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院士论坛
    努力提高中国慢性咳嗽诊治水平
    钟南山
    2012, 32(4): 241-242. 
    摘要 ( )   PDF(92KB) ( )  

    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05年以来制定和完善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为中国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好的临床诊治依据。中国慢性咳嗽的诊治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基层认识不足,缺乏特异性检查,发病存在地区差异等。此外,还需要加深中西医治疗研究。

    高端论坛
    功能影像与肿瘤化疗疗效评价
    李亚明
    2012, 32(4): 243-244. 
    摘要 ( )   PDF(88KB) ( )  

    临床实践证明功能性影像学检查是实现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的手段之一。作为功能影像的代表,FDG-PET/CT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包括肿瘤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在内的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期和再分期、复发的鉴别、寻找原发灶等。功能影像在中国的发展日益成熟。

    专题笔谈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认识与发展
    祝墡珠
    2012, 32(4): 245-246. 
    摘要 ( )   PDF(166KB) ( )  

    1997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建设以全科医疗为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希望藉此缩小公众健康需求与卫生服务之间的矛盾。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的全科医疗正处于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的转型期,在人力资源、综合支持等方面还面临一些矛盾,需要国家在人才、资金、政策等诸多领域的投入和协调,才能逐步建立高素质的全科医生队伍,保障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的有效运作。

    全科医师与健康管理
    方力争
    2012, 32(4): 247-249. 
    摘要 ( )   PDF(118KB) ( )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生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疾病治疗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维护的角色。全科医生作为健康的守门人,通过对个体及家庭成员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连续性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以达到减少健康危险因素,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目标。因此,全科医生需要加强健康管理理念;明确健康管理的目的;掌握健康管理的技能,为维护健康发挥应有的作用。

    慢性病管理与循证医学
    王爽
    2012, 32(4): 250-253. 
    摘要 ( )   PDF(116KB) ( )  

    慢性病管理是预防严重慢性病并发症发生、有效防控慢性病的关键。如何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益是目前慢性病管理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慢性病流行特征与防治需求的基础上,从循证医学角度,介绍了3种慢性病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循证医学的慢性病管理的概念和做法,旨在为全科医生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提供借鉴,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并控制服务成本。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潘国伟
    2012, 32(4): 254-256. 
    摘要 ( )   PDF(98KB) ( )  

    辽宁省过去八年开展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需求评估、技术遴选、绩效考核、质量控制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与规范,积累了一些推广经验。在以后的适宜技术选择与应用上,建议建立以政府牵头,多部门合作的“适宜技术”选择与应用的发展策略。兼顾技术本身推广的“适宜性”、推广人员人力资源现状与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方式和绩效;同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通过与“公共卫生服务”和“新农合”的有机结合,大力促进“适宜技术”的基层推广模式的建立;使用科学、严谨和易于操作绩效的管理与评估手段保障“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效果的质量。

    指南论坛
    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评介
    李小鹰
    2012, 32(4): 257-259. 
    摘要 ( )   PDF(107KB) ( )  

    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发表于201111月,是中国第一个针对老年心房颤动的专家建议,内容包括了老年AF的诊断与风险评估、心室率控制方法、快速性心房颤动的药物复律、非药物治疗的适应证、抗栓治疗及合并特殊疾病者的抗栓治疗等。

    指南与共识
    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
    老年人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写作组,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2012, 32(4): 260-270. 
    摘要 ( )   PDF(190KB) ( )  
    本刊特稿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老年医学发展经验
    刘晓红, 沈悌, Leng Sean X
    2012, 32(4): 271-273. 
    摘要 ( )   PDF(107KB) ( )  

    为了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打破以单器官为中心的传统诊疗模式,在中国推广现代老年医学理念,北京协和医院自2006年起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开展老年医学合作项目。文章强调了在中国发展现代老年医学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科的工作成果。以普通老年人为服务对象;老年综合评估成为入院病人的常规项目;建立了一支老年医学多学科整合团队,参与病房查房和门诊;开展了骨科的术前会诊和多重用药的管理等。最后,分析了中国老年医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医学新进展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获益机制新解
    杨国君
    2012, 32(4): 274-276. 
    摘要 ( )   PDF(108KB) ( )  

    众多临床试验证据表明,阿司匹林的应用是最有效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措施之一,其临床获益机制除抑制血小板聚集外,尚与抗炎、抗氧化和改善血管壁内皮细胞功能及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就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而言,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其改善预后的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而不是通过抑制血栓形成达成的。可见,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获益的关键与其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机制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