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数字化软件辅助设计在治疗偏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偏颌畸形患者18例。所有患者术前完成三维CT检查和牙列石膏模型的光学扫描,将数据分别以DICOM格式和STL格式传送至数字化工作站。在数字化软件中构建坐标系,重建上下颌骨、血管和神经束,并完成正颌外科的手术模拟预测,最后设计并打印患者上颌骨的截骨导板、复位导板和终末咬合导板。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到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复查并行上下颌骨三维CT检查。利用数字化软件测量术后6个月患者两侧上颌第一磨牙点和尖牙点到眶耳平面和冠状平面的距离,计算非对称率;测量上中切牙点和颏顶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作为术后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两侧上颌第一磨牙点到眶耳平面和冠状平面距离的非对称率分别为(1.8 ± 1.0)%和(3.2 ± 1.7)%;两侧上颌尖牙点到眶耳平面和冠状平面距离的非对称率分别为(1.0 ± 0.8)%和(11.0 ± 4.8)%;上中切牙点和颏顶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分别为(0.84 ± 1.05)mm和(1.49 ± 1.23)mm。所有患者均对面型表示满意。结论 数字化软件的模拟设计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确保术中操作的精度,提高患者术后美学效果。因此,数字化软件辅助设计在治疗偏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