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专题笔谈 • 上一篇    下一篇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终点标志物研究进展

  

  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广西南宁530021
  • 出版日期:2020-06-01 发布日期:2020-07-31

  • Online:2020-06-01 Published:2020-07-31

摘要: 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阻断疾病进展,减少终末期肝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核苷(酸)类药物(NAs)被广泛应用于慢性乙肝(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由于难以清除肝组织内的共价闭合环状
DNA(cccDNA)从而治愈乙肝,现有指南均推荐对患者进行1~3年不等的巩固治疗或长期治疗。然而,长期治疗又给
患者带来经济、社会和心理上的压力。如何确定这些患者的治疗终点以及部分患者是否可以安全停药,是极具争议
的临床问题。目前针对CHB的抗病毒治疗亟需解决的问题:寻找能够真实反映cccDNA的存在及活性,用于NAs药
物治疗评价患者病毒学治疗终点的血清学标志物,为接受NAs治疗的CHB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停药风险指导。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治疗终点, 血清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