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1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7-08-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专家经验谈
    论著
    综述
    临床指南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数字化技术在牙科全瓷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骆小平
    2017, 10(8): 449-451.  DOI: 10.19538/j.kq.2017.08.001
    摘要 ( )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口腔修复临床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数字化印模的制取以及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辅助诊断设计等,为医生和患者之间搭起了可视化的分析和沟通桥梁。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特别是未来的增材制造技术为全瓷修复体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安全保证。文章介绍了当今数字化技术在前牙全瓷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系统分类及其应用
    黄婉怡,战德松
    2017, 10(8): 452-457.  DOI: 10.19538/j.kq.2017.08.002
    摘要 (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以及其他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口腔医学行业,数字化诊断、数字化设计以及治疗已经成为口腔修复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口内扫描作为数字化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文章就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系统分类及其目前的主要应用做一介绍。

    全解剖式氧化锆修复体的发展
    战德松,王新桐
    2017, 10(8): 458-462.  DOI: 10.19538/j.kq.2017.08.003
    摘要 ( )  

    近年来,随着氧化锆透明度的不断改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及口内数字化扫描等新技术的应用,采用无需饰瓷的半透明单片氧化锆制作的全解剖式氧化锆修复体开始成为更多医生的选择。文章就可用于全解剖式氧化锆修复体的氧化锆的基本性能、透明度的发展、对天然牙的磨耗、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以及临床应用等进行总结。

    专家经验谈
    龈下刮治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张冬梅,潘佳雨,徐秋芳,徐婉悦
    2017, 10(8): 463-466.  DOI: 10.19538/j.kq.2017.08.004
    摘要 ( )  

    龈下刮治是牙周基础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龈下刮治器械去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菌斑和病变牙骨质,消除致病因素,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龈下刮治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牙龈出血、牙周脓肿、根面敏感、牙齿松动和发热等。文章将具体论述这些并发症出现的可能原因及处理方法。

    论著
    全解剖式氧化锆全瓷冠用于固定义齿美学修复临床评价
    谢慧心,战德松
    2017, 10(8): 467-471.  DOI: 10.19538/j.kq.2017.08.005
    摘要 ( )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氧化锆全瓷冠的临床美学效果,探讨全解剖式氧化锆全瓷冠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二科行前牙及前磨牙固定义齿美学修复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应用TRIOS口内扫描仪获取三维数字模型,切削制作“TT”玉瓷全解剖式氧化锆全冠;对照组45例硅橡胶取模,常规制作“HT”瓷倍健有饰瓷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完成后,由患者本人从5个方面对修复体满意度进行评分。3名修复科医生根据由Ryge评价标准改编的评分系统对两组修复体的美观性进行评分。修复体完成后按照改良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两组修复体进行随访评价。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修复体的满意度在颜色分布、个体特征方面低于对照组 (P<0.05)。临床医生对修复体美观性评分,研究组为(1.838 ± 0.169)分,与对照组[(1.631 ± 0.14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体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在边缘适合性、牙龈反应、修复体完整性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解剖式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及前磨牙美学修复中显示出较高的美学特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乌鲁木齐市中老年人肥胖与牙周炎相关性研究
    热西丹·阿不都热衣木a,木胡牙提b,古丽努尔·阿吾提a,张蕾a,
    2017, 10(8): 472-475.  DOI: 10.19538/j.kq.2017.08.006
    摘要 ( )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肥胖与牙周炎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6年3—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中老年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进行身高和体重测定,并行口腔及血脂检查,记录牙石指数(CI)、探针出血(BOP)、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体重指数(BMI)及血脂四项水平。结果 正常、超重及肥胖3组人群中,肥胖组与正常组相比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OR>1,P<0.05),但两者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中年人BMI与CI、BOP及CAL呈正相关(P<0.05),老年人BMI与PD、CAL无相关性(P>0.05)。结论 肥胖是中老年人群牙周炎的一个危险因素,但两者相关性尚不能确定。

    新型树脂水门汀用于钴铬合金马里兰桥修复单颗牙缺失12例临床疗效观察
    李秋实a,李江b,李红艳c,周延民d
    2017, 10(8): 476-479.  DOI: 10.19538/j.kq.2017.08.007
    摘要 ( )  

    目的    观察新型树脂水门汀用于钴铬合金马里兰桥修复单颗牙缺失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VIP综合科就诊的单颗牙缺失患者12例,应用钴铬合金马里兰桥进行修复,试戴后采用新型树脂水门汀RelyXTM Ultimate进行粘接。结果    12例修复体平均临床观察时间为12个月,最长临床观察时间为18个月。1例修复体发生脱落,重新粘接后使用良好。所有基牙未发现牙龈炎和继发龋。结论    新型树脂水门汀用于钴铬合金马里兰桥修复单颗牙缺失的短期临床效果良好,粘接效果可靠,操作步骤简便,但能否满足临床长期要求仍须进一步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联合Vitapex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合并牙髓病变疗效分析
    刘宇明,段昌华,翟炜东
    2017, 10(8): 480-483.  DOI: 10.19538/j.kq.2017.08.008
    摘要 ( )  

    目的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联合Vitapex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合并牙髓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口腔综合科就诊的130例老年慢性牙周炎合并牙髓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 例。对照组采用碘甘油联合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Vitapex治疗,比较两组牙周相关指标、龈沟液炎性因子和临床疗效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8%(P<0.05);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 、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齿松动度(T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联合Vitapex治疗有助于提高老年慢性牙周炎合并牙髓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改善牙周症状、下调龈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不同吸入氧浓度对颌面外科手术麻醉新生儿肺功能及炎症因子影响研究
    崔海彬,张倩
    2017, 10(8): 484-487.  DOI: 10.19538/j.kq.2017.08.009
    摘要 ( )  

    目的    探讨麻醉中不同吸入氧浓度(FiO2)对颌面外科手术新生儿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颌面外科手术新生儿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吸入35%(A组)、50%(B组)、75%(C组)的氧。分别于术前、术中和术后监测患儿血气、肺功能等指标;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3组患儿体重、手术时间、输液量、失血量、尿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手术机械通气过程中,3组动脉血乳酸、pH、HCO3-值组内不同时间点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术前动脉氧分压(PaO2)正常,A组术中PaO2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aO2有所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给氧后PaO2持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中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白细胞介素(IL)-1β显著下降,IL-10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中吸入35%浓度氧对颌面外科手术新生儿肺功能及炎症因子影响最小。

    辅助根管冲洗器械对根管壁玷污层清理效率体外研究
    徐程宇,葛久禹
    2017, 10(8): 488-492.  DOI: 10.19538/j.kq.2017.08.010
    摘要 ( )  

    目的    研究4种根管冲洗系统对根管壁玷污层清理效率。方法    收集2016年1—4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正畸减数拔牙拔除的下颌前磨牙32颗,建立根管冲洗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侧方开口针头注射器(A组)、Vibringe声波根管冲洗系统(B组)、RinsEndo根管冲洗系统(C组)和被动超声冲洗系统(D组)。预备并冲洗完成后,劈开根管,干燥喷金,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区根管壁牙本质小管被玷污层覆盖情况。结果        玷污层评分情况:各组根管尖部均存在明显的玷污层覆盖牙本质小管,评分高于根管冠部和根管中部(P<0.05)。B、C、D组的根管中部、根管尖部评分低于A组(P<0.05)。4组在根管尖部根管内壁的玷污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nsEndo根管冲洗手机、Vibringe声波冲洗系统和被动超声冲洗系统在根管中部和根管尖部的玷污层清理效果显著好于侧方开口针头注射器的冲洗效果。

    CCR5拮抗剂Maraviroc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物学活动影响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李添翼a,申志远b
    2017, 10(8): 493-496.  DOI: 10.19538/j.kq.2017.08.011
    摘要 ( )  

    目的    探讨CCR5拮抗剂Maraviroc对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运动、趋化、侵袭及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划痕、趋化、侵袭及增殖实验,观察Maraviroc对SACC-83和SACC-LM细胞的运动、趋化、侵袭及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加入Maraviroc预处理的实验组细胞划痕模型愈合速度明显降低;趋化和侵袭实验中,穿越多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可明显抑制SACC-83和SACC-LM细胞增殖。结论    Maraviroc可能是一种新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小分子剂量的临床应用可能会抑制SACC的发展。

    综述
    舍格伦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黄偲璟1a,王赞1b,钟鸣2
    2017, 10(8): 497-501.  DOI: 10.19538/j.kq.2017.08.012
    摘要 ( )  

    舍格伦综合征(SS)又称干燥综合征,分为原发性SS(pSS)和继发性SS(sSS),病变限于外分泌腺本身者称为pSS;伴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称为sSS。现多认为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紊乱病,典型特征是唾液腺、泪腺的多发淋巴细胞浸润,主要表现为口干症和干眼症。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有关SS的病因及相应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文章将从细胞因子、抗体、遗传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活动影响研究进展
    吴治瑶,张明珠
    2017, 10(8): 502-506.  DOI: 10.19538/j.kq.2017.08.013
    摘要 ( )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改变、增殖、迁移、钙化等生物学活动的改变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流行病学以及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牙周炎与AS之间关系密切。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作为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能侵入VSMCs,并通过改变细胞结构,促进增殖和迁移,促进多种炎性因子的分泌、钙化等,参与AS的形成与发展。文章主要从P.gingivalis对VSMCs各生物学活动的影响进展做一综述,以期进一步揭示牙周疾病与AS之间的关联,为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临床指南
    Ni-Ti摇椅弓配合轻力垂直牵引矫治成人前牙严重开牙合1例报告
    周 航,王洪宁,秦行林
    2017, 10(8): 507-510.  DOI: 10.19538/j.kq.2017.08.014
    摘要 ( )  
    上颌侧切牙Ⅲ型牙内陷1例报告
    李铎,牛磊,刘奕
    2017, 10(8): 511-512.  DOI: 10.19538/j.kq.2017.08.015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