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瓣比和球囊长度与儿童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疗效的关系
靳有鹏,王玉林,韩波,刘廷亮,张建军,庄建新,汪翼,马沛然,韩秀珍
2006, 21(02):
99-102 .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的球瓣比和球囊长度对儿童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近期及中远期疗效的影响,探讨最适宜的球瓣比和球囊长度。
方法1987~2005年山东省立医院儿科诊治119例肺动脉瓣狭窄患儿,使用不同球瓣比和长度的扩张球囊行PBPV术,扩张前后测量右室与肺动脉间的峰值压力阶差,并行左侧位右室造影,测量瓣环大小并观察有无右室流出道激惹。术前、术后定期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估测最大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并观察肺动脉瓣形态及其反流情况。
结果超大球囊法行PBPV术后,患儿的近期及中远期跨肺动脉瓣压差持续下降,且压差下降率不随球瓣比的增加而增大;术后未发现有肺动脉瓣再狭窄者,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瓣反流,且反流的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并与球瓣比成正相关。对于年龄较小(≤6岁)的儿童,球瓣比大且长度≥40mm的球囊较易引起右室流出道痉挛及三尖瓣反流。中远期三尖瓣反流的发生可能间接继发于肺动脉瓣反流所引起的右室容量负荷过重。
结论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最佳的球瓣比为1.0~1.2,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少;6岁以下儿童宜使用长度<40mm的球囊,可减少右室流出道痉挛及近期三尖瓣反流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