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肝胆管结石病治疗中的难点、误区与对策
    梁力建
    2016, 36(03): 257-260.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01
    摘要 ( )  

    尽管肝胆管结石病发病率有下降,但在我国仍然不是一个消失中的疾病。肝胆管结石病多合并肝胆管狭窄、反复发作的胆管炎,晚期发展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且是发生胆管癌的重要因素,对病人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诊断和治疗均非常困难。规则性肝段、肝叶切除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首选方法,双侧病变应争取行双侧的病灶切除,但应建立在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基础上、尤其是建立三维可视化图像,才能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胆管空肠吻合术作为辅助的治疗方法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理的吻合方式。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为不能手术肝切除或多次手术后、合并肝硬化的残留和(或)复发性结石病人增加了新的治疗选择。

    我国肝胆管结石病治疗理念及模式的变迁
    董家鸿,叶 晟
    2016, 36(03): 261-263.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02
    摘要 ( )  

    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其下降幅度存在地区性差别,同时更多的早期病例得到了确诊。准确把握其病理学特点和病程演进是根治的基础。精准切除病变胆管树及受累肝脏区段是治愈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方法。肝内胆管结石终末期病人,最有效的治疗应是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

    专题笔谈
    肝胆管结石影像学诊断技术选择及评价
    任 克,张 鑫
    2016, 36(03): 264-268.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03
    摘要 ( )  

    彩超检查是肝胆管结石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适用于结石的筛查。CT平扫可诊断高密度结石,难以发现等密度结石。CT增强扫描结合CT平扫可发现多数肝胆管结石,并且可显示结石引起的肝内并发症,如肝脓肿和肝内胆管细胞癌。MRI平扫可显示肝内胆管结石,也可显示结石远端的肝内胆管扩张,有助于发现肝脏内的异常信号病变,MRI增强的价值在于发现肝脓肿、胆管细胞癌等肝内病变,对于胆管炎症和肿瘤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的价值在于显示胆管树,显示梗阻的部位,MRCP诊断肝总管及胆总管病变应结合CT或MRI增强扫描。

    胆道镜技术在肝内胆管结石诊治中的价值及评价
    冯秋实,边大鹏
    2016, 36(03): 269-272.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04
    摘要 ( )  

    肝内胆管结石的高残石率、高复发率、高再手术率迄今仍是胆道外科的难题,随着胆道镜技术的发展,胆道镜对肝内胆管结石诊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胆道镜通过T管窦道,经皮经肝以及胆肠吻合术后的经皮经肠襻途径,进入肝内胆管,结合球囊扩张、碎石等措施,取尽肝内胆管结石,弥补了单纯手术治疗的不足,给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带来更多的选择。

    数字化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驰华,项 楠
    2016, 36(03): 272-277.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05
    摘要 ( )  

    肝胆管结石病具有高残留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术前缺乏详细而全面的评估以及手术方式、手术时机选择不当是导致结石残留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数字化微创技术以三维重建、仿真手术和3D打印技术为核心,利用该技术术前对肝胆管结石病例进行临床分型诊断和个体化肝分段,进行充分手术风险评估和制定最佳手术方案,精准指导手术操作,最大程度去除结石和病灶,最大化保留残肝体积,有效降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真正实现“去除病灶、取尽结石、解除梗阻、保留功能、通畅引流”以及“残肝体积最大化”的微创策略。数字化微创技术已经成为肝胆管结石治疗行之有效的手段,有望进一步提高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水平。

    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及地位
    殷晓煜
    2016, 36(03): 278-280.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06
    摘要 ( )  

    肝胆管结石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之上的肝内胆管结石,可累及肝脏某一个或多个相邻肝段、肝叶、甚至全肝,通常合并存在胆管狭窄、汇合异常或胆管囊状扩张,是一种治疗困难的良性疾病,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肝胆管结石者。虽然高位胆管切开取石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但往往难以取净结石,且术后结石复发率高。规则性肝段、肝叶切除有助于取净结石、同时一并去除病变的胆管及肝组织,具有结石残留率低、复发率低的突出优势,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因此,肝切除是肝胆管结石最为彻底的治疗方式,对有适应证的病人应积极采用规则性肝段、肝叶切除术。

    胆肠吻合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陈志宇,别 平
    2016, 36(03): 280-283.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07
    摘要 ( )  

    肝胆管结石病情复杂,其预后与胆道引流通畅程度密切相关。而胆肠吻合,尤其是经典的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作为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中胆道引流的重要方式,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由于Oddi括约肌功能废弃,胆肠吻合仍存在反流性胆管炎等问题,为此该术式被不断改良,然而目前并无一种胆肠吻合术式能完全避免以上问题。只有严格掌握胆肠吻合的适应证,运用适当的吻合材料和熟练的吻合技术,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才能提高肝胆管结石病人的远期疗效。

    肝胆管结石术中Oddi括约肌保护的意义及措施
    李桂臣
    2016, 36(03): 283-285.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08
    摘要 ( )  

    Oddi 括约肌为一受神经和体液支配的复杂的调节装置,在肝胆管结石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损伤Oddi括约肌可导致严重的反流性胆管炎,肝胆管结石复发以及胆管癌的发病率升高。为保护Oddi括约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一定要严格把握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指征,禁忌应用EST治疗伴有肝内胆管狭窄的肝内胆管结石。谨慎应用胆肠吻合治疗肝胆管结石。

    肝胆管结石术中胆管引流方式合理选择
    周 杰,张起帆,孙世波,崔忠林
    2016, 36(03): 286-289.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09
    摘要 ( )  

    肝胆管结石病的处理中,胆管引流至关重要。不恰当的胆道内引流会使病情更趋复杂,并给进一步处理带来不必要的困难。肝叶切除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手段。在取净结石的前提下,应主要根据Oddi括约肌的功能状态以及胆总管的扩张程度来决定胆管引流方式,胆肠吻合的手术指征须严格控制。对于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的病例,均应采用T管引流,无须行胆肠吻合。只有对确认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或Oddi括约肌松弛、合并胆总管高度扩张的病例,才有必要行胆肠吻合。

    腹腔镜和机器人技术在肝胆管结石病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价
    郑树国
    2016, 36(03): 289-292.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10
    摘要 ( )  

    肝胆管结石病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发病率仍较高,传统开放手术作为其经典治疗方式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问题。近年来,腹腔镜的技术进步和器械更新、尤其是da Vinci手术机器人引入临床,为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崭新途径。目前,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且已证实能达到与开放手术同样的疗效,包括结石清除率,残留、复发率以及远期疗效优良率等,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美容等近期疗效优势,其适应证为早期、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da Vinci手术机器人解决了传统腹腔镜技术在视野、器械操作灵活性等方面的局限性,突破了腹腔镜外科发展受限的瓶颈,使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微创治疗成为可能。从早期临床实践来看,手术机器人系统应用于选择性复杂肝胆管结石病安全、可行,特别适用于合并肝门区胆管病变,需要行肝门部胆管整形及重建的复杂肝胆管结石病。但目前手术机器人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报道极少,其在肝胆管结石病治疗中应用的适应证、技术方法和疗效等尚需大样本研究以及长时间随访结果进一步评估总结。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与处理
    王 坚
    2016, 36(03): 292-295.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11
    摘要 ( )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在治疗上不容易达到“祛除病灶,取尽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治复发”20字标准的肝内胆管结石,涉及到解剖复杂性、病理生理复杂性、结石分布的广泛性与结石位置特殊性。运用精准外科理念,通过术前精准评估肝功能、结石分布范围、肝脏萎缩和胆道狭窄状况,制定合理的手术规划;术中综合应用围肝门外科技术、胆道镜技术、解剖性肝切除技术和黏膜对黏膜的胆肠吻合技术,以达到降低残石率和复发率的目标。对于门静脉高压伴肝功能不全的肝内胆管结石应兼顾取尽结石与保证手术安全之间的平衡。肝移植是终末期肝内胆管结石的惟一安全有效治疗手段。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诊断及处理
    曾永毅,黄新辉
    2016, 36(03): 295-299.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12
    摘要 ( )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是胆道外科的常见病,但如何合理、规范、彻底的治疗却是难题。须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做出临床诊断,准确评估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肝胆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须在炎症完全控制后再实施确定性手术治疗。轻度急性胆管炎抗感染治疗可缓解症状,待炎症控制后进行确定性手术。中度急性胆管炎可先予以保守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加重,及时行胆道减压引流。重度急性胆管炎需尽早行胆管减压引流。胆道引流可选择内镜下引流、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BD)或手术引流,待炎症完全控制后进行彻底性手术治疗。确定性手术治疗方式可选择肝段/肝叶切除,同时整复狭窄的胆管行胆道重建,必要时尚须行胆肠吻合。对合并慢性胆道感染,在取净肝内胆管结石需同时切除病变的肝组织。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诊治
    张永杰,刘 健
    2016, 36(03): 299-302.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13
    摘要 ( )  

    肝胆管结石反复发作会引起肝内胆管癌;伴发的肝内胆管癌一般起病隐匿,常被结石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所掩盖,导致漏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在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诊疗实践中,须提高警惕,并结合血清学检测和相关影像学检查,注意除外是否合并胆管癌。对确诊的病人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并积极探索提高整体疗效的合理方案。

    肝移植时代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顾劲扬,夏 强
    2016, 36(03): 302-304.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14
    摘要 ( )  

    复杂肝胆管结石是长期困扰肝胆外科医师的常见病、多发病。虽然近年来逐渐确立了包括规则性肝叶、肝段切除为主的外科综合治疗方针,但对于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肝胆管结石导致的弥漫性胆道系统不可逆性损伤、胆汁性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的良性终末期胆病病人,肝移植可能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肝移植术前应重视围手术期胆道感染的处理,及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加强肠内外营养。对于符合肝移植指征的肝胆管结石病人应尽早手术,术前高度警惕合并肝内胆管癌,慎重选择肝移植手术。术中需注意控制出血,必要时采用体外静脉转流,并根据受体胆管条件决定胆道重建方式。

    指南(共识)解读
    日本胃肠病学会《慢性胰腺炎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5)》解读
    孙 备,赵忠杰
    2016, 36(03): 305-308.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15
    摘要 ( )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不可逆的进展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复杂,病情迁延。因此,正确认识该疾病病因、分期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非常重要。日本胃肠病学会在2016年1月颁布了《慢性胰腺炎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5)》,内容囊括了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等四个方面,更加直观地展现了慢性胰腺炎的诊疗路径,为临床医师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著
    三维可视引导下经3D腹腔镜胆道硬镜靶向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36例临床分析
    方驰华,蔡 伟,莫志康,黄文杰,范应方,杨 剑,项 楠,曾 宁
    2016, 36(03): 309-312.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16
    摘要 ( )  

    目的    研究三维可视引导下经3D腹腔镜胆道硬镜靶向碎石在肝胆管结石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36例肝胆管结石病人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30~73岁,平均53.8岁。采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软件(MI-3DVS)对肝胆管结石进行三维可视化临床分型和术前规划,指导3D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靶向碎石、网石、取石。结果    三维可视化临床分型:Ⅰ型18例,Ⅰ+Ea型2例,Ⅱa型5例,Ⅱa+Ea型2例,Ⅱb型7例,Ⅱb+Ea型1例,Ⅱc型1例。术中所见均与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吻合,实际手术方式与术前规划均一致。经硬镜检查,术中取尽结石。手术时间(128.6±20.3)(100~165)min,术中出血(27.1±16.6)(10~80)mL,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输血,无大出血。胆道损伤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2.9±3.6)(7~19)个月,无结石残留和复发病例。结论    三维可视引导下经3D腹腔镜胆道硬镜靶向碎石术,是肝胆管结石数字化微创外科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感染灶的外科治疗(附62例报告)
    曹庭加,李汉军,胡逸林,汪 波,傅 涛,卢绮萍
    2016, 36(03): 313-315.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17
    摘要 ( )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感染灶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 年12 月间,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采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肝内感染灶的6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石及感染灶分布于双侧肝内胆管者12例(19.4%),局限分布于左外叶10例(16.1%),左半肝23例(37.1%),右前叶1例(1.6%),右后叶8例(12.9%)及右半肝8例(12.9%)。对脓肿直径>3 cm,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抽脓或穿刺置PTCD管引流。病情稳定,全身情况改善后行确定性手术,包括肝胆管结石病灶及脓肿切除或引流。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9例(17.3%)、粘连性肠梗阻4例(6.5%)、胆漏2例(3.2%)、胆道出血1例(1.6%)、肝断面及膈下感染1例(1.6%)、严重腹腔感染1例(1.6%),无肝功能衰竭。术后因为严重腹腔感染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1.6%)。随访6个月至5年,随访率80.7%(50/62)。5年内疗效优良者占88.7%(55/62),8.1%(5/62)病例因未行规则性肝切除,遗留病变的胆管,结石再发、胆道反复感染而需进一步手术处理。结论    遵循个体化原则,充分引流感染灶,同时或择期进行肝胆管结石并感染病灶切除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感染的最佳方案。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60例诊治分析
    李淳洋,倪其泓,王 坚
    2016, 36(03): 316-318.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18
    摘要 ( )  

    目的    探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手术治疗60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并发症与疗效。结果    根据肝胆管结石病分型,Ⅰ型(区域型)44例,Ⅱ型(弥漫型)16例,E型(附加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28例。肝功能Child分级59例为Child A级,1例为Child B级。术前单用CT诊断灵敏度为86.7%,单用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灵敏度93.9%。术前用CT+MRI诊断灵敏度为97.2%。60例均行肝叶或肝段切除术,其中12例合并高位胆管狭窄行胆肠吻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5%。无术后肝功能衰竭和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毕联合应用B超和胆道镜检查,残石率为0(0/25),明显低于单用胆道镜取石探查组的20%(7/35)。55例获得3个月至5年的随访,随访率91.6%,其中优良率达96.2%,残石率11.7%,复发率9.61%。结论    联合B超、上腹部CT和MRI+MRCP能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检出率,术中联合运用胆道镜与术中B超能降低残石率,解剖性肝切除能降低残石率与结石复发率。

    右半肝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附48例报告)
    殷晓煜,刘 鑫,陈 伟,蔡建鹏,陈 东,汪 谦,赖佳明,梁力建
    2016, 36(03): 319-321.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19
    摘要 ( )  

    目的    探讨右半肝切除术在治疗局限于右肝或以右肝分布为主的肝胆管结石病人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右半肝切除术治疗的48例肝胆管结石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48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接受右半肝切除术,其中男性17例,女性31例。中位年龄56岁。16例(33.3%)病人有既往胆道手术病史。在48例病人中,单纯右半肝切除术2例,33例联合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术,13例联合胆肠吻合。无围手术期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2/48),包括胆漏6例(12.5%),腹腔感染4例(8.3%),手术切口感染4例(8.3%),轻度肝功能不全1例(2.1%),胸腔积液1例(2.1%)。9例(18.8%)病人术后残留结石,其中7例经术后胆道镜取净结石。42例(87.5%)病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3.3个月;39例(92.8%)病人无再发胆管结石。结论    在治疗局限于右肝或以右肝分布为主的肝胆管结石病人,右半肝切除术具有术后结石残存率低、复发率低的优点,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内镜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可疑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
    李春飞1,赵海鹰2,田 忠1
    2016, 36(03): 322-325.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20
    摘要 ( )  

    目的    评估内镜超声(EUS)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可疑肝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术前腹部超声及CT均未能确诊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人111例,对其EUS及MRCP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US对胆管结石的敏感度(89.2%)高于MRCP(75.7%)(P<0.05),而特异度及准确率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US对胆管末端及直径≤0.5 cm的胆管结石阳性预测值(82.14%)亦高于MRC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手段联合应用敏感度为95.95%。结论    EUS对胆管结石诊断更有优势,对胆管末端结石敏感度较高;MRCP对胆道树成像良好,可提供客观影像以辅助手术治疗,对胆道结构紊乱的病例价值更高;对其他影像检查诊断不清的疑似病例,两种检查联合应用可进一步降低漏诊率。

    门静脉结扎与栓塞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Meta分析
    宋 伟,邹书兵
    2016, 36(03): 326-332.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21
    摘要 ( )  

    目的    系统评价门静脉结扎(PVL)和门静脉栓塞(PVE)后肝切除前剩余肝体积(FLR)增长率和其他围手术期结局指标。方法    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关于PVL与PVE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提取相关数据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项研究,共43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PVE组与PVL组FLR增长率、术后病死率、肝功能衰竭和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较PVE能明显增加FLR。结论    PVL与PVE在肝切除术中有着相似的FLR增长率、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ALPPS 相比PVE能明显加速FLR增长。

    文献综述
    肝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诊治进展
    张道建,沈 盛,倪晓凌,刘厚宝
    2016, 36(03): 333-336.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22
    摘要 ( )  
    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诊治中应用进展
    孙晓东,孙大伟,王广义
    2016, 36(03): 337-340.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23
    摘要 ( )  
    3D打印技术在血管外科领域应用现状及展望
    刘博文,陈 忠,王 盛,肖耀文
    2016, 36(03): 341-343.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24
    摘要 ( )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胃肠间质瘤研究进展
    姜 铨,童汉兴,陆维祺
    2016, 36(03): 344-347.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25
    摘要 ( )  
    讲座
    肝胆管结石成因及分型
    吕立升,魏妙艳,汤朝晖
    2016, 36(03): 348-350.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26
    摘要 ( )  
    木式讨论
    大范围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曹 君,陈亚进
    2016, 36(03): 351-353.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27
    摘要 ( )  
    病例讨论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1例分析
    何俊闯,王剑明
    2016, 36(03): 354-356.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28
    摘要 ( )  
    病案报告
    应用99mTc-硫胶体脾显像诊断自体异位脾种植1例报告
    邹 珍,晋建华
    2016, 36(03): 357-358.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29
    摘要 (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输出袢梗阻并发Wernicke脑病1例报告
    汤代彬,高 斌,周潮平,汪大田,袁建伟,张亚铭
    2016, 36(03): 359-360.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30
    摘要 ( )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破裂1例报告
    程献杰1,黄建华2,许顺驰1
    2016, 36(03): 361-362.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31
    摘要 ( )  
    阑尾肿瘤致肠套叠1例报告
    谢芝海,陈汉兵,李洪军
    2016, 36(03): 363-363.  DOI: 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6.03.32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