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应用自体牙本质颗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需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患者22例(植入种植体35颗)。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牙本质颗粒组10例(种植体17颗)和Bio-Oss组12例(种植体18颗),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分别植入自体牙本质颗粒和Bio-Oss骨粉,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比较2组牙槽骨高度、骨移植材料的体积和密度、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种植体存留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相较于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牙本质颗粒组和Bio-Oss组的牙槽骨高度分别降低(0.84 ± 0.13)、(0.73 ± 0.13)mm,骨移植材料体积分别减小(10.48 ± 4.26)、(12.18 ± 4.59)mm³,骨移植材料密度(CT值)分别增加(169.00 ± 65.11)、(140.08 ± 58.33)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组牙槽骨高度降低量、骨移植材料体积减小量和密度增加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组患者术后2周肿胀和疼痛程度各级别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牙本质颗粒组和Bio-Oss组术中上颌窦底黏膜穿孔发生率分别为10.0%(1/10)、16.7%(2/12),术后1年种植体周炎发生率分别为0.0%(0/17)、11.1%(2/18),2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牙本质颗粒组患者满意占比高于Bio-O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293,P = 0.022)。结论 自体牙本质颗粒应用于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可获得良好的骨再生效果和临床疗效,且患者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