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6年, 第26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06-07-04
    上一期    下一期

    本刊特稿
    专题笔谈
    述评
    专题笔谈
    专家论坛
    专题笔谈
    论著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本刊特稿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治疗——我们的共识
    杨广顺,尤天庚,田利国
    2006, 26(07): 1-495. 
    摘要 ( )   PDF(284KB) ( )  
    专题笔谈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
    陈国锐a,肖海鹏b
    2006, 26(07): 1-495. 
    摘要 ( )   PDF(300KB) ( )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分类和病因
    王深明
    2006, 26(07): 1-495. 
    摘要 ( )   PDF(452KB) ( )  
    述评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及展望
    朱预
    2006, 26(07): 1-498. 
    摘要 ( )   PDF(305KB) ( )  
    专题笔谈
    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吴毅
    2006, 26(07): 1-495. 
    摘要 ( )   PDF(495KB) ( )  
    专家论坛
    与腹部外科疾病相关的肝功能异常解析
    窦晓光
    2006, 26(07): 1-495. 
    摘要 ( )   PDF(304KB) ( )  
    专题笔谈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适应证及原则
    李荣,杜晓辉
    2006, 26(07): 1-498. 
    摘要 ( )   PDF(321KB) ( )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韦军民
    2006, 26(07): 1-500. 
    摘要 ( )   PDF(519KB) ( )  
    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甲状腺功能减低的预防
    张德恒
    2006, 26(07): 1-532. 
    摘要 ( )   PDF(324KB) ( )  
    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治疗
    王水,赵佳,刘晓安
    2006, 26(07): 1-500. 
    摘要 ( )   PDF(515KB) ( )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内科治疗
    金世鑫
    2006, 26(07): 1-505. 
    摘要 ( )   PDF(439KB) (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亢的治疗现状
    刘荫华,宋军民,段学宁
    2006, 26(07): 1-505. 
    摘要 ( )   PDF(648KB) ( )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术式选择与复发关系
    姜军
    2006, 26(07): 1-498. 
    摘要 ( )   PDF(497KB) ( )  
    论著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附33例报告)
    刘晓安,王水,王凤良,陆辉
    2006, 26(07): 1-505. 
    摘要 ( )   PDF(308KB) ( )  

    目的:总结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体会。方法:对1999-2005年收治的33例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行手术治疗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中21例采用硫脲类药物加碘剂进行术前准备,5例采用心得安加碘剂准备,7例单用碘剂准备。除1例病人因甲状腺癌外都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无甲状腺危象、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等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毒性甲状腺肿是安全有效的,须行合理的术前准备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甲状腺功能亢进5 365例回顾性分析
    续哲莉,王可人,宋昌龙,张德恒
    2006, 26(07): 1-508. 
    摘要 ( )   PDF(455KB) ( )  

    目的:探讨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碘环境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演变趋向,总结其原发疾病及诊断治疗手段的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1960-2005年5 365例诊断为甲亢的临床资料。结果:统计Graves病与继发性甲亢20世纪60年代分别占88.5%和11.2%;近5年分别占36.5%和63.5%。甲状腺炎性疾病和碘引发的甲亢在25年前出现,并有增加趋势。结论:随年代变迁,甲亢的引发疾病从Graves病为主逐渐转变为继发性甲亢、甲状腺炎伴甲亢;诊断方法以临床症状、基础代谢率、吸碘率为主过渡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治疗方法从单纯抗甲状腺药发展至药物与手术联合应用,手术治疗病例已占1/2。

    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386例临床分析
    王伟,孙辉,傅言涛,王可人,刘向伟,陈巍,张大奇
    2006, 26(07): 1-482. 
    摘要 ( )   PDF(436KB) ( )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规律和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2 357例行甲状腺手术病人,分析监测术后血清钙的变化。结果:甲状腺手术后出现低钙血症386例,其中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3例,均无症状;双侧腺叶全切术14例,一侧腺叶全切除并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304例,双侧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53例,一侧腺叶全切除并对侧部分切除术2例。专科医师手术出现低钙血症222例(11.8%,222/1 886),非专科医师手术出现低钙血症164例(34.8%,164/471)。结论:双侧叶甲状腺全切除、一侧腺叶全切除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双侧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包括再次或二次以上手术,术后易出现低钙血症。甲状腺手术引起低钙血症与医师经验有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肝硬化病人中的应用
    刘毅,秦明放
    2006, 26(07): 1-508. 
    摘要 ( )   PDF(478KB) (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疾病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18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病人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Child肝功能分级A级76例, B级42例。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胆囊85例(72.1%),胆囊次全切除28例(23.7%),1例因结石嵌顿胆囊三角胆囊动脉出血,4例(4.2%)因胆囊床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2.6±15.2)min,术中出血(75.5±20.7)mL。术后腹壁戳孔处出血3例,腹腔引流出大量腹水14例。无腹腔感染、肺感染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7.5±2.4)d。结论:对肝硬化(Child A、B级)合并胆囊疾患的病人行LC手术是可行的,但如何控制术中出血特别是胆囊床部位的出血是手术难点,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为减少并发症,应适当放宽中转开腹指征。

    原发性肝脏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分析
    张海增,董书晓, 邵永孚
    2006, 26(07): 1-482. 
    摘要 ( )   PDF(454KB) ( )  

    目的:阐述原发性肝脏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合理的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1961-2003年经病理证实的17例原发性肝脏恶性间质瘤的诊治情况,并结合近期文献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10例行肝切除术,5例因肿瘤巨大无法切除仅行切取活检,2例未手术。结论:原发性肝脏恶性间质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上主要靠病理确诊。应积极争取手术治疗,对无法切除者可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对肝脏淋巴瘤更应强调综合治疗。

    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
    孔凡民,孙延斌2,李昱骥1,周建平1,董明1,郭克建1,郭仁宣1,田雨霖1
    2006, 26(07): 1-508. 
    摘要 ( )   PDF(324KB) ( )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成人先天胆管扩张症68例手术治疗资料。依Flanigan分型:Ⅰ型59例,Ⅱ型3例,Ⅳ型6例。所有病例均行囊肿切除。结果:术后发生胆汁漏6例,胰漏3例,急性胰腺炎2例,死亡2例。56例经1~20年随访,随访率为823%,5例表现轻度胆管炎,2例吻合口狭窄。余下49例均痊愈,无胆管炎及胆管狭窄表现。结论: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是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首选治疗。切除囊肿时,囊肿近端在尽量切净囊肿基础上行大口吻合,防止术后吻合口狭窄;囊肿远端在保证胰液引流通畅、不损伤胰管开口的基础上,尽量切净囊肿内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漏诊胰腺癌7例分析
    张彤1,郑澄2,孙健3,陈汝福3,王捷3,陈规划1
    2006, 26(07): 1-482. 
    摘要 ( )   PDF(470KB) (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漏诊胰腺癌的原因、术中探查胰腺的指征、漏诊后的早期诊断、再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4年10月中山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外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漏诊胰腺癌7例的临床资料,并对之进行随访。结果:LC术后至再次就诊的时间为3 d至5个月,平均61.3d,再次手术确诊后随访生存时间3~17个月,平均8.6 个月。结论:LC术前完善检查,重视高危人群的监测,术中明确探查胰腺的指征,是减少漏诊的重要措施。

    经腹经纵隔全胃或次全胃切除47例分析
    楼朝阳,蔡晓棠,张少炎,陈卫东,张罕松,陈金水,湛继久
    2006, 26(07): 1-508. 
    摘要 ( )   PDF(323KB) ( )  

    目的:探讨胃肿瘤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的路径及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1997-2005年对47例胃上部及贲门肿瘤行经腹经纵隔全胃或次全胃切除、结肠段消化道重建术,对其手术方法、手术并发症、术后消化道症状进行观察。结果:术后发生食管横结肠吻合口漏1例,余46例无吻合口漏及术后消化道等并发症。与经胸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结论:经腹经纵隔全胃或次全胃切除、结肠段消化道重建是一种安全、实用、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含橄榄油脂肪乳剂用于肠外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吴国豪1,曹伟新2,蔡端3,全应军1,吴肇汉1
    2006, 26(07): 1-532. 
    摘要 ( )   PDF(454KB) ( )  

    目的:验证含橄榄油的脂肪乳剂在肠外营养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3个医疗中心,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共对205例接受腹部中等程度以上手术的病人行5d全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等热量[125.5kJ/(kg·d)]、等氮[0.20g/(kg·d)]。研究组应用20%克林诺,对照组应用20% 英脱力匹特,脂肪乳剂用量[甘油三酯1g/(kg·d)]。研究期间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等生物学指标。结果: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人体测量值、生命体征、内脏蛋白浓度、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数值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含橄榄油脂肪乳剂-克林诺是肠外营养时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脂肪乳剂。

    单纯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能切除的Ⅳ期胃癌9例报告
    王娟,隋爱霞,贾漪涛,徐建彬,梁巍
    2006, 26(07): 1-498. 
    摘要 ( )   PDF(395KB) ( )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初步方法和效果。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独立治疗9例不能切除的进展期胃癌。以CT下病变作为靶区参考,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分布、活度、数量,肿瘤周边剂量(110~130Gy);采用开腹或经皮,单平面或双平面植入。术后观察血象、CT、生活质量(KPS)、疼痛缓解期、存活期。结果:生活质量评分(KPS)提高,7例疼痛缓解。急性上消化道放疗反应0~1级,无腹痛、呕血、肠梗阻等症状。结论:合理分布的125I粒子植入治疗进展期胃癌,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疗效,放射性损伤小,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进展期胃癌的重要补充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