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3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1-01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指南与共识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重视个体化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
    赵连友
    2019, 39(1): 1-4.  DOI: 10.19538/j.nk2019010101
    摘要 ( )   PDF  

    高血压个体化联合用药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重要措施。个体化联合用药也是保护器官的重要方法。个体
    化联合用药是减少药物副反应,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一种重要举措。个体化联合用药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血
    管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手段。因此,重视个体化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策略。

    专题笔谈
    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变化与启示
    孙英贤
    2019, 39(1): 5-7.  DOI: 10.19538/j.nk2019010102
    摘要 ( )   PDF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一直是学术界争议不断的话题。美国第一版高血压诊治指南(JNC1) 于1977 年问世,将血
    压高于160/95 mmHg(1 mmHg=0.133 kPa) 的标准用来评估高血压。早期JNC 系列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治
    疗目标相对模糊,且诊断中更重视舒张压指标。直到1997 年的JNC6 发布,首次将140/90 mmHg 定义为高血压诊
    断标准。2017 年美国高血压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改变为130/80 mmHg,这一改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争议。中
    国医师协会发布了中国医师协会关于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及降压目标值的科学声明。美国新指南提出的标准虽然
    未得到其他国家指南的认同,但其对高血压防治战线要前移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难治性高血压的评估和治疗
    孙宁玲
    2019, 39(1): 8-10.  DOI: 10.19538/j.nk2019010103
    摘要 ( )   PDF  

    难治性高血压(RH) 是一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进展的高血压,明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文章对顽
    固性高血压的定义、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详细的总结。难治性高血压在治疗要强调个体化,需要仔细地甄别病
    因、继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及家庭血压测量需作为重要的诊断手段。合理、最佳、可耐受剂量的多种药物联
    合治疗( 包括利尿剂) 是控制血压的关键。

    高血压的分期分类及治疗策略
    唐家荣,汪道文
    2019, 39(1): 11-15.  DOI: 10.19538/j.nk2019010104
    摘要 ( )   PDF  

    2017 年美国高血压指南中,将血压≥ 130/80 mmHg 作为高血压新的诊断标准,并强调按照10 年心血管病
    风险进行危险分层,低危患者血压≥ 130/80 mmHg 时,仅仅生活方式干预,不需要药物治疗。但是高危患者,血
    压≥ 130/80 mmHg 时,即开始降压治疗。2018 年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对诊室高血压的分类和高血压分级的定义
    沿用了2013 年版标准,但却推荐了更加积极的治疗策略。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对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和诊
    断, 既要构建系统和规范化的排查思路,避免漏诊和误诊,同时也要避免盲目的排查。

    高血压测量要点及其对特殊类型高血压的价值
    周紫婷,袁 勇,苏薇薇,陶 军
    2019, 39(1): 16-18.  DOI: 10.19538/j.nk2019010105
    摘要 ( )   PDF  

    随着中国迅速进入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缺乏仍是中国当下面临
    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深入了解血压测量要点,让居民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是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环节。
    因此,文章就血压的测量要点及其对特殊类型高血压的价值进行简要论述。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及优化
    陈鲁原
    2019, 39(1): 19-22.  DOI: 10.19538/j.nk2019010106
    摘要 ( )   PDF  

    纵观近年来发表的中外高血压指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风险水平给予
    降压治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强化降压的治疗策略,以取得最大的心血管获益。需要对血压以外的影响
    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包括干预可纠正的危险因素、治疗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各种并存的临床疾病。优化的降压
    治疗原则包括对大多数患者起始就联合治疗以提高血压的达标率,以及联合治疗优先推荐单片复方制剂。

    从指南变迁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治
    杨 宁,李玉明
    2019, 39(1): 23-26.  DOI: 10.19538/j.nk2019010107
    摘要 ( )   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HDP) 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加强孕期
    的监测和孕期血压的管理是预防子痫前期、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血压和蛋白尿是孕期监测的重点。指南推荐可
    用于孕期的降压药物包括甲基多巴、拉贝洛尔或硝苯地平等。子痫前期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是女性孕期心血管风险
    防范的关键之一。除药物干预之外,体重控制、生活方式干预、筛查和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也不容忽视。

    高血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惠汝太1,孔 涛1,赵 晟2,宋 雷1,张丽红1,陈敬洲1,张伟丽1,汪一波1,刘 哲3,侯 青3,孙英贤4
    2019, 39(1): 27-37.  DOI: 10.19538/j.nk2019010108
    摘要 ( )   PDF  

    遗传与基因组医学的进展,催生了精准医疗学科的发展。高血压领域与高血压相关基因研究的进展非常快,
    主要在三个方面:(1) 单基因高血压致病基因的发现,目前至少有17 种单基因( 或寡基因) 高血压,能够找到致病基
    因,根据致病基因,进行靶向治疗。这一进展目前就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2) 药物基因组学指导的降压药选择,
    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副反应,已经显示广阔的前景,如β- 受体阻滞剂。但是药物基因组指导的降压药选择,缺乏大
    规模前瞻性研究,对临床后果影响的研究报告比较少。有待补充这方面的数据。(3) 大多数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
    多基因,多因素疾病,通过人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研究,已经有一些高血压相关遗传变异被发现,但是,所
    能解释的血压变异非常少,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指南与共识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工作组,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
    2019, 39(1): 38-61.  DOI: 10.19538/j.nk2019010109
    摘要 ( )   PDF  

    根据国内外循证医学指南制订标准化方法与步骤,组建多学科指南制定专家工作组,先后经过指南注册及指
    南计划书撰写、相关指南评价分析、临床问题遴选和确定、临床证据检索及评价、形成推荐意见等流程,经共识专家
    组3 轮讨论,最终制定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使用GRADE 系统对证据体和推荐意见进行分级。同
    时考虑中国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干预措施的成本和利弊平衡为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提供15 条推荐意见。指南
    涵盖了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筛查,风险评估,诊断,基础措施,多种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监测和评估等方面。指南旨
    在为中国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最佳决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