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熊舒萍, 叶晓卿, 陈莉莉, 林丽华, 张 宁, 陈奇洪, 杨运刚,
2024, 39(3):
231-234.
DOI: 10.19538/j.ek202403061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88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轻型组34例,中型组75例,重型及危重型组79例,比较3组患儿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及转归。结果 重型及危重型组的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比例高于轻型组及中型组,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比例高于中型组,早产及发育异常疾病比例高于轻型组,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比例低于轻型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及危重型组热峰高于轻型组及中型组,中型组咳嗽发生率高于轻型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及危重型组的白细胞总数及合并细菌感染率高于轻型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高于轻型组及中型组,白介素(IL)-6高于中型组,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中型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3例患儿死亡外,余均好转后出院。结论 重型及有基础病患儿比例的增大、合并复杂感染和共患病对疾病诊治带来了更大挑战。白细胞总数、CRP、PCT和IL-6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可能提示疾病加重;对于合并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早产及发育异常疾病和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的患儿需警惕重型可能;对于患其他类型基础疾病的患儿应警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其基础疾病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