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4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3-01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心房颤动的综合管理
    张筑欣,马长生
    2020, 40(3): 177-181.  DOI: 10.19538/j.nk2020030101
    摘要 ( )   PDF  
    目前世界范围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至少有3300万,房颤及房颤所致的并发症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而言无疑
    是一个巨大威胁,不仅对患者自身造成极大的折磨,更加重了家庭及社会的医疗负担,因此,为了满足患者的就诊需
    求以及缓解医疗资源消耗和公共卫生负担,探索出一个系统、完善的医疗治疗和管理体系迫在眉睫。文章主要就心
    房颤动的综合管理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生活方式改变上游药物治疗对心房颤动的预防和治疗证据
    刘彤,陈子良
    2020, 40(3): 182-186.  DOI: 10.19538/j.nk2020030102
    摘要 ( )   PDF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增加了多种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传统房颤治疗强调心率控
    制、节律控制和抗凝治疗,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活方式改变、上游药物治疗在房颤发生发展及整体获益中具有
    重要作用,文章将对最新相关证据进行综述。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杨丹丹,李学斌
    2020, 40(3): 187-190.  DOI: 10.19538/j.nk2020030103
    摘要 ( )   PDF  
    心房颤动(房颤)与心力衰竭(心衰)常同时存在,二者互为因果,并导致住院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目
    前的基本治疗策略仍是预防血栓、改善症状。研究表明,接受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能够增加左室
    射血分数、改善生活质量及降低住院率,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识别房颤对于心功能不全的影响对治疗十分重要。
    结构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方法进展
    丁立刚,姚焰
    2020, 40(3): 191-194.  DOI: 10.19538/j.nk2020030104
    摘要 ( )   PDF  
    结构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治疗面临巨大挑战。主要是室速基质复杂、部位深在或靠近心外膜和血
    管、发作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上述因素导致药物治疗和消融治疗成功率较低,复发率高,远期预后差。本文就近年
    来室速的非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非缺血性心肌病猝死预防进展
    于波,李健
    2020, 40(3): 195-199.  DOI: 10.19538/j.nk2020030105
    摘要 ( )   PDF  
    由于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的发病机制与缺血性心肌病(ICM)不同,预防NICM猝死的各种疗法获益可能不
    同于ICM。文章结合最近的循证医学研究及指南更新,综述药物、导管消融及ICD对NICM猝死的预防作用。结果提
    示:药物预防NICM的心脏性猝死的推荐除他汀外与ICM相同,包括ACE/ARB/ARN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
    (MRA);不常规推荐AAD。导管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由于发生机制不同于ICM,成功率低于ICM,且更多需要心外
    膜途径消融;ICD在NICM二级预防中的推荐同ICM,在一级预防的作用受到挑战,需进一步研究。
    心力衰竭器械治疗新进展
    翟琳,华伟
    2020, 40(3): 200-206.  DOI: 10.19538/j.nk2020030106
    摘要 ( )   PDF  
    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药物治疗疗效仍有较大局限性,而心脏移植存在供体少、等待时间长、排异
    反应大等问题。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措施。近年来,心力衰竭器械治疗不断有新的进展,目前的
    器械主要包括心脏除颤器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器械、心肌收缩力调节器械、神经刺激治疗器械4大类,文章逐一进
    行简要综述。
    心房颤动冷冻消融方法的应用进展
    苏晞
    2020, 40(3): 207-213.  DOI: 10.19538/j.nk2020030107
    摘要 ( )   PDF  
    肺静脉隔离是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石,冷冻球囊是专门为肺静脉解剖结构设计的工具,应用冷冻球囊
    导管进行肺静脉隔离(PV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获得了临床研究证实,国内外指南都已将冷冻球囊消融作为房颤消融
    PVI的标准疗法。冷冻球囊消融具有持久肺静脉隔离、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患者感受好、学习曲线短等优势,因此,
    近10年在临床得以迅速普及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冷冻球囊消融疗法也在不断拓展。文
    章就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方法及应用进展进行论述。
    磁共振兼容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陈若菡,陈柯萍
    2020, 40(3): 214-217.  DOI: 10.19538/j.nk2020030108
    摘要 ( )   PDF  
    心血管植入性电子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和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的临床应用逐年增加。50%~75%的CIED患者可能需要MRI检查。但由于MRI检查中的磁场和能量会
    导致电子装置不可逆的损害,因此,CIED患者一直是MRI扫描的禁忌。2009年,磁共振兼容起搏器被用于临床。与
    传统起搏器相比,磁共振兼容起搏器在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构造方面都做了一系列改进,从而大大减少磁场对起
    搏系统的影响,使得患者可以安全地接受磁共振扫描。当然,随着临床应用增加,人们对磁共振兼容起搏器认识亟待
    提高。文章从磁场对起搏系统的影响,磁共振兼容起搏器构造的改进,不同制造商的磁共振兼容起搏器的特征以及
    磁共振兼容起搏器今后的发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磁共振兼容起搏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