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24, Vol. 44 ›› Issue (05): 564-570.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4.05.16
黄东亚,李 强,苗 毅,蒋奎荣,陆子鹏,吴峻立,高文涛,肖 斌
摘要: 目的 探讨感染坏死性胰腺炎(INP)胰腺外坏死区域(ENA)和体积(ENV)与死亡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150例INP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136例)与死亡组(14例)。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来探讨ENA和ENV与死亡风险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通过两分段回归模型来计算饱和效应。结果 病死率为9.3%(14/150),病人平均年龄为(50.5±15.1)岁,其中64.7%(97/150)为男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腺实质坏死程度、ENV、持续衰竭器官≥2个、扩大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管径以及胰腺外坏死(EN)平均CT密度与死亡风险有关(P<0.1)。通过引进或剔除协变量对回归系数影响>10%或单因素分析中P<0.1的方法来筛选协变量。在对协变量进行充分调整后发现,ENA与死亡风险无关,ENV与死亡风险呈非线性关系。两分段回归模型显示ENV拐点为1250 mL。在拐点左侧,ENV每增加100 mL,病人死亡风险增加40%(OR=1.4,95% CI 1.0~2.0,P=0.042)。拐点右侧的效应大小无统计学意义(R=0.7,95% CI 0.4~1.1,P=0.120)。结论 INP病人ENA与死亡风险无关,ENV与死亡风险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当ENV<1250 mL时,死亡风险随ENV增大而升高,当ENV达到1250 mL时呈饱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