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王敬晗1a,2,李 炜1a,3,马文聪1a,2,宋 浩1b,敖建阳1a,李 斌1a,冯飞灵1a,等
2021, 41(05):
559-564.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1.05.12
目的 评估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B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92例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接受PD-1 抑制剂治疗的晚期BTC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效果、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药物不良反应等资料,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 92例病人中,胆囊癌(GBC)31例、肝内胆管癌(ICC)34例、肝外胆管癌(ECC)27例。PD-1抑制剂治疗后6个月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DCR)17.4%和40.2%,其中GBC(25.8%)和ICC(23.5%)病人的ORR高于ECC(0)病人。92例病人的中位PFS为4.0个月,中位OS为10.0个月。联合靶向治疗组中位PFS及OS大于单药组(分别为5.0 个月vs. 2.5个月,P=0.007;11.0 vs. 7.5个月,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化疗组中位PFS 及OS大于单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2 个月vs. 2.5个月,P=0.227;10.0个月 vs. 7.5个月,P=0.114);联合靶向治疗组中位PFS 及OS与联合化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0个月vs. 3.2个月,P=0.101;11.0 vs. 10.0个月,P=0.254)。6例病人出现3级及以上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晚期BTC病人,PD-1抑制剂联合靶向治疗的效果优于单药治疗;与ECC相比,GBC和ICC病人更可能从PD-1抑制剂治疗中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