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指南与共识
    完全腹腔镜胃癌手术消化道重建专家共识及手术操作指南(2018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
    2018, 38(08): 833-839.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01
    摘要 ( )  
    中国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18版)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
    2018, 38(08): 840-850.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02
    摘要 (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专家共识及手术操作指南(2018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
    2018, 38(08): 851-854.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03
    摘要 ( )  
    早期乳腺癌染料法前哨淋巴结活检专家共识及技术操作指南(2018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
    2018, 38(08): 855-858.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04
    摘要 ( )  
    述评
    老年腹股沟疝治疗焦点问题思考
    马颂章
    2018, 38(08): 859-861.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05
    摘要 ( )  

    对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老年腹股沟疝是选择择期手术还是观察等待,文献报道争议较多。建议对于明确诊断的老年腹股沟疝病人,首诊时即使无症状或轻微症状,首选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治疗。对接受手术的病人必须做到充分评估病人心肺功能;尽可能控制潜在感染;谨慎地选择麻醉和手术方法。对不接受手术的老年病人和家属给予理解,尊重其意愿,并作必要交代。

    重视老年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
    唐健雄,李绍杰
    2018, 38(08): 862-865.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06
    摘要 ( )  

    腹股沟疝在老年人中高发,原因由遗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而成。老年腹股沟疝病程迁延、嵌顿疝发病率高,危及生命,又往往合并各种内科疾病,使得病情诊治变得复杂多变。随着外科手术、麻醉方式以及修补材料的发展,现代疝外科医生主张老年腹股沟疝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治愈疾病。根据每例病人的病情特点,制定疝个体化解决方案,疑难复杂的病例应由专业疝外科医师处理为宜。

    专家论坛
    如何面对老年腹股沟疝
    陈 双
    2018, 38(08): 866-868.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07
    摘要 ( )  

    不同年龄段的老年腹股沟疝发病率和治疗结果并不相同。对于>65岁病人不可只处理局部疝疾病的问题,而忽略病人同时伴有其他系统的“慢性病”。“观察等待(watchful waiting)”临床策略不适合我国国情。对年龄>65岁的老年腹股沟疝病人,特别是老年女性腹股沟疝病人,只有更及时的手术治疗才是安全之策。同时,老年病人需要重视阴囊疝的处理。此外,医生不能以其手术能力可及对象的年龄高低来体现其学术水平,而应以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为衡量标准。

    专题笔谈
    老年腹股沟疝手术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郎非非,蔡雨汐,顾卫东
    2018, 38(08): 869-873.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08
    摘要 ( )  

    老年腹股沟疝病人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全身性疾病,心肺储备功能降低,重视其病理生理学特点,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十分重要。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麻醉方式较多,包括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区域神经阻滞,局部麻醉等多种方式;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尿潴留、谵妄和慢性疼痛等。根据病人自身特点及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并采用针对性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可以加速病人术后康复。

    老年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注意事项
    孙 立,陈 杰,申英末
    2018, 38(08): 873-876.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09
    摘要 ( )  

    在我国腹股沟疝病人中,老年病人所占比例较大,如何让老年腹股沟疝病人获得安全、便利的日间手术治疗已成为日间手术医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首先,病例筛查很重要,对于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的老年病人,术前须详细地评估和筛选,制定安全标准,对于不符合日间手术安全标准的病人不应安排日间手术;其次,尽量选择对病人身体状况影响小的麻醉和手术方式,便于术后快速恢复;最后,术后管理方面亦十分重要,注意观察术后病情变化,病人出院后要有完善的术后随访,有通畅的沟通及反馈渠道,以便发生紧急状况可以及时获知并处理。

    老年腹股沟疝腹腔镜治疗策略
    李健文,乐 飞
    2018, 38(08): 876-880.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10
    摘要 ( )  

    老年腹股沟疝病人建议择期手术治疗。老年病人腹横筋膜松弛薄弱,腹膜前修补术是合理的选择。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是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腹膜前修补,对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2级的老年病人安全可行。老年病人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与总群体相似,术后在轻微并发症方面略有差异,如尿潴留比例升高、血清肿比例可能升高等;在慢性疼痛、舒适度评分、满意度等方面可能略有优势。高龄老年病人(>80岁)在选择TEP时需考虑腹膜外CO2气腹对病理生理的影响。

    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策略
    赵学飞,王明刚
    2018, 38(08): 880-884.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11
    摘要 ( )  

    在我国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病人逐渐增加,腹股沟疝在老年病人中发病率较高,其中不乏出现嵌顿的情况。老年病人基础疾病多,机体代偿能力差,一旦出现嵌顿治疗难度大,术前准备时间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传统观点认为针对此类病人的首要任务是解除嵌顿,其次是行疝修补术。老年病人如何选择急诊手术方式直接影响预后。开放手术因可采用局部麻醉,适用范围广,能够减少对老年病人全身的干扰。腹腔镜手术具有探查腹腔的优势,特别适合于腹股沟嵌顿疝的情况,但全身麻醉限制了其应用。此外,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病人围手术期的管理也应引起重视,综合评估才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老年(高龄)女性腹股沟疝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
    陈思梦
    2018, 38(08): 884-889.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12
    摘要 ( )  

    老年腹股沟疝(包括股疝)中的女性比例高于成人各年龄段腹股沟疝总体中的女性比例。老年女性腹股沟疝的急诊手术比例、疝手术的病死率均高于男性。老年女性腹股沟疝仅以腹股沟区疼痛或盆腔疼痛为表现的并不少见,对于隐匿疝的诊断须结合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甚至可以腹腔镜探查。因此,对于老年女性腹股沟疝,建议尽早选择择期手术,降低高龄急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可能死亡的风险。老年女性腹股沟疝手术推荐腹膜前疝修补术,包括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等,在病情特殊或手术技术有限的情况下,网塞或网塞平片疝修补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老年腹股沟疝复发原因、预防及处理
    刘刚磊,任 峰,周建平
    2018, 38(08): 889-893.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13
    摘要 ( )  

    老年腹股沟疝病人往往伴随高腹压的多发合并症、组织退变、结缔组织胶原代谢异常、肥胖、慢性肾病等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属于复发的高概率人群。从复发角度讲:老年病人手术应该更加积极,完善围手术期准备,减少等待观察时间;初次手术如果情况允许尽量选择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若情况差可以选择局部麻醉下行开放手术,若不适宜人工材料,建议选用Shouldice术;复发修补手术尽量避免重复瘢痕入路;专业的手术团队尤为重要。

    指南(共识)解读
    指南或共识中老年腹股沟疝诊治相关建议与空白
    李航宇
    2018, 38(08): 894-897.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14
    摘要 ( )  

    根据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管理相关国内外权威指南(或共识)文献的建议,结合腹股沟疝临床工作中的经验,老年腹股沟疝病人围手术期需要关注11项问题,包括:术前的基础状态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常规检查的方案、抗生素的预防应用,术中的手术方式选择、麻醉方式选择、日间手术管理和术后的尿潴留、血栓形成、谵妄的预防与管理。查阅成人腹股沟疝诊治指南及相关文献,老年腹股沟疝值得关注4方面热点问题包括:老年腹股沟疝的手术时机、麻醉及手术方式选择、并发症预防与管理以及如何依据年龄分层。指南对一些问题给出了详细建议,一些问题仅给予了概括性的描述,而有些问题则为空白,未给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建议对于老年腹股沟疝病人按照年龄分层管理,进行术前基础状态评估,并应尽早手术治疗,推荐局麻下肌前的平片修补。

    对ASCRS 2016版《便秘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的理解与思考
    郑恢超,田 跃,王 李,叶景旺,童卫东
    2018, 38(08): 898-901.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15
    摘要 ( )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ASCRS)于2016年发布了《便秘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在2007年发布的《便秘治疗临床实践参考》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与更新。在便秘的评估方面:强调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对肛门直肠生理学检查、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等传统检查项目均给予1类推荐。在便秘保守治疗方面:虽然指南对短期使用刺激性泻药、生物反馈治疗均给予1类证据推荐。但笔者认为对于刺激性泻剂的应用仍应保持审慎态度。在便秘的手术治疗方面:对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给予1 类推荐,对次全结肠切除盲肠直肠等各种吻合方式也给予客观的评价;对直肠前突的手术治疗给予1B 类推荐。对现有的治疗方法均无效的顽固性便秘病人,永久性肠造口术作为最后的一个选择也给予1类推荐,这一点值得关注。综合来看,该指南侧重于内容的广泛性与包容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不是重在规范具体的治疗方法。

    我的观点
    老年(高龄)腹股沟疝手术方式选择
    2018, 38(08): 902-903.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16
    摘要 ( )  
    单侧简单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与开放修补的利弊
    2018, 38(08): 904-905.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17
    摘要 ( )  
    论蓍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2771例分析
    郝晓晖,何子锐,李健文,乐 飞,孙 晶,薛 佩,冯 波,郑民华
    2018, 38(08): 906-910.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18
    摘要 ( )  

    目的    分析老年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特点,探讨腹腔镜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的5050例病人(6047侧)的临床资料。其中<65岁组2279例(2622侧),65~80岁组2332例(2883侧),>80岁组439例(542侧)。结果    老年病人(65~80岁组和>80岁组,下同)的男/女比、手术史、双侧疝、直疝、复合疝、Ⅲ型疝、Ⅳ型疝(复发疝)比例高于中青年病人(<65岁组,下同)(P=0.000)。>80岁组的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比例最高,65~80岁组的TEP比例最高。重量型补片(HWM)的使用和机械性固定的比例在>80岁组最高,<65岁组最低,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访时间18~60个月(中位时间36个月)。三组在单侧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2周和4周恢复非限制性活动病例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病人双侧手术时间长于中青年病人(P=0.001),三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比较,>80岁组最长,<65岁组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共有13例复发(0.021%)病例,老年病人的复发率高于中青年病人(P=0.006)。并发症依次为血清肿、尿潴留、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和肠麻痹,其中,病人的尿潴留发生率>80岁组最高,<65岁组最低,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对于术前评估合格的老年腹股沟疝病人,LIHR是安全、有效、合理的术式。

    老年腹股沟疝开放修补术后并发症及防治(附4678例报告)
    黄 磊,李绍杰,胡星辰,陈 革,蔡 昭,孟云潇,唐健雄
    2018, 38(08): 911-914.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19
    摘要 ( )  

    目的    总结分析老年腹股沟疝行开放修补手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开展老年腹股沟疝开放修补手术4678例临床资料。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6.8±2.4)个月,术后1、3个月,1、3、5年随访率分别为100%(4678/4678)、98.2%(4594/4678)、88.6%(4145/4678)、78.4%(3668/4678)、53.4%(2498/4678)。5年随访期内共复发18例,其中择期手术后6例(择期手术后复发率0.13%),急诊手术后12例(急诊手术后复发率5.7%)。术后发生心血管疾病1169例,脑血管意外51例,肺炎351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79例,慢性感染4例(均术前伴有糖尿病,同时伴有长期服用激素1例),慢性疼痛110例,血清肿68例,血肿19例,睾丸并发症108例,尿潴留179例。其中脑血管意外(6.1% vs. 0.9%)、腿部深静脉血栓形成(15.1% vs. 0.9%)、慢性疼痛(12.7% vs. 1.9%)、血清肿(12.7% vs. 0.9%)、睾丸下垂(8.5% vs. 1.5%)等的急诊手术后发生率和择期手术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死亡。 结论    充分了解老年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重视并发症的防治,有助于老年病人术后快速康复。

    老年腹股沟嵌顿疝87例急诊手术疗效分析
    孙 立,刘雨辰,王明刚
    2018, 38(08): 915-918.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20
    摘要 ( )  

    目的    探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急诊手术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手术的87例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病人资料,分为腹腔镜组(12例)和开放组(75例),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选择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腹腔镜组12例均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开放组75例病人中,71例行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4例行传统疝修补术。随访时间11(10~14)个月。79例(90.8%)病人完成随访,1例病人死亡。开放组出现肠瘘1例,两组病人均未出现复发、慢性疼痛等并发症。腹腔镜组和开放组的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和5.3%(P=0.000),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和14.7%(P=0.000),术后1个月血清肿发生率分别为33.3%(4/12) 和40.3%(27/67)(P=0.012)、术后 3个月血清肿发生率分别为16.7%(2/12)和 31.3%(21/67)(P=0.024),住院时间分别为5(4~6)d和7(6~10)d(P=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病人诊断明确后均应行急诊手术,手术策略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的理念,尽管腹腔镜手术具有探查腹腔的优势,但应综合评估后慎重选择。

    腹膜前修补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腰疝21例分析
    杜华栋,申英末,陈 杰,刘素君
    2018, 38(08): 919-921.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21
    摘要 ( )  

    目的    探讨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腰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行腹膜前疝修补手术治疗21例老年原发性腰疝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21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疝环直径为1.5~3.0 cm,平均(2.4±0.4)cm;手术时间为25~75 min,平均(43.4±13.2)min;术后住院时间1~5 d,平均(3.0±1.0)d;术后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6分,平均(2.6±0.9)分;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21例病人均获随访,术后随访时间2~37个月,平均(18.6±11.3)个月,均无术后慢性疼痛及异物感,无复发病人。结论  短期疗效显示,老年原发性腰疝采用腹膜前修补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39例分析
    王曦滔,黄耿文,申鼎成,林嘉晏,宁彩虹,曹昕彤,纪连栋,陆晔斌,魏 伟
    2018, 38(08): 922-924.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22
    摘要 ( )  

    目的    探讨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4月至2017 年 4 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胰胆外科收治的39例(年龄≥60岁)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复发性腹股沟疝病例及其定期随访结果。 结果    39例病人顺利完成TAPP手术治疗,中位手术时间 50(40~130)min。术后第1天中位疼痛评分为 2(0~6)分。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 2.6% (1/39),血清肿发生率为 5.1% (2/39),术后疼痛发生率为 5.1%(2/39)。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 2(1~6)d。32 例(82.1%)病人获得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 25(12~88)个月。术后 1个月腹股沟区疼痛调查表(IPQ)中位评分为 2 (0~4)分。随访期间,无术后再复发、切口及补片感染和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病例。 结论    对可耐受全身麻醉、前入路手术后复发的老年腹股沟疝,TAPP治疗安全有效。对腹膜前间隙有粘连的老年复发疝病人可审慎选择TAPP治疗,粘连广泛的病人应选择开放或杂交手术治疗。

    腹腔镜经腹腔部分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老年阴囊疝11例报告
    任 峰,周静瑜,刘刚磊,王沙龙,周建平
    2018, 38(08): 925-927.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23
    摘要 ( )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腔部分腹膜外疝修补术(TAPE)治疗老年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外科应用TAPE治疗11例老年阴囊疝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 结果    11例病人手术时间为30~40 min,术后4~6 h进食及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为2 d。术后无须使用镇痛药物。术后2周内无感染、血清肿及阴囊肿胀发生。术后随访4~26个月无复发、慢性疼痛及局部麻木。 结论    使用TAPE方法治疗老年阴囊疝,方法简捷,具有应用潜力。

    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补片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19例疗效观察
    戴伟钢,袁玉杰,谭进富,左继东,冯伟东,袁凯涛,赵琼云,谭 敏
    2018, 38(08): 928-932.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24
    摘要 ( )  

    目的    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IS)脱细胞基质补片(以下简称SIS补片)在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3-01—2017-03-3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SIS补片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19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19例病人中,男性5例(26.3%),女性14例(73.7%),男女比1∶2.8;中位年龄67(38~81)岁; BMI(27.7±2.2)。手术中位时间170(65~390)min;术中测量疝环长径中位长度为8(3~20)cm,中位宽度为7(3~15)cm。本组清洁手术14例(73.7%),潜在污染手术4例(21.0%),污染手术1例(5.3%)。术后24 h、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病人疼痛数字评分(NRS)分别为5.1±0.8、4.2±0.7、3.6±0.8。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2±0.8)d。本组病人在围术期无死亡病例,中位住院时间18(4~50)d。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2.6%(10/19),包括发热(26.3%,5/19),切口并发症(47.4%,9/19),腹腔感染(21.1%,4/19),肠梗阻(21.1%,4/19),肺部感染(10.5%,2/19),急性心肌梗死(5.3%,1/19)。术后7例病人复查CT,其中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补片下积液,2例合并感染。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0级9例(47.4%)、1级2例(10.5%)、2级6例(31.6%)、3级1例(5.3%)、4级1例(5.3%)。术后随访率为94.7%(18/19),中位随访时间26.6(8.0~60.0)个月。术后2例(11.1%,2/18)病人因其他疾病死亡;腹壁慢性疼痛或不适者占26.3%(5/18);26.3%(5/18)病人出现切口疝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2(1~24)个月。结论    SIS补片能安全有效运用于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且能够安全应用于潜在污染或污染手术区域中,但具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和疝复发率,其长期疗效仍须进一步观察。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Ⅲ期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影响研究
    曲建军,翟升永,邓国鹏,王新波,郑春辉,石毅然
    2018, 38(08): 933-937.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25
    摘要 ( )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替吉奥(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Ⅲ期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接受治疗的161例进展期Ⅲ期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为新辅助化疗组(75例)和传统治疗组(86例),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的变化情况,新辅助化疗组行进一步分层分析,比较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在化疗前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变化。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及传统治疗组在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理学类型、术前分期及手术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切口拆线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分层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后,有反应组体重从(60.5±9.1)kg升高至(61.3±8.6)kg(t=-2.473,P=0.018),体重指数(BMI)从21.8±2.4升高至22.2±2.0(t=-3.313,P=0.002);无反应组体重和BMI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骨骼肌、无机盐、细胞外液、体脂肪、蛋白质、上臂周长和细胞内液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化疗前后营养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OX方案新辅助化疗期间病人营养状况无明显变化,未加重营养不良的状况,且不增加手术危险性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讲座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相关罕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
    岳 平a,孟文勃a,李 汛b
    2018, 38(08): 938-941.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26
    摘要 ( )  
    文献综述
    老年腹股沟疝病人围手术期出凝血管理进展
    杨慧琪
    2018, 38(08): 942-944.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27
    摘要 ( )  
    术式讨论
    腹腔镜腹膜后三神经切除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
    宋 衡,宋致成,杨董超,聂 鑫,杨建军,顾 岩
    2018, 38(08): 945-948.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28
    摘要 ( )  
    术式介绍
    Bassini 手术
    邹湘才1a,洪楚原1a,孙 磊1b,丘志锋2
    2018, 38(08): 949-951.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29
    摘要 ( )  
    Lichtenstein手术
    江志鹏,周太成,李英儒,陈 双
    2018, 38(08): 952-953.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30
    摘要 (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李健文
    2018, 38(08): 954-956.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31
    摘要 ( )  
    病案报告
    先天性肝镰状韧带缺损致内疝1例报告
    李 建,胥 润,胡登敏
    2018, 38(08): 958-959.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32
    摘要 ( )  
    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膈疝1例报告
    任占良,任小朋,张 泳,张卫峰,韩英杰
    2018, 38(08): 960-961.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33
    摘要 ( )  
    会议纪要
    “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年度工作会议”纪要
    王明刚,李航宇,李健文
    2018, 38(08): 962-964.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8.08.34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