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2-01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指南解读
    专题笔谈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子宫肌瘤防治的商榷
    凌斌,阳艳军
    2016, 32(2): 113-116.  DOI: 10.7504/fk2016010101
    摘要 ( 311 )  

            子宫肌瘤,千年古病,医学史籍早有记载。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愈来愈多的子宫肌瘤被敏锐识别诊断,疾病可始自青春期,延至绝经后,患者多半生受困于子宫肌瘤,故可谓之“妇科第一瘤”。然而,由于子宫肌瘤少有恶变,生长缓慢,多不危及生命,所以,与其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不深入和广泛,当代医学对于子宫肌瘤的认知贫乏,实属管中窥豹。显然,子宫肌瘤或可喻之为一座山,其内蕴含诸多未知之宝藏。长期以来,临床医学对于子宫肌瘤的处理摇摆于两个极端,要么消极观望,期待疗法,要么斩草除根,切除子宫,似乎均不得已而为之。随着医学模式的进步,突显人类对生命和生命质量的祈求,因此,需要潜心寻找子宫肌瘤的病因、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

    指南解读
    《2016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林仲秋,谢玲玲,林荣春
    2016, 32(2): 117-122.  DOI: 10.7504/fk2016010102
    摘要 ( 353 )  
    近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6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专题笔谈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宫腔镜治疗
    段华
    2016, 32(2): 123-126.  DOI: 10.7504/fk2016010103
    摘要 ( 356 )  

    子宫黏膜下肌瘤因其特殊的生长部位,更易影响女性的月经生理和妊娠分娩,是促使育龄期女性求医问药的主要妇科疾病。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 TCRM)已经取代传统开腹及腹腔镜手术,成为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标准术式。全面认识黏膜下子宫肌瘤,准确掌握TCRM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原则以及手术技巧是保证手术安全、成功的关键。文章结合文献围绕黏膜下肌瘤分类、TCRM手术指征及围手术期准备、手术步骤与技巧、手术效果以及手术注意事项进行论述。

    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处理
    叶明珠,邓新粮,薛敏
    2016, 32(2): 126-131.  DOI: 10.7504/fk2016010104
    摘要 ( 277 )  

    子宫肌瘤是妇女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围绝经期为其好发年龄。因妇女围绝经期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该年龄段子宫肌瘤的治疗同样具有特殊性。文章通过概括分析子宫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围绝经期妇女的生理特点,进一步阐述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处理方法及选择策略。

    多发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与生育
    邹敏,熊郁,汪炼,王智彪
    2016, 32(2): 132-135.  DOI: 10.7504/fk2016010105
    摘要 ( 380 )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导致的不孕占所有不孕症患者的5%~10%。子宫肌瘤对于妊娠不同时期及分娩期、产褥期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占子宫肌瘤患者的50%,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常比单发子宫肌瘤患者更易出现临床症状,且症状更严重,对生育的影响也更大。手术挖出肌瘤是治疗有生育要求的多发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但因肌瘤多,手术对子宫损伤大,且术后恢复时间长。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多发子宫肌瘤,可减少对有生育要求的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子宫的损伤,缩短术后备孕时间。

    子宫肌瘤的处理与妊娠相关性
    张英,华克勤
    2016, 32(2): 135-139.  DOI: 10.7504/fk2016010106
    摘要 ( 233 )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发病率在育龄期妇女中高达20%~50%。子宫肌瘤与不孕、流产密切相关,并且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产生不同影响。目前,在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指征的把握、术后妊娠间隔时间的确定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多争议。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子宫肌瘤不同处理与妊娠相关性的主要文献作一综述。

    数字化三维影像学与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陈春林,段慧
    2016, 32(2): 139-145.  DOI: 10.7504/fk2016010107
    摘要 ( 262 )  

    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是通过栓塞肌瘤的动脉血管网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因疗效确切、微创,深受要求保留子宫的肌瘤患者欢迎。但该术式仍有10%的患者效果不佳以及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前筛选合适的病例、评估手术可行性及判断预后是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传统的影像学手段不能达到上述目的,但应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对患者的影像学原始数据集进行重建,可再现患者子宫及肌瘤的个体化血管解剖,为UAE的操作提供可视化动脉血管网模型,是解决上述关键问题的新兴手段。

    子宫黏膜下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何佳
    2016, 32(2): 145-148.  DOI: 10.7504/fk2016010108
    摘要 ( 343 )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生殖系统肿瘤,其中10%~15%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方式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宫腔镜、腹腔镜、子宫动脉栓塞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等。每种治疗方式有其独特适应证和禁忌证,HIFU治疗因其非侵入性、治疗精确可控等优点,越来越多地用于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探讨
    王英红
    2016, 32(2): 148-150.  DOI: 10.7504/fk2016010109
    摘要 ( 207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因其微创,保留女性器官完整等优点日益成为临床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文章就其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式及技巧做一综述。

    特殊部位子宫肌瘤诊治策略
    郝敏,程科研,赵卫红
    2016, 32(2): 151-154.  DOI: 10.7504/fk2016010110
    摘要 ( 301 )  

    文章以子宫颈肌瘤和阔韧带肌瘤为例,介绍特殊部位子宫肌瘤,阐述其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且较子宫体部肌瘤手术难度大的特点,着重介绍发病、解剖特点及辅助诊断要点;提出应重视术前评估和准备,并介绍了术中治疗策略及手术要点和术中注意事项。

    子宫肌瘤恶变及腹腔镜下播散的预防
    赵卫东,周虎
    2016, 32(2): 155-158.  DOI: 10.7504/fk2016010111
    摘要 ( 391 )  

    子宫肌瘤临床常见,但子宫肌瘤发生肉瘤变则少见。子宫一旦发生肉瘤,其恶性程度高,易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预后不佳。在早期常无有效的检查手段来进行筛查和鉴别。若将肉瘤当作肌瘤进行腹腔镜下直接旋切,必然导致肿瘤碎屑及细胞播散,引起盆腹腔的广泛转移。因此,如何早期进行鉴别诊断,术中如何避免旋切带来的播散成为治疗的关键。文章就子宫肌瘤,子宫肉瘤鉴别诊断、腹腔镜下肌瘤旋切手术播散的预防研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