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3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05-01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指南与共识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肺癌与呼吸系统合并症
    陈勃江,李为民
    2019, 39(5): 399-402.  DOI: 10.19538/j.nk2019050102
    摘要 ( )   PDF  

    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防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难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
    剧,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间质性肺疾病为代表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常与肺癌共存。系统探讨呼
    吸系统共存病与肺癌的相关性,探索其在肺癌发生、演进中的作用,对肺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肺癌与呼
    吸系统合并症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肺癌的精准防诊治提供新思路。

    基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为靶点的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
    杜雯雯,黄建安
    2019, 39(5): 403-406.  DOI: 10.19538/j.nk2019050103
    摘要 ( )   PDF  

    肺癌占癌症死亡率的首位,恶性程度高。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 及其配体(PD-1/PD-L1) 为靶点的免
    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变了肺癌传统的治疗模式,标志着新免疫时代的到来。文章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
    癌各亚型的应用、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疗效预测分子标志物的选择、耐药机制探索等方面进行评述。

    肺癌分子诊断及其研究进展
    魏雨晴1,2,吕镗烽1,2,刘红兵1,2,宋 勇1,2
    2019, 39(5): 407-411.  DOI: 10.19538/j.nk2019050104
    摘要 ( )   PDF  

    分子标记物是恶性肿瘤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对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监测及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分子诊断指导患者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共识。文章就分子诊断技术在肺癌中的研
    究进展进行介绍。

    肺癌与常见呼吸系统合并症的处理
    沈丽莎,周建英
    2019, 39(5): 412-415.  DOI: 10.19538/j.nk2019050105
    摘要 ( )   PDF  

    肺癌患者的合并症是常见的临床问题。文章主要讨论肺癌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间质性肺疾
    病的临床状况及相关处理。总体来说,对于合并这3 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肺癌患者,针对肺癌的治疗选择会受到限制,
    相较于无合并症者生存期更短、病死率更高。

    晚期重症肺癌的诊疗策略
    谢展鸿,周承志,秦茵茵,欧阳铭,李时悦,陈荣昌,钟南山
    2019, 39(5): 416-419.  DOI: 10.19538/j.nk2019050106
    摘要 ( )   PDF  

    晚期重症肺癌不是指终末期肺癌,而是指因疾病本身各种相关原因、或者在应用抗肿瘤药物后所导致的患者
    PS 评分阶段性的处于2~4 分,但是存在极大可能性能够从现有的系统性抗肿瘤治疗手段中获益的的Ⅲ B、Ⅲ C 及Ⅳ
    期肺癌患者。诊疗策略上强调尽可能实现微创化动态监测靶点及疗效;必要时通过呼吸支持治疗来实现抗肿瘤治
    疗,尽可能将每一个药物的作用发挥尽致,尽可能将每一个对患者有用的药都用到;具体治疗理念包括联合、交替、
    全局观、PS 评分、药物的升降级、癌肺同治。

    ⅠA期肺癌诊治进展
    李 丽,李 敏
    2019, 39(5): 420-424.  DOI: 10.19538/j.nk2019050107
    摘要 ( )   PDF  

    肺癌患者的预后与其发现时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在我国肺癌患者5 年生存率仅15%,而ⅠA 期肺癌5 年生存
    率达到80%~90%,因此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能显著降低肺癌患者病死率,提高5 年生存率。随着
    低剂量螺旋CT 筛查早期肺癌的运用,ⅠA 期肺癌诊断率逐渐上升,从而推动了早期肺癌诊治的研究与进展。文章介
    绍了目前ⅠA 期肺癌新型诊疗技术的进展。

    指南与共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基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科学委员会报告的临床解读
    申永春,陈 磊,文富强
    2019, 39(5): 425-430.  DOI: 10.19538/j.nk2019050109
    摘要 ( )   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防可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让其成为
    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难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科学委员会组织了一次论坛,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治领域内的有争议的话题进行了讨论:诊断与评估、疾病发生危险因素、稳定期患者治疗进展及急性加重期的评
    估与治疗。文章就讨论内容的临床运用做一解读。

    2018年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诊断指南解读
    曹孟淑,蔡后荣
    2019, 39(5): 431-436.  DOI: 10.19538/j.nk2019050108
    摘要 ( )   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病(ILD)。2018 年国际间质病专家组对以影像学和组织病
    理学为基础的2011 年IPF 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文章就2018 年IPF 诊断标准新指南进行解读。

    2018年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专家共识解读
    林燕凤,张英秀,付朝丽,林梅顺,陈嘉美,张北平,刘添文
    2019, 39(5): 437-439.  DOI: 10.19538/j.nk2019050110
    摘要 ( )   PDF  

    2018 年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学科专家制定了我国首个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
    范专家共识( 简称2018 共识),2018 共识首次提出局限型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 概念,为EGPA 的早期
    诊治提供依据。根据受累器官不同,2018 共识首次提出局限型EGPA 概念,为EGPA 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EGPA 患者的预后与最初治疗方案相关。EGPA 的治疗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受累的器官、病情是否活动等因素。
    总体治疗方案分为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2 个阶段。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激素和( 或) 免疫抑制剂( 如环磷酰
    胺) ;病情达到缓解后,维持治疗推荐使用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2015 年全球EGPA 诊治专家共识推荐的治疗时间
    为疾病达到缓解后至少24 个月。2018 共识结合当今国际最新进展,介绍了生物靶向治疗药物在EGPA 的应用。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解读
    王 璐,洪群英
    2019, 39(5): 440-442.  DOI: 10.19538/j.nk2019050111
    摘要 ( )   PDF  

    肺结节是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直径小于3 cm。肺结节,尤其是小结节,在临床
    实践中常见,但难以管理。如何合理的诊治肺结节一直是临床医生的一大困扰。文章将对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
    识(2018 年版) 进行解读,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肺结节的性质及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