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7—2010年大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收治的20例成人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测量术前和术后的头颅侧位片,对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10个线距、11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完成后,上、下唇突度分别平均减少2.83 mm和3.17 mm(P < 0.05 );上、下颌切牙分别平均内收7.10 mm(P < 0.01 )和3.60 mm(P < 0.05 );上唇厚度平均增加2.90 mm( P < 0.01 );上、下唇相对于审美平面的距离分别平均减小1.30 mm和3.22 mm(P < 0.01 )。ANB角(由上齿槽座点、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平均增加0.75°(P < 0.05),Yaxis角(蝶鞍中心点至颏顶点连线与前颅底平面构成的角)平均增加1.53°(P < 0.01);1-SN(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构成的角)、IMPA(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构成的角)、1-1(上、下中切牙长轴构成的角)和1-MP(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构成的角)分别平均减小18.61°、6.00°、24.76°和6.38°(P < 0.01),而鼻唇角和唇颏角则分别增加了5.2°和8.35°(P < 0.01 )。随着上、下颌切牙回收,上唇的突度和下唇的突度也随着发生变化(P < 0.01)。上唇厚度、鼻唇角随着上颌切牙的内收而有所增加(P < 0.01)。结论 上、下唇突度的变化与上、下颌切牙的内收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