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炎症性关节炎。痛风有几个敏感性特异性高的临床诊断标准,而关节腔穿刺找到尿酸盐晶体仍是 诊断金标准,双能CT 和关节超声检查都对诊断痛风有帮助。急性痛风发作的治疗包括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低剂 量秋水仙碱。对于发作频繁的痛风患者建议开始降尿酸治疗,药物包括别嘌醇和非布司他。
痛风诊断的金标准依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关节滑液或痛风石中发现尿酸盐结晶。新型影像学技术如超 声、双能CT 正逐渐取代有创性的滑液检查,成为辅助诊断的有力工具,也期待未来这些新技术能在痛风的治疗随访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 或) 尿酸排泄减少所致 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症状典型, 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在有些情况 下容易与其他类型的关节炎相混淆,所以痛风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显得相当重要,本篇将对痛风性关节炎的鉴别诊 断进行简单介绍。
痛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上升,我们对于痛风的诊断及相应的治疗也随之变化。患者的饮食、生活方式、 治疗目标及合并症的管理已成为诊疗核心。一些新的药物不断涌现,为诊治提供了新的手段。我们需要重新明确 新老药物的适应证,同时原有的治疗策略也进行新的补充和更新。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痛风已成为常见病,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痛风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多项研究也表明痛风的心血管疾病共患率可达74%~91%。除了疾病本身,相关治疗药物,包括痛风治疗药物和心血 管治疗药物也对这两类疾病有着交互作用。本文就痛风与心血管风险、痛风治疗药物的心血管获益与风险、心血管 药物对痛风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讲述,以期加强临床对痛风的心血管风险的认识,对痛风和心血管疾病共患患者的 诊治有所帮助。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2016 年颁布了新版的中国痛风诊疗指南,该指南以最佳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 专家经验制定了12 条推荐意见,不仅采纳了国际最前沿的技术和方法,也更加适合我国痛风患者的实际诊疗需求,2 年来为我们临床诊治痛风提供了指导。该文再次精读该指南,分享我们对其内容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