的产前和(或)产后出血,危及母儿生命。其典型症状为突发持续性腹痛,伴或不伴阴道流血,危重者可出现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超声、实验室检查及胎心监护可实时监测病情的进展,根据病情进展和胎儿宫内状况综合评估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争取良好的母儿结局。

    产科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救治
    林建华,傅勤
    2016, 32(12): 1171-3.  DOI: 10.7504/fk2016110108
    摘要 ( )  

    产科急性心力衰竭是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一旦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应在严密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下积极开展各项抢救措施,包括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去除诱发因素、治疗原发心脏病、及时终止妊娠。

    子宫破裂的诊断及处理
    陈汉青,王子莲
    2016, 32(12): 1178-4.  DOI: 10.7504/fk2016110110
    摘要 ( )  

    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各种子宫手术所致的瘢痕子宫、子宫畸形等是常见的危险因素。腹痛、电子胎心监护异常是子宫破裂的主要临床表现。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缩短从诊断到开始手术治疗的时间。

    脐带脱垂的预防及处理
    王志坚,芮塬
    2016, 32(12): 1182-3.  DOI: 10.7504/fk2016110111
    摘要 ( )  

    脐带脱垂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这种产科急症与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密切相关,一旦被漏诊或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严重的围产儿不良结局。认识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并进行积极预防,可有效减少脐带脱垂的发生。一旦发生脐带脱垂,医护的快速反应和团队合作至关重要,减轻脐带压迫措施实施的快慢和终止妊娠时间的早晚是影响新生儿预后的关键。

    产科感染性休克的诊治
    贺芳,陈敦金
    2016, 32(12): 1185-3.  DOI: 10.7504/fk2016110112
    摘要 ( )  

    感染性休克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产科感染性休克可诱发早产、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妊娠期脓毒症起病隐匿,可迅速进展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乃至死亡。产科感染性休克的诊治依赖早期发现、及时识别感染源和有针对性的早期目标靶向治疗,包括1 h内启动容量复苏、经验性静脉使用抗生素、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感染科医师、熟悉妊娠期生理变化的重症监护医师及产科医师等多学科医师协作可以改善预后。

    指南解读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早产管理指南2016年补充公告解读
    刘洋铭,王寒冰,漆洪波
    2016, 32(12): 1189-1192.  DOI: 10.7504/fk2016110113
    摘要 ( )  

     早产定义为妊娠20~36+6周的分娩。一般根据临床表现诊断早产,即规律宫缩伴宫颈扩张、宫颈管消失或两者都具备,或主要表现为规律宫缩和宫颈扩张至少2 cm。不到10%的孕妇会在诊断为早产临产后7 d内分娩。

    《2017NCCN外阴鳞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解读
    谢玲玲1,林荣春1,冯凤芝2,林仲秋1
    2016, 32(12): 1193-1197.  DOI: 10.7504/fk2016110114
    摘要 ( )  

            近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更新了《2017 NCCN外阴鳞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现对该指南进行简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