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23, Vol. 43 ›› Issue (01): 100-107.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3.01.14
王林俊,夏义文,李 颖,李 铮,王 森,刘宏达,李清雅,李博文,徐江浩,葛 晗,汪未知,李沣员,何中原,张殿彩,徐 皓,杨 力,徐泽宽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近端胃切除管型胃食管吻合术的短期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外科行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和管型胃食管吻合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两组病人的基线资料进行1∶3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然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情况、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胃食管反流情况和营养状况等指标。结果 经1∶3 PSM后管型胃食管吻合组纳入病人20例,双通道吻合组纳入病人60例。两组间各项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管型胃食管吻合组与双通道吻合组在手术时间[(192±48.24)min vs. (210.26±52.91)min,P=0.184]、术中出血量[(103.2±67.1)mL vs. (121.8±84.4)mL,P=0.381]、淋巴结清扫数目[(36.65±9.47)枚 vs. (33.56±9.40)枚,P=0.214]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型胃食管吻合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0%(4/20),双通道吻合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6.7%(16/6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7)。晚期并发症方面,管型胃食管吻合组发现2例吻合口溃疡,双通道吻合组未发现远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食管胃反流方面,双通道吻合组术后1年Ⅱ级及以上反流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管型胃食管吻合组(10% vs. 35%,P=0.009)。管型胃食管吻合组病人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与B级以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双通道吻合组(30% vs. 5%, P<0.001;20% vs. 1.7%,P =0.013)。营养状态方面,两组病人术后1年体重丢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然而双通道吻合组病人术后血清总蛋白(P=0.006)、血清白蛋白(P=0.024)和血红蛋白(P=0.048)上升水平显著高于管型胃食管吻合组。结论 近端胃切除管型胃食管吻合术与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均具有可靠的手术安全性。相较于管型胃食管吻合术,双通道吻合术具有更好的抗反流效果,同时也更有利于改善病人的术后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