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进展
    巩纯秀
    2006, 21(11): 801-803 . 
    摘要 ( )  
    小儿低血糖危象的诊断与治疗
    辛颖
    2006, 21(11): 803-805 . 
    摘要 ( )  
    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与处理
    梁黎
    2006, 21(11): 805-806 . 
    摘要 ( )  
    下丘脑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孙文鑫,陈凤生
    2006, 21(11): 806-808 . 
    摘要 ( )  
    儿童肾上腺危象的诊断与处理
    李毓雯,罗小平
    2006, 21(11): 808-810 . 
    摘要 ( )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刘戈力
    2006, 21(11): 810-813 . 
    摘要 ( )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状腺功能减低的诊断与治疗
    沈永年
    2006, 21(11): 813-815 . 
    摘要 ( )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
    熊丰
    2006, 21(11): 815-818 . 
    摘要 ( )  
    引起内分泌异常的颅内肿瘤
    姚辉
    2006, 21(11): 818-821 . 
    摘要 ( )  
    短篇报道
    进食狗肝致维生素A中毒1例
    陶哲,姜冬春,张桂香
    2006, 21(11): 821-821 . 
    摘要 ( )  
    论著
    儿童SARS临床特征和远期随访观察
    谢正德,魏新苗,胡英慧,王惠玲,刘春艳,刘亚谊,张辉,王燕,孔晓慧,闫静,买颖,申昆玲
    2006, 21(11): 822-825 . 
    摘要 ( )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儿童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远期随访结果。 方法截止200307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SARS医疗小组收治的以及北京市卫生局科教处提供的北京地区儿童SARS病例共38例,根据卫生部SARS信息系统提供的临床信息总结分析儿童SARS病例的临床特征,在患儿出院后1年半左右,对38例患儿进行随访研究,随访的内容包括:(1)血压测量;(2)血常规检测;(3)肝肾功能检测;(4)肺:所有患儿进行X线胸片和肺功能检测,若二者之一有异常,则进一步进行高分辨CT检测;(5)股骨头X片;(6)心电图和心脏B超;(7)T细胞亚群检测;(8)患儿行为和主观生活质量评估,包括儿少主观生活质量和儿童行为量表;(9)血清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结果38例儿童SARS临床表现中,发热率为100%,咳嗽30例(789%),咳痰25例(658%),气促3例(79%),全身中毒症状中,乏力、肌肉关节酸痛和头痛的发生率分别是364%、79%和184%。从实验室检测看,38例儿童SARS中,外周血白细胞<40×109/L者8例(211%),(44~100)×109/L者25例(658%),>100×109/L者5例(132%)。血小板减少2例(526%)。部分病例肝肾功能和心肌酶轻度异常。共有16例儿童SARS病例家长按期完成随访研究。16病例中,血清抗SARSCoVIgG阳性和阴性各8例。血清抗SARSCoVIgG阴性和阳性病例的临床特征症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患儿的心肝肾功能、股骨头X片、T细胞亚类均正常,无高血压病例。3例患儿肺功能检查均示轻度异常,表现为FEF5075轻度减低,R20轻度升高,其中1例行高分辨CT检查,结果正常。共有8例8岁以上患儿进行了儿童行为调查和儿少主观生活质量评估,未见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存在。 结论SARS在儿童并不是一个严重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预后好,远期没有严重的并发症。但其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米多君治疗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疗效观察
    张清友,杜军保,李万镇,王喻丽
    2006, 21(11): 826-828 . 
    摘要 ( )  
    目的探讨米多君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200307—200412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46例晕厥反复发作、直立倾斜试验(HUT)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分为米多君组、美托洛尔组及基础治疗组。首先应用HUT评价患儿的治疗反应及调整药物,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后,如没有晕厥的发作者则停药,并继续随访。进一步评价患儿晕厥复发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果米多君组、美托洛尔组及基础治疗组3组患儿HUT转阴率分别为750%、650%及200%。米多君组及美托洛尔组患儿的HUT转阴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P均<005),而给药治疗的两组患儿的HUT转阴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随访过程中,米多君组及美托洛尔组晕厥复发率分别为222%及307%,而基础治疗组的晕厥复发率为800%,前两组晕厥复发率显著低于后组(P均<005)。前两组之间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米多君可有效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
    北京市0~6岁儿童智力低下的现患率调查
    梁爱民,武英华,张秀玲,边旸,张致祥,杨卫平,曲成毅,滕红红,施继良
    2006, 21(11): 829-832 . 
    摘要 ( )  
    目的了解北京市0~6岁儿童视力、听力、肢体、智力、精神残疾的现患率及其分布特征,重点考察智力低下儿童(残疾)的现患及分布特点。方法200307—200411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卫生局联合组织采用概率比例、二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况调查,使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及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智力筛查和诊断,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北京市0~6岁儿童智力低下现患率为931‰,城市为760‰,农村1037‰,男童(1124‰)高于女童(725‰)(χ2=1242,P<001),现患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趋势χ2=2358,df=6,P<001),智力低下严重程度构成分别为轻度6554%、中度2097%、重度599%、极重度749%。 结论北京市儿童智力低下的防治应以轻度类型为主,重点在农村地区;北京市需结合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自己的智力低下监测、防治体系。
    短篇报道
    11例病毒性脑干脑炎临床分析
    肖胜伟
    2006, 21(11): 832-832 . 
    摘要 ( )  
    论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父母版的中国城市儿童常模制定及其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苏林雁,耿耀国,王洪,杜亚松,孙凌,赵福涛,范方,全国协作组
    2006, 21(11): 833-836 . 
    摘要 ( )  
    目的建立父母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ADHDDSP)的中国城市儿童常模,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 方法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等单位于200408—200504在全国12个城市采样1616例(男777例,女839例),年龄6~17(1110±280)岁,由父母填写ADHDDSP。 结果常模样本男性在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分量表和总分都高于女性;注意缺陷分量表在各年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多动冲动分量表和总分6~8岁得分最高,随年龄增加而得分递减。信度:间隔4周量表总分的重测信度r=072;Crobacha系数091;项目与总分的一致性r为061~071;父母和教师之间的一致性032。效度:与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的多动指数(r=075),CBCL的注意问题(r=065)、外化性问题(r=065)相关;ADHD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组;以常模第93百分位作为划界分,对ADHD诊断的灵敏度为092,特异度为090。因子分析提取三因素模型: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 结论ADHDDS常模分布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其信度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于我国儿童ADHD辅助诊断。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脑水肿临床分析
    熊丰,曾燕,张文,朱岷,邓蕾丽
    2006, 21(11): 837-839 . 
    摘要 ( )  
    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脑水肿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3—2005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脑水肿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病因进行分析,并与未并发者进行对照比较。 结果在71例酮症酸中毒患儿中,有6例临床表现符合脑水肿的诊断标准,临床确定为并发脑水肿,并发率为84%。6例均为重型酮症酸中毒。与未发生脑水肿同等程度的重型酮症酸中毒患儿相比较,并发脑水肿患儿酸中毒更为严重,在治疗期间血钠上升缓慢及持续低钠血症,尿素氮水平升高。6例患儿中有5例应用碳酸氢盐治疗,用量大于未并发者。 结论糖尿病儿童并发重型酮症酸中毒易发生脑水肿。严重酸中毒、血钠上升缓慢或持续低钠血症、血尿素氮升高及碳酸氢盐的使用有可能增加脑水肿发生的危险性。
    神经肽Y在惊厥性疾病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质量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郭向阳,焦富勇,张新利
    2006, 21(11): 840-842 . 
    摘要 ( )  
    目的观察血浆、脑脊液中神经肽Y(NPY)的质量浓度变化,探讨NPY在惊厥性疾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0209—200308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惊厥性疾病患儿,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和脑脊液中NPY的质量浓度。 结果(1)惊厥组血浆中NPY质量浓度第7天较第1天增高,差异有显著性(t=5366,P<001),惊厥组各组第7天与第1天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509,3480,3379,P<005);脑炎无惊厥组第7天较第1天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t=1056,P=0309);惊厥组与脑炎无惊厥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5728,P<001;t=6990,P<0001),脑炎无惊厥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987,P>005),惊厥组各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F=34674,P<001)。(2)惊厥组脑脊液中NPY质量浓度与脑炎无惊厥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830,5699,P<0001),脑炎无惊厥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112,P=0911),惊厥组各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F=68931,P<001)。(3)血浆和脑脊液中NPY质量浓度与惊厥发作次数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体重无显着相关,P均大于005;第1、7天血浆NPY质量浓度与第1天脑脊液NPY质量浓度有显着正相关性(r=0954,P<0001;r=0950,P<0001)。 结论(1)惊厥性疾病患儿血浆、脑脊液中NPY质量浓度均增高,与惊厥发作次数有关,但在惊厥发生的不同阶段质量浓度不同。(2)血浆与脑脊液中NPY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性,血浆中的质量浓度能间接反映脑脊液质量浓度。提示动态监测NPY质量浓度可能有助于对惊厥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丰富环境暴露对大鼠惊厥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探讨
    周戬平,王帆,杨琳,李瑞林,黄绍平,郭亚乐
    2006, 21(11): 843-845 . 
    摘要 ( )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大鼠惊厥性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200408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对30只21日龄雄性SD大鼠经水浴法诱导反复惊厥10次后随机均分为长程丰富环境暴露组(LG)、短程丰富环境暴露组(SG)和对照组(CG)。LG、SG组分别暴露于丰富环境中10d和5d,CG组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各组大鼠在避暗试验(passive avoidance test,PAT)、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及旷场试验(open field test,OFT)中学习记忆和情感行为的变化。 结果丰富环境暴露可使反复惊厥大鼠在PAT中的记忆潜伏期延长\[LG组为(32342±9838)s,SG组为(27652±9264)s,CG组为(19713±9511)s,P<001\],错误反应次数减少(LG组为175±101,SG组为214±113,CG组为537±126,P<001);在OFT中,丰富环境暴露可增强反复惊厥大鼠的兴奋性(LG组得分为6235±781,SG组为5367±766,CG组为4548±734,P<001),提高大鼠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LG组后肢性站立的次数为3337±474,SG组为2618±423,CG组为1719±431,P<001),改善大鼠的紧张情绪(LG组粪便粒数为385±201,SG组为614±198,CG组为1162±212,P<001);在MWM中,丰富环境暴露可使反复惊厥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搜寻策略改善(LG、SG及CG组直线式搜寻策略所占百分比依次为378%、336%及272%,χ2=4102,P<0005)。 结论丰富环境暴露可以改善反复惊厥大鼠的学习记忆和情感行为,对惊厥性脑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丙戊酸对癫疒间患儿血浆胰岛素和瘦素水平的影响
    李朝霞,孙若鹏,王纪文,雷革非
    2006, 21(11): 846-848 . 
    摘要 ( )  
    目的探讨丙戊酸治疗对癫疒间患儿血浆胰岛素和瘦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测定200304—200402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癫疒间治疗中心就诊且服用丙戊酸的32例癫疒间患儿和33例对照组(儿外患儿)血浆胰岛素、瘦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值、体重指数,并对服用丙戊酸的癫疒间患儿胰岛素抵抗值、瘦素与丙戊酸的剂量、疗程、体重指数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丙戊酸治疗组体重指数、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值、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值、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丙戊酸疗程显著正相关,与剂量无相关性;偏相关分析示对照组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值与瘦素显著负相关,而丙戊酸治疗组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值与瘦素显著正相关。 结论丙戊酸治疗可引起肥胖程度增加、胰岛素抵抗及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与肥胖程度增加有关,与丙戊酸疗程正相关;胰岛素抵抗与瘦素水平显著正相关。
    贫困县城区2~6岁儿童睡眠时间调查
    郝秀芳,闫仁杰,马延祥,包春玲,韩晓敏
    2006, 21(11): 849-851 . 
    摘要 ( )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儿童睡眠状况,探讨提高儿童睡眠质量的措施。 方法延边大学医院儿科于200510,应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儿童睡眠中心临床问卷的中国修订版,对贫困县(吉林省汪清县城区)750名2~6岁儿童的睡眠时间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儿童全天睡眠时间均值为(1088±100)h,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各年龄组睡眠时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抚养人睡眠习惯、母亲学历、儿童性格倔强、患鼻炎和有出生窒息史等是睡眠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贫困县2~6岁儿童全天睡眠时间明显低于上海地区和国外儿童,但与北京地区、延吉市儿童相似;做好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及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高母亲的睡眠质量,尽力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睡眠环境,才能有效地保障他们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成都市高一学生人格特质与父母养育方式相关性调查
    韩肖燕,苟晓琴,吴维宇,李佳琦,李卉,曾霞,梁德珍,吴康敏
    2006, 21(11): 852-855 . 
    摘要 ( )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人格特质的影响。 方法200404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成都市区586名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人格特质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 结果在EMBU中,父亲的教养方式存在性别差异,而母亲的教养方式无性别差异;在EPQ中,P,N,L 3个维度得分有性别差异,E维度得分无性别差异;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养育方式中母亲的惩罚、严厉(m4)对子女精神质(P),掩饰或纯朴性(L)两维度的影响更显著,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2)对子女内外向(E)维度影响更为显著;父亲的惩罚、严厉(f2),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2)对子女神经质或情绪的稳定性(N)维度的影响更显著。 结论父亲对子女的养育方式存在性别差异;男、女生的人格特质有差别;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人格特质有影响。表明培养子女健全人格需父母采取个体化、正性的养育方式。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与血脑屏障损伤的关系
    刘俊英,郭卓平,张会丰,王秀霞,李根山
    2006, 21(11): 856-858 . 
    摘要 ( )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并结合CSF白蛋白指数(AQ),探讨MMP2、MMP9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中的作用。 方法200409—200510河北医大附属二院采用ELISA法检测1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血清和CSF中MMP2、MMP9水平,并与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对照组比较。 结果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病毒性脑炎(病脑)患儿急性期血清和CSF中MMP2、MMP9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化脑组显著高于病脑组(P<0001)。化脑组恢复期患儿血清和CSF中MMP2、MMP9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CSF中MMP2、MMP9水平显著增高,提示MMP2、MMP9可能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过程。
    小儿异位胃黏膜合并急腹症55例临床分析
    李洪秋,高飞,张丹,李心元,赵群
    2006, 21(11): 859-860 . 
    摘要 ( )  
    目的探讨小儿异位胃黏膜症合并急腹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了200012—200512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收治的55例经病理证实存在异位胃黏膜的急腹症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 结果男44例,女11例;年龄3个月至13岁,平均45岁。临床诊断下消化道出血31例,急性肠套叠13例,急性肠梗阻5例,急性腹膜炎6例;手术切除肠管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均有异位胃黏膜。其中Meckel憩室40例,肠重复畸形11例,肠壁正常4例。 结论异位胃黏膜可能是小儿急腹症的病因之一;急腹症患儿ECT检查阴性也应开腹探查,以免遗漏异位胃黏膜。
    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变化与肥胖儿童生长关系的探讨
    梁立阳,杜敏联,李燕虹,苏喆,马华梅,孟哲,古玉芬
    2006, 21(11): 861-862 . 
    摘要 ( )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的生长与其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浓度的关系。 方法200403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对31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及48例同龄正常儿童的生长参数及空腹Ins、IGF1、IGFBP3浓度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肥胖组血清Ins、IGFBP3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两组间IGF1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血清Ins浓度与BMI、IGFBP3呈正相关,肥胖儿童身高SDS与1NS、IGF1正相关。 结论肥胖儿童存在有非生长激素(GH)依赖性生长的代偿机制。其中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它既可以通过增加IGFBP3的合成来间接提高IGF1的生物活性,又可以直接发挥促生长作用。
    儿童急性白血病肺耐药相关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孙媛,张剑白,刘丽晓
    2006, 21(11): 863-864 . 
    摘要 ( )  
    目的探讨肺耐药相关蛋白(LRP)的表达与儿童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定52例不同类型儿童急性白血病及6名正常对照儿童的基因表达。 结果(1)23例初治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9例LRP基因表达阳性。6例正常对照LRP基因表达阴性。LRP基因表达阳性者完全缓解率低于表达阴性者。(2)52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32例ALL,LRP阳性8例;20例ANLL,LRP阳性17例。(3)52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初治组23例,LRP阳性9例;初次复发组16例,阳性7例;多次复发组13例,阳性9例。 结论LRP基因存在原发耐药,LRP是影响儿童白血病化疗结果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ANLL相对于ALL缓解率低、预后差可能与LRP的表达有关。LRP的表达随着白血病患儿多次复发呈上升过程。
    肥胖儿童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陈瑶,李倩,汪翼,李燕,王玉林
    2006, 21(11): 865-866 . 
    摘要 ( )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管内皮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关系。 方法20040711由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对济南市区部分小学生查体,从中筛选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正常对照儿童各30例。专人测定血压及肥胖相关体格测量指标,测定血脂及血浆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 结果肥胖儿童皮褶厚度、WHR、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AI、vWF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则显著下降。vWF与SBP、WHR、TC、AI呈正相关,与ApoA1呈负相关。 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血管内皮凝血功能障碍,其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增加了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及高血压的危险性。
    论著摘要
    N-甲基-D-天冬氨酸致疒间乳鼠行为学与脑内脑红蛋白表达的研究
    章军焰,邹丽萍,赵兰峰,张成岗
    2006, 21(11): 867-868 . 
    摘要 ( )  
    病案报告
    幼儿皮肌炎合并肌溶解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报告
    初梅,曹力,陈大坤
    2006, 21(11): 869-870 . 
    摘要 ( )  
    综述
    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
    姚勇综述,杨霁云审校
    2006, 21(11): 871-874 . 
    摘要 ( )  
    讲座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新生儿脑功能的评价
    刘芳
    2006, 21(11): 875-877 . 
    摘要 ( )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专栏
    第11讲新生儿脑疾病
    范国光,王华
    2006, 21(11): 878-879 . 
    摘要 ( )  
    临床经验
    抗癫疒间药高敏综合征11例报告
    钟佑泉,吴惧,周文智
    2006, 21(11): 880-880 .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