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3年, 第3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3-08-01
    上一期    下一期

    本刊特稿
    高端论坛
    专题笔谈
    指南与共识
    论著
    专家经验谈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本刊特稿
    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现状与发展
    谭建明
    2013, 33(8): 537. 
    摘要 ( )   PDF(117KB) ( )  
    高端论坛
    重视脑卒中治疗康复
    张通
    2013, 33(8): 585-586. 
    摘要 ( )   PDF(939KB) ( )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的特点,是目前我国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重视脑卒中的康复,首先要重视脑卒中三级康复网络的建设,现阶段要大力加强我国社区康复的建设;其次要重视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和整体康复,加强脑卒中的规范化康复管理。希望全体脑卒中康复同仁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政府提出的“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

    专题笔谈
    全身振动训练及其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价值
    张丽,瓮长水
    2013, 33(8): 587-590. 
    摘要 ( )   PDF(965KB) ( )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是康复治疗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对新型全身振动(WBV)训练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进行阐述。目前WBV训练已在运动热身、肌肉放松、力量训练,特别是在骨关节损伤康复、肌肉骨骼功能改善以及老年人健康预防等多个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在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亦有报道。然而,WBV训练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仍十分有限。目前还没有WBV训练的临床指南,对该疗法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干预效果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进一步开展针对WBV训练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可以作为今后脑卒中康复研究的方向之一。

    脑卒中生存质量健康因素康复现状 问题与展望
    屈云
    2013, 33(8): 591-594. 
    摘要 ( )   PDF(966KB) ( )  

    生存质量是目前医学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影响因素很多,一般认为包含了健康因素、家庭因素、政治因素、地理因素等。脑卒中生存质量健康因素的康复临床研究较早。临床上生存质量健康因素的康复多关注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言语功能、吞咽障碍和脑卒中后并发症等。文章旨在阐述其康复研究相关现状、问题及进展。

    脑血管病康复中肉毒毒素应用策略
    许光旭
    2013, 33(8): 595-597. 
    摘要 ( )   PDF(947KB) ( )  

    肉毒毒素临床应用在神经科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其作用机制与临床效果明确。脑血管病引发的肌肉痉挛,其最佳治疗为肉毒毒素注射。临床康复中,存在靶肌肉选择、注射剂量、注射方式、功能理念的误区,注射肉毒毒素后可促进康复训练、功能恢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评估与康复
    胡昔权
    2013, 33(8): 598-601. 
    摘要 ( )   PDF(958KB) ( )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日渐受到重视。PSCI主要包括定向、注意、记忆、执行能力、感知、精神行为等方面障碍。PSCI的神经心理学评估分为筛查法和专项检查法,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康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认知康复干预两方面,其中一些方法已经得到循证医学依据。

    脑血管病后吞咽障碍康复管理
    李冰洁
    2013, 33(8): 602-605. 
    摘要 ( )   PDF(1585KB) ( )  

    吞咽障碍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的严重功能障碍。可造成误吸、营养不良等多种并发症,从而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所以对吞咽障碍及时、正确的评估,采取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治疗康复措施,可阻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脑卒中医疗模式的其他环节相同,跨学科团队的协同工作至关重要。所有脑血管病患者均应进行吞咽障碍筛查。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全面器械评价。吞咽功能康复是提高进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及减少肺炎发生的有效途径。应根据吞咽障碍及患者自身特点选取有效的处理方法。

    指南与共识
    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人事部脑卒中康复治疗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赵军
    2013, 33(8): 605-607. 
    摘要 ( )   PDF(947KB) ( )  

    2010年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人事部脑卒中康复治疗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在参考了大量脑卒中康复文献的基础上,对既往指南进行了修订,为现阶段脑卒中康复管理提供了最新的循证学证据,对于指导脑卒中规范管理和康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提出中国英借鉴当前发达国家脑卒中康复发展过程中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论著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建议》解读
    董菁,江家骥
    2013, 33(8): 608-611. 
    摘要 ( )   PDF(968KB) ( )  

    肝细胞癌(HCC)是嗜肝病毒慢性感染过程的延续,在HCC发生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活跃复制扮演重要角色。《HBV和HCV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建议》提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抗病毒治疗有助于减少HCC复发,减少治疗导致的HBV再激活,保护患者的肝功能。病毒相关性HCC患者应用抗病毒治疗尚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的支持。

    宋水江,戴加勇,汤永国
    脑出血相关治疗指南与临床现状
    2013, 33(8): 612-614. 
    摘要 ( )   PDF(952KB) ( )  

    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卒中学会(ASA)制定的《自发性脑出血诊疗指南》发表已逾3年,但临床医生对于脑出血指南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缺血性脑血管病指南。目前有关脑出血的防治现状与指南存在较大差距。文章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对照指南的要求,希望能使中国脑出血的治疗更符合指南的精神,使更多脑出血患者从治疗中获益。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2013, 33(8): 615-622. 
    摘要 ( )   PDF(965KB) ( )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实施有效的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于2003年和2008年两次修订了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指导性文件对推动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哮喘防治的主要力量,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缺乏检测设备、哮喘治疗药物不全、医师教育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指南”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实行。因此,制定切合实际的,适应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基层版指南”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哮喘规范化诊治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从而改善我国哮喘的总体防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充分听取基层医务人员意见的基础上,首次制定了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供基层医务人员应用。

    专家经验谈
    2012年美国血液病学会会议热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何广胜,PeterHillmen
    2013, 33(8): 623-626. 
    摘要 ( )   PDF(967KB) (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糖化磷脂酰肌醇-缺陷中性粒细胞(GPI-DG)>50%者乳酸脱氢酶(LDH)高,易发生血栓。儿童PNH患者血栓事件和肾脏疾病发生率较低。GPI基因缺陷后引发T细胞和DC活化,并攻击GPI+髓系细胞,PNH克隆通过免疫逃逸而扩张。抗C5 单抗Eculizumab能有效控制血管内溶血,改善临床症状。新的针对补体C3的抗体能够解决eculizumab引起的红细胞膜C3沉积所致血管外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