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述评 •    下一篇

加强妊娠合并心脏病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上海 200127
  • 出版日期:2019-11-02 发布日期:2019-11-15
  • 通讯作者: 林建华
  •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2014BAI05B05)

  • Online:2019-11-02 Published:2019-11-15

摘要:

        孕产妇死亡是指任何妊娠或妊娠相关的原因导致孕产妇从开始妊娠至产后42d内出现死亡(意外死亡的孕产妇不包括在内)。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提示2018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8.3/10万。据统计,全国孕产妇死亡率最高的前4种疾病是产科出血(4.7/10万)、羊水栓塞(2.2/10万)、心脏病(2.0/10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6/10万)。2008—2017年上海危重孕产妇死亡64例,前2位死因分别为妊娠合并心脏病17例(26.15%)、重度子痫前期/子痫9例(13.85%)[1],以上数据显示妊娠合并心脏病已成为孕产妇死亡的非产科因素首位因素。如何优化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仍是需亟待完善的重要问题。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关键词: 妊娠, 心脏病, 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

Key words: pregnancy, heart disease, multi-disciplinary team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