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32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6-09-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指南解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新辅助化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和思考
    狄文,殷霞
    2016, 32(9): 825-827.  DOI: 10.7504/fk2016080101
    摘要 ( )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 )是指在明确恶性肿瘤诊断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化疗药物 ,给予患者有限的化疗疗程后,改善晚期患者的术前状态,减轻病情,例如减少胸、腹水,缩小癌灶,为手术实施和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创造有利条件。目前NACT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主要是在晚期卵巢癌及宫颈癌中。

    专题笔谈
    新辅助化疗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风险与局限性
    蒋芳,向阳
    2016, 32(9): 828-831.  DOI: 10.7504/fk2016080102
    摘要 ( )  

    新辅助化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妇科恶性肿瘤临床。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状态,消除远处转移病灶,缩小肿瘤直径,改善围手术期结局,提高手术切除率或满意手术的成功率。但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也备受争议,目前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其未带来明确生存获益。文章就新辅助化疗在妇科不同恶性肿瘤治疗中存在的风险和局限性进行讨论。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疗效分析
    刘婵桢,张洁清,李力
    2016, 32(9): 831-834.  DOI: 10.7504/fk2016080103
    摘要 ( )  

    晚期子宫内膜癌初次手术治疗难以切除干净,预后差。化疗是晚期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式,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已引起重视。文章对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案、途径进行分析总结,为晚期子宫内膜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和放疗联合治疗
    张师前1,王稳1,2
    2016, 32(9): 834-837.  DOI: 10.7504/fk2016080104
    摘要 ( )  

    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被认为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而在欧洲、日本、韩国以及拉丁美洲,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其他治疗方式被认为具有同样的治疗效果。目前我国医疗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放疗设备不一,新辅助化疗(NACT)联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方法。不可忽视手术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作用,新辅助化疗仅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措施中的一部分,临床应用需谨慎,不可滥用,不能将NACT作为单一的、主要的治疗手段。

    妊娠合并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现状
    李小平,宗晓楠
    2016, 32(9): 838-841.  DOI: 10.7504/fk2016080105
    摘要 ( )  

    妊娠合并宫颈癌发病率约为1/10000,应根据肿瘤类型、期别、妊娠孕周情况及患者本人强烈保留胎儿意愿,进行以铂为基础单药或联合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延长妊娠时间至胎儿成熟。新辅助化疗不明显增加新生儿畸形发生率,但需长期关注化疗对母儿的影响。

    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前病理证据获取方法
    李潇,林蓓
    2016, 32(9): 841-844.  DOI: 10.7504/fk2016080106
    摘要 ( )  

    新辅助化疗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而化疗前获得足够的病理证据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经腹壁细针穿刺活检、经阴道细针穿刺活检、淋巴结穿刺活检、胸腹水细胞学穿刺检查、腹腔镜探查取活检及开腹探查取活检等为临床使用的几种方法,文章就上述方法的选择及其优弊进行阐述。

    外阴癌新辅助化疗进展
    林仲秋,王丽娟,李睿歆
    2016, 32(9): 845-848.  DOI: 10.7504/fk2016080107
    摘要 ( )  

    局部晚期外阴癌患者的处理较为棘手。近年来针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研究显示,以博来霉素和铂类药物为主的多种化疗方案反应率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化疗2~3个疗程后手术,可缩小手术范围,保留器官功能,提高生存率。但仍需更深入的研究评价其效果及最佳治疗方案。

    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动静脉化疗利弊
    陈春林
    2016, 32(9): 848-852.  DOI: 10.7504/fk2016080108
    摘要 ( )  

    根据我国国情,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实施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化疗方式的选择却存在较大的争议。术前静脉化疗仅仅是在近10年来由于新的有效的抗癌药物的出现而占尽了优势,但是宫颈癌动脉化疗的历史较静脉化疗更为悠久,动脉化疗能在较短时间之内通过提高癌灶内的药物剂量而有效缩小肿瘤体积,为后续治疗奠定手术基础。文章就两种化疗方式的利弊问题,从动脉化疗的历史、机制、与静脉化疗的疗效对比、经济效益比较等方面进行讨论,供临床医生参考。

    腹腔镜探查在晚期卵巢癌初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刘继红1,涂画1,姚书忠2,袁林静2
    2016, 32(9): 852-855.  DOI: 10.7504/fk2016080109
    摘要 ( )  

    晚期卵巢癌的初始治疗是个体化的决策过程。先通过腹腔镜探查查明腹腔内病灶的播散情况和严重程度,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达到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可能性,从而决定是否进行开腹细胞减灭手术。然而,尽管具有理论的可行性和文献的支持,腹腔镜探查术在晚期卵巢癌中的临床应用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新辅助化疗在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
    侯建青,姜海洋
    2016, 32(9): 855-859.  DOI: 10.7504/fk2016080110
    摘要 ( )  

    宫颈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未生育的患者比例逐渐上升。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已成为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手术,但适应证严格,获益人群有限。新辅助化疗可以扩大此类手术的适应证,满足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目的,且对妊娠无不良影响。

    指南解读
    美国妇科肿瘤学会和临床肿瘤学会“2016初诊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袁航,张玉敏,黄文倩,陈婷婷,张师前
    2016, 32(9): 860-863.  DOI: 10.7504/fk2016080111
    摘要 ( )  

            卵巢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有效的筛检手段,至少2/3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诊断时已属Ⅲ或Ⅳ期,5年生存率30%左右。目前,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CS)和术后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方式。已有研究采用新辅助化疗(NACT)联合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CS)对于不适合PCS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进行治疗。在此之前,妇科肿瘤学界对于PCS和NACT的选择存有广泛争议。美国妇科肿瘤学会(SGO)和临床肿瘤学会(ASCO)于2016-08-08联合公布了《2016 ASCO/SGO临床实践指南:初诊晚期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该指南以主要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为依据,指出在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方面,NACT和ICS不逊于PCS和常规术后化疗,并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该指南为妇科肿瘤临床医生在应用NACT和ICS治疗ⅢC或 Ⅳ期上皮性卵巢癌的选择方面提供了指导,现进行简要介绍和解读。

    美国母胎医学会羊水栓塞指南(2016)要点解读
    周玮,漆洪波
    2016, 32(9): 864-867.  DOI: 10.7504/fk2016080112
    摘要 ( )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妊娠期特有的罕见并发症,可以导致母儿死亡等灾难性后果。由于病例散发、少发,目前对其诊断标准还缺乏确切的共识。因此,在全球范围内AFE的发病率、病死率统计存在很大差异。根据现有的报道,AFE发病率约(1.9~6.1)/10万,死亡率19%~86%[1-2]。AFE的低发病率也使得临床医生很难通过实践积累足够丰富的经验来应对。

    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产科输血2015版》要点解读
    邓钦尹,漆洪波
    2016, 32(9): 868-872.  DOI: 10.7504/fk2016080113
    摘要 ( )  

            在产科,在给孕产妇输血时,如果处理不恰当,很有可能导致孕产妇死亡和输血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造成潜在的感染和病毒传播,不仅会增加治疗成本,还可能引起远期并发症。
            鉴于产科输血引起妊娠不良结局的严重性以及临床处理的不规范,本文就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COG)2015年发表的第47号绿顶指南《产科输血》进行解读,以期对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正确判断孕产妇是否有输血需要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血液制品予以指导。该指南是《产科输血》(2007版)指南的更新,对在分娩过程中如何维持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减少失血也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