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测量比较成人不同安氏错牙合分类之间上下中切牙Collum角的差异性规律,为预防前牙骨开裂及骨开窗提供指导。方法 根据临床咬合检查分类,筛选2014—2016年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患者116例,其中安氏错牙合Ⅰ类30例、Ⅱ类1分类(Ⅱ1类)29例、Ⅱ类2分类(Ⅱ2类)27例、Ⅲ类30例。使用Invivo 5软件对CBCT图像进行三维定位,获得右侧上下中切牙正中矢状截面图,Auto CAD 2007软件测量牙冠长轴根方延长线与牙根长轴的夹角(Collum角,冠根角的补角),再进行各组之间大小差异性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cheffe法多重比较。结果 不同安氏错牙合类型患者之间中切牙Collum角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2类组上中切牙Collum角为(7.02 ± 1.83)°,显著大于其他错牙合类型;安氏Ⅱ1类下中切牙Collum角为(-2.25 ± 4.76)°,牙冠相对于牙根可偏唇侧,与其他错牙合类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安氏Ⅲ类组下中切牙Collum角(8.15 ± 2.50)°,显著大于其他错牙合类型。结论 不同安氏错牙合类型上下中切牙Collum角差异显著,安氏Ⅱ2类上中切牙、安氏Ⅲ类下中切牙牙冠相对牙根偏舌侧,安氏Ⅱ1类下中切牙牙冠相对牙根偏唇侧,前牙内收或唇倾时应考虑该情况,以防牙根穿出骨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