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院士论坛
    执着 严谨 求实 创新——访我国著名血液学专家阮长耿院士
    本刊编辑部
    2010, 30(10): 869. 
    摘要 ( )   PDF(105KB) ( )  

        阮长耿院士心系振兴我国医学事业的宏伟目标,潜心学术、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发现并从事世界上第一株被国际公认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研究。创建了国内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并制备了一系列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及凝血成分的抗体,在血液学研究中取得多项重大突破。他的奋斗历程和科研态度对我国科研工作者,特别对年轻科研工作者是一种重要启迪。

    高端论坛
    慢性肾脏病脂质异常的治疗及意义
    陶建瓴,李学旺
    2010, 30(10): 872. 
    摘要 ( )   PDF(112KB) ( )  

    血脂异常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常见表现,它与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互为因果,共同参与慢性肾脏病高发心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治疗中除了生活方式改变,强调他汀类药物治疗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早期治疗,副反应较一般人群无明显增加。已经看到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发心血管事件和全因病死率,对降低尿蛋白和延缓肾脏病进展的益处还需要更多证据来证实。

    述评
    认知障碍国内研究现状
    陈生弟,邓钰蕾
    2010, 30(10): 875. 
    摘要 ( )   PDF(114KB) ( )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老年认知障碍,文章着重对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中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国内研究进展等热点问题做一述评。

    专题笔谈
    几种有痴呆表现的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病理
    朴月善,王慕一
    2010, 30(10): 878. 
    摘要 ( )   PDF(115KB) ( )  

    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蛋白质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大力开展,我们对痴呆和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认识取得了巨大进步,根据病理组织学上沉积蛋白质的不同,神经变性疾病被重新分类。本文重点介绍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和额颞叶变性等以痴呆为主要症状的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特征、最新的分子病理研究进展及临床病理联系等。

    阿尔茨海默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高晶
    2010, 30(10): 881. 
    摘要 ( )   PDF(116KB) ( )  

    阿尔茨海默痴呆的诊断像所有疾病的诊断一样,最重要、最可靠的依据是临床过程。详细的临床症状发生发展过程,正规的神经心理评价,恰当的结构影像以及功能影像的辅助,对于诊断和鉴别阿尔茨海默痴呆与其他变性病性痴呆有重要价值。对于阿尔茨海默痴呆临床过程和诊断的关注已经提前到了临床前期和前驱期,但是目前还只是研究的方向,脑脊液的生物标志物的探讨是有重要价值的目标。变性病痴呆有很多种,阿尔茨海默痴呆虽然患病率最高,占60%75%,但是仍然要注意避免阿尔茨海默痴呆的过度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表现与量表检测
    解恒革
    2010, 30(10): 883. 
    摘要 ( )   PDF(129KB) ( )  

    认知功能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重要临床表现。记忆、语言、执行功能和视空间功能的评定是痴呆认知功能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详尽的神经心理检查有助区分正常衰老和AD,并评估痴呆的严重程度。而根据患者认知功能的损伤模式,则有助于AD和其他痴呆类型的鉴别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
    彭丹涛
    2010, 30(10): 887. 
    摘要 ( )   PDF(141KB) ( )  

    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aD)是老年期痴呆的两种主要类型,两者虽都损伤了大脑认知区域,影响了认知相关神经递质的合成、分泌及通路,导致临床痴呆症状,但在发病机制、病理、疾病特点和诊断标准等方面均有不同。发病机制:AD是由病理性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致认知领域颞、顶叶为主继而发展至额叶的大脑弥漫性退行性病变,VaD是由于缺血、出血、低灌注、栓塞、小血管病等血管因素及事件致认知领域损害。影像学:AD的影像是以海马、颞、顶皮质萎缩为主的弥漫性萎缩,VaD表现为认知相关区(额叶、颞叶、顶叶、角回、丘脑、内囊、海马等)的血管事件(梗死、出血、脑白质病变、腔隙性梗死)。临床表现:AD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渐进,以记忆力下降、语言障碍、失用、视空间觉障碍为主,继而发展到注意力及精神情绪行为障碍;VaD呈急性、亚急性,小血管起病常呈隐匿性,病程呈波运性、阶梯性恶化,以执行功能及抑郁等表现为主。诊断:AD是具有AD发病特点的痴呆,VaD痴呆由脑血管病导致。

    阿尔茨海默痴呆及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诊断
    范国光,李松柏
    2010, 30(10): 889. 
    摘要 ( )   PDF(118KB) ( )  

    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是神经系统中的两种不同疾病,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上常出现交叠,早期的病变部位和症状多样,使得两者之间很难区分。应用一些影像诊断技术,如CT、磁共振(MRI)以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可以为这两种疾病的诊治应用提供有利的客观依据。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李焰生
    2010, 30(10): 891. 
    摘要 ( )   PDF(131KB) ( )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是指由血管因素导致或与之伴随的认知功能损害,除卒中外,血管性脑的损害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血管性危险因素也是重要原因。VCI是异质性的临床状态,涵盖了从轻微认知损害到血管性痴呆的各种表现,皮质下缺血性小血管病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以执行功能受损和伴发淡漠、抑郁障碍为特征。对VCI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并参考各自不同的表现类型。应按照临床证据和指南要求规范进行治疗干预。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曹云鹏,张丽
    2010, 30(10): 894. 
    摘要 ( )   PDF(115KB) (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根据认知领域损害的类型和数量将MCI分为4个亚型,即遗忘型;伴记忆障碍的多个领域型;无记忆障碍的单一领域型;无记忆障碍的多领域型。MCI可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AD)或其他痴呆、可停留在认知障碍阶段、有些患者认知可恢复正常。遗忘型MCI可能为AD的早期表现,而非遗忘型MCI更有可能发展为其他类型的痴呆如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或Lewy小体病性痴呆。多领域型MCI特别是伴记忆障碍的多领域型MCI其转化为AD的可能性最高,而单一领域型MCI(遗忘型和非遗忘型)常转化为正常认知状态。但目前对MCI的治疗或预防MCI向痴呆的转化尚无有效方法。许多方法正处在研究阶段,其效果有待进一步确认。

    指南论坛
    2007年低钠血症治疗指南(续)
    王燕,顾锋
    2010, 30(10): 897. 
    摘要 ( )   PDF(125KB) ( )  
    专题连续讲座
    社区获得性肺炎实施临床路径时如何做到个体化诊疗
    何礼贤
    2010, 30(10): 951. 
    摘要 ( )  

    社区获得性肺炎实施临床途径,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预后,避免过度医疗,减少医疗资源消耗。实践中既要符合规范,又应充分注意个体化诊疗:根据病情分层,区别处理;密切观察治疗反应和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恰当评估,动态管理。

    胃食管反流病的概念及诊断
    彭穗,陈旻湖
    2010, 30(10): 953. 
    摘要 ( )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的研究进展使我们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深入。现就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分类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其认识。

    医师晋升考试辅导
    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挑战与对策
    孙雪峰
    2010, 30(10): 961. 
    摘要 ( )  

    本文概述了我国终末期肾脏疾病治疗的现状与需求,以及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资质和条件,提出了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对策;目的在于提高对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重视,促进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满足我国快速发展的血液透析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