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本刊特稿
    对中国青年外科医师的寄语——来自韩国胃癌中心教授和在韩研修德国青年外科医师
    Felix Berlth, Han-Kwang Yang
    2019, 39(01): 1-2.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01
    摘要 ( )  

    胃癌在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的发病率很高,但是中国的发病特点和治疗模式有其特殊性。中国大部分医疗中心的治疗理念已经和国际规范化接轨,如何进一步提高胃癌治疗效果和客观科学的评估各种治疗方式,是对中国青年外科医师提出的时代要求。日本和韩国都非常重视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扩大了其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并改变了外科临床实践。韩国青年外科医师在最新的临床研究中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并展示其优秀品质。中国的青年外科医师也应该提高自身能力,开拓胸怀。以临床研究为导向,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普通外科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
    普通外科缝合技术的基本原则与缝合材料规范化使用
    赵玉沛,张太平
    2019, 39(01): 3-5.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02
    摘要 ( )  

    缝合技术及缝合材料的正确选择是普通外科面临的常见问题。2008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学学组牵头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有关普通外科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的专家共识,对提高临床医师规范化操作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10年,普通外科在缝合材料方面出现了抗菌缝线、药物洗脱线、倒刺线、防渗漏缝针、防刺伤针、新型直线切割闭合器、生物3D吻合器等,推动了外科手术的发展。同时,伴随手术技巧的进步及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出现了三角吻合、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等缝合技术。本文综述了新型缝合材料的进展,介绍了普通外科缝合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对制定2018年版普通外科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相关专家共识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腹壁切口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选择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2019, 39(01): 6-10.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03
    摘要 ( )  
    肝脏手术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选择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2019, 39(01): 11-14.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04
    摘要 ( )  
    胆道手术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选择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2019, 39(01): 15-20.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05
    摘要 ( )  
    胰腺手术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选择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2019, 39(01): 21-26.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06
    摘要 ( )  
    胃肠外科手术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选择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2019, 39(01): 27-33.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07
    摘要 ( )  
    甲状腺手术切口入路、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选择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2019, 39(01): 34-38.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08
    摘要 ( )  
    疝外科缝合技术与缝合材料选择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2019, 39(01): 39-45.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09
    摘要 ( )  
    指南与共识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2019, 39(01): 46-52.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10
    摘要 ( )  
    指南(共识)解读
    第5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临床问题解读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
    2019, 39(01): 53-69.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11
    摘要 ( )  
    专家论坛
    逐步完善我国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和进程的思考与展望
    赵恩昊1,卞正乾2,曹 晖1
    2019, 39(01): 70-74.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12
    摘要 ( )  

    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医学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具备独立、正确、规范地处理临床常见问题能力的外科医师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同质化临床医师、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和质量的治本之策。自2013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和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尤其在微创外科蓬勃发展的今天,积极推动青年外科医师学习腹腔镜技术的同时,更不能忽略传统外科基本技能的培训和严格训练的教学精髓,而将互联网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和突破充分应用于住院医师的临床教学和规范化培训管理系统的构建,也将成为未来医学教育的创新模式。

    从日本《胃癌处理规约》修订看胃癌治疗发展趋势
    李国立
    2019, 39(01): 75-78.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13
    摘要 ( )  

    日本《胃癌处理规约》把与胃癌转移相关的淋巴结分组标记,使外科与病理科医生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操作,获得每一病例转移淋巴结的分布情况。通过大量病例总结出淋巴结转移规律与途径,为胃癌根治术奠定理论基础。《胃癌处理规约》由简到繁,再到细致化与扩大化:分出亚组研究以使淋巴结清扫更趋合理;扩大标记范围研究以探索扩大手术对提高疗效的作用。数十年来的研究把淋巴结转移规律探索到了极致,也使手术治疗胃癌的效果几近极限。因此,日本学者把成熟的治疗模式建立为《胃癌治疗指南》后不久,2010年修订的《胃癌处理规约》就将胃癌由按转移淋巴结所在位置分期改为按转移个数分期,表明对胃癌手术方式的探索已经告一段落,今后胃癌治疗效果的提高有赖于综合治疗。胃癌根治术的形成是多学科协作研究的结果,手术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术后淋巴结分组送检对于判定手术效果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再谈肝功能不全病人营养治疗
    蔡常洁
    2019, 39(01): 79-84.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14
    摘要 ( )  

    肝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状况与其疾病的严重程度紧密相关。据不完全统计,临床上该类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约为65%~100%。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膳食结构的影响,罹患肝功能不全的人群特点和营养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肥胖、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等,都是目前在肝病营养治疗方面争议较大和研究较多的领域,此外,国际上针对终末期肝病并发症,如肝性脑病、难治性腹水和肝肾综合征的营养观念在近几年也发生了转变。对于肝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治疗实施途径上,提倡“选择合理更重要”!本文对其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建议。

    论著
    中国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病例登记协作研究数据库2018年度报告:一项全国性登记研究
    姚宏伟1,陈建志2,张宏宇3,于 刚4,陈远光5,任明扬6,肖 毅7,武爱文8,徐 庆9,李蜀华10,申占龙11,王 权12,张忠涛1
    2019, 39(01): 85-91.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15
    摘要 ( )  

    目的    介绍并评估基于全国性登记系统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手术病例的术后短期临床病理学疗效。方法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通过回顾性及前瞻性收集并分析2017-11-15至2018-06-30来自全国性、多中心登记录入中国TaTME病例登记协作研究数据库(CTRC)的601例TaTME手术病例,评估TaTME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结果    (1)601例中男性病人占68.7%,年龄为(59.5±11.4)岁,BMI为23.9±3.6;其中有558例为直肠癌病人,直肠肿瘤下缘距肛缘的平均距离为(48.1±14.8)mm,直肠癌病人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比例为31.7%。(2)24.6%的直肠癌手术病例是在专家指导下完成,出血量为(115.2±366.5)mL,手术时间为(247.1±87.5)min,使用吻合器吻合占74.8%,施行预防造口的比例为49.6%,不稳定的盆腔CO2灌注压力、盆腔术野烟雾为最常见的术中困难;术者对直肠癌病人TaTME手术标本系膜完整性评估为完整、近乎完整、不完整的比例分别为79.6%、16.8%、0.2%。(3)直肠癌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2%,吻合口漏发生率为7.0%。(4)共有8例标本发生穿孔,淋巴结检出数目为(15.4±7.9)枚。结论    术后短期的临床病理学结果显示,TaTME手术安全有效,能够保证下端直肠系膜切除的完整性、环周切缘以及远端切缘的安全性。然而,CTRC数据质量仍须改善,TaTME手术的结构化培训不可或缺,尚须进一步的全国性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评价TaTME手术与TME手术的疗效差别。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胰头癌胰腺全系膜切除术中应用研究
    梁海滨1,吴文广1,李茂岚1,王许安1,吴向嵩1,龚 伟1,王雪峰1,方驰华2,刘颖斌1
    2019, 39(01): 92-95.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16
    摘要 ( )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胰头癌胰腺全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行胰腺全系膜切除的105例胰头癌病人资料,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胰头肿瘤的部位、大小、与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完成术前可切除性的评估,共施行胰腺全系膜切除术105例。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39 min,平均术中出血409 mL。29例(27.6%)发生术后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74例标本三维空间切缘病理学检查达到R0切除,R0切除率为70.5%。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胰头癌全系膜切除术前规划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指导胰头癌的精准手术,提高了术前评估的准确率与手术的R0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会议纪要
    “普通外科著名专家学术沙龙(29)”纪要
    李乐平,靖昌庆
    2019, 39(01): 96-99.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1.17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