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和低位结扎对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影响研究
骆 洋, 何承祥, 敬 然, 杨智岗, 俞旻皓, 盛春晓, 秦绍岚, 方洪生, 贡婷月, 谢 荟, 钟 鸣
2022, 42(03):
320-325.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2.03.10
目的 分析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和低位结扎对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28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分为低位结扎组(n=126)和高位结扎组(n=156),比较两组术后LARS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LARS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126例低位结扎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影像学随访发现,117例(92.86%)病人术后左结肠动脉通畅,仅9例(7.14%)病人术后左结肠动脉闭塞。282例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LARS总发生率为:57.44%(162/282),42.91%(121/282),34.04%(96/282);术后3个月后无新发LARS病例。低位结扎组的术后3个月、6个月 LAR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高位结扎组(46.83% vs. 66.03%,P=0.00;35.71% vs. 48.72%,P=0.03)。而术后12个月低位结扎组和高位结扎组LAR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40% vs. 34.62%,P=0.09)。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3.5 cm(P=0.01)、非专业化水平(P=0.01)、高位结扎(P=0.03)、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2 cm(P=0.01)是LARS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高位结扎(P=0.02)、非专业化水平(P=0.01)、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2 cm(P=0.01)是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以降低术后LARS的发生率,尤其是轻度LARS病人,其近期疗效较满意,有临床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