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23, Vol. 43 ›› Issue (12): 1391-1397.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3.12.15
吕家颉,张琳杰,杨成昊,益西卓玛,李维敏,陆信武,殷敏毅
摘要: 目的 评估腔内减容技术治疗慢性髂股静脉支架再狭窄(ISR)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年 7月至2023 年 3 月期间因慢性髂股静脉ISR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行腔内治疗的26例病人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其中9例行血管减容联合球囊扩张成形术(试验组),17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技术成功率、补救性支架植入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支架早中期狭窄发生率、慢性静脉疾病综合分类系统(CEAP)分级及血栓后综合征评分(Villalta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平均年龄(52.9±18.7)岁,共10条患肢,髂股静脉植入平均时间为(27.2±19.9)个月,临床症状复发时间为(4.1±1.4)个月;对照组平均年龄(59.8±10.1)岁,共18条患肢,髂股静脉植入平均时间为(27.5±25.8)个月,临床症状复发时间为(3.5±1.5)个月。两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共完成随访26例,平均随访时间(6.0±1.8)个月。两组病人术前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补救性支架植入比率(22.2% vs. 64.7%)、术后靶支架管腔狭窄发生率(21.4% vs. 28.1%)、术后3个月(24.8% vs. 30.4%)及6个月的靶支架狭窄发生率(26.1% vs. 32.2%)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病人的CEAP临床分级和 Villalta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但试验组的 Villalta评分(7.7±1.4分 vs. 9.4±1.5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病人均无截肢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相比,血管减容治疗慢性髂股静脉ISR具有补救支架植入率低,术后即刻和早中期通畅率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等优势,中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