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3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3-01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指南与共识
    医学新进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困境
    范建高
    2019, 39(3): 207-209.  DOI: 10.19538/j.nk2019030101
    摘要 ( )   PDF  

    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肝功能异常和慢性
    肝病最常见的原因。该述评根据最新研究进展,讨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困境,内容涉及该病的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和自然史、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诊断与评估及现有治疗方法的利弊。

    专题笔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癌的临床特征
    文良志,尹昕茹,陈东风
    2019, 39(3): 210-213.  DOI: 10.19538/j.nk2019030102
    摘要 ( )   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肝癌(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hepatocellular carcinoma,NAFLD-HCC)
    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肝癌的主要类型。因此,提高NAFLD-HCC 的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
    NAFLD-HCC 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发现其具有特殊的自然病程,同时具有起病隐匿、男性多见、常合并代谢综合
    征、肿瘤单发且分化较好等特点。血清学、CT 影像学以及病理对NAFLD-HCC 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改善生活习惯
    和加强锻炼可预防NAFLD-HCC 发生,然而药物和手术治疗仍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NAFLD-HCC 治疗效果与
    其他肝癌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断总结临床特征将有助于提高NAFLD-HCC 诊治水平,同时需要不断探
    索NAFLD-HCC 的发病机制,进而制定NAFLD-HCC 的个体化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治疗
    刘贝贝,徐可树
    2019, 39(3): 214-217.  DOI: 10.19538/j.nk2019030103
    摘要 ( )   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是世界范围内最普遍的慢性肝病,但目前尚无
    治疗NAFLD 的特效药物。饮食及生活方式改变是NAFLD 的基础治疗,但药物治疗也必不可少,主要是针对代谢
    综合征和肝脏损伤的药物。目前常用药物有保肝药、胰岛素增敏剂、调脂药物、抗氧化剂、减肥药和肠道益生菌制剂
    等, 针对NAFLD 不同发病机制的各种新型靶向药物也相继进入临床试验。文章对近年来NAFLD 的药物治疗及研
    究近况加以概述。

    瘦人脂肪肝诊治进展
    叶俊钊,钟碧慧
    2019, 39(3): 218-221.  DOI: 10.19538/j.nk2019030104
    摘要 ( )   PDF  

    瘦人脂肪肝因其庞大的患病人群及复杂的病因成为脂肪肝诊治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伴随着代谢特点的深入
    研究以及肝脏脂肪定量及弹性超声等新型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其诊治理念也迅速更新,文章对瘦人脂肪肝的
    流行现状、临床分子病理特征及治疗作详细回顾和评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运动处方制定
    张亚男1,范竹萍1,范建高2
    2019, 39(3): 222-226.  DOI: 10.19538/j.nk2019030105
    摘要 ( )   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病因,且发病率逐渐上升,是多种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非常重要。虽然运动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被
    证实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改善作用,但不同的运动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还需更
    多证据。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应基于运动处方的制定,探索不同运动处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安全性和疗
    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营养减重处方
    鲁晓岚1,徐静远2
    2019, 39(3): 227-230.  DOI: 10.19538/j.nk2019030106
    摘要 ( )   PDF  

    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重度肥胖者NAFLD
    患病率高达90% 以上。恰当减重治疗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甚至逆转NAFLD,其中饮食疗法在减重治疗中具有更重要
    地位。通过控制能量摄入、调节营养素比例,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肝细胞脂肪变和炎症程度,而且纤维化程度也有可
    能减轻,因此是NAFLD 患者减重治疗最重要的手段。文章通过对普通人群、老年人、学龄儿童的热卡摄入和膳食结
    构分析,重点阐述NAFLD 患者如何通过饮食保持合理体重。

    2型糖尿病治疗模式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敖 娜,都 健
    2019, 39(3): 231-234.  DOI: 10.19538/j.nk2019030107
    摘要 ( )   PDF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健康人群
    肝酶异常的首要原因,由于其发病机制属于多因素的复杂过程,目前还无明确的治疗共识。许多相关研究显示,
    NAFLD 的发病、诊治及预后等均与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关系密切,因此T2DM 的治疗手段包
    括生活方式、药物、减重手术等逐渐应用于NAFLD,文章拟对上述方法在NAFLD 的治疗应用作简单概述。

    指南与共识
    中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解读
    孙 超,范建高
    2019, 39(3): 235-238.  DOI: 10.19538/j.nk2019030108
    摘要 ( )   PDF  

    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etS) 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已取代慢性乙型肝炎成为中国第一大
    慢性肝病。为了规范NAFLD 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于2018 年3 月发布了《非酒精性
    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与近2 年发布的最新版美国、欧洲、亚太NAFLD 诊疗指南相比,有相似之处,但各国国情不
    同诊疗规范有细节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外NAFLD 诊疗指南的解读,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指南并
    用于指导临床工作。

    消化内镜联动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建议
    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联动成像技术临床应用专家组
    2019, 39(3): 239-244.  DOI: 10.19538/j.nk2019030109
    摘要 ( )   PDF  

    联动成像技术(linked color imaging,LCI) 是一种新型图像增强内镜技术,目前已在临床上逐步应用。多项研
    究证实,LCI 可通过增加内镜下病变黏膜和正常黏膜的对比度来提高对消化道黏膜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尽管LCI 临
    床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了国内外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技术使用不够规范、术语翻译混乱
    等问题,不利于后续临床和研究工作的开展。为此,本建议依据当前LCI 诊断消化道病变的最近研究和循证医学证
    据,并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由国内消化内镜知名专家集体讨论并编制而成。

    医学新进展
    双抗药物对消化道黏膜的损害与内镜诊治
    郝 璐,胡良皞,李兆申
    2019, 39(3): 245-248.  DOI: 10.19538/j.nk2019030110
    摘要 ( )   PDF  

    抗血小板药物在血管栓塞性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广泛,可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双联抗
    血小板药物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时,也会影响消化道黏膜的修复与愈合,导致溃疡形成和出血,严重时可致患者
    死亡。联合用药时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对于双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首选内镜下止血治疗,
    平衡获益和风险。为预防双抗药物导致的消化道黏膜损伤,应采用标准化流程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筛选,规范抗
    血小板治疗的适应证;同时早期识别消化道损伤高危人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消化道损伤和出血的
    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