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专栏
    掌握盆底解剖知识和三维动态精准诊断对女性自体组织修复盆腔器官脱垂手术的重要性
    刘 萍, 陈 兰
    2021, 37(12): 1177-1180.  DOI: 10.19538/j.fk2021120101
    摘要 ( )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一类由多种因素导致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而引发的疾病[1]。随着现代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POP的患病率与就诊率呈上升趋势。一项对中国女性POP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约43%~76%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2]。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述评
    子宫腹壁悬吊术的临床应用
    凌 斌, 于 欢
    2021, 37(12): 1181-1183.  DOI: 10.19538/j.fk2021120102
    摘要 ( )  

            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结构非常复杂,由多层肌肉、筋膜及韧带组成,彼此盘根错节、相互关联,共同发挥支持盆腔器官等作用。诚然,关于人类盆底结构的诸多奥妙尚待研究,真正导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病理机制至今依然扑朔迷离。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经典的经阴道自体组织修补术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治疗中价值的再认识
    黄 琼, 钟霜霜, 谢臻蔚
    2021, 37(12): 1184-1187.  DOI: 10.19538/j.fk2021120103
    摘要 ( )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于盆底支撑组织薄弱导致盆腔器官解剖位置下移的一类疾病,通过经阴道手术来加强盆底的支撑力量是严重POP的重要治疗措施。近年来,经阴道网片植入术备受争议,因此经典的经阴道自体组织修补术再次受到关注。充分认识此类手术对解剖复位和功能重建的主客观效果、并发症、复发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正确评价和选择精准的治疗POP术式。
    骶棘韧带复合体固定术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处理
    张蔚, 王景涛
    2021, 37(12): 1187-1191.  DOI: 10.19538/j.fk2021120104
    摘要 ( )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一种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伴随着全球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POP已成为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众多妇科肿瘤学专家及学者致力于研究骶棘韧带复合体固定术在女性POP患者中的应用。基于多个单中心研究结果发现,该术式可改善患者排尿功能、盆腔功能障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文章重点介绍了骶棘韧带复合体固定术在POP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疗效和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方式。
    自体组织缝合固定手术在女性中盆腔缺陷治疗中的价值
    陈怡文, 吴晓梅
    2021, 37(12): 1191-1194.  DOI: 10.19538/j.fk2021120105
    摘要 ( )  
    中盆腔缺陷的修复是盆底修复手术的核心步骤之一,顶端修复可以降低其复发率,还可以纠正大多数旁缺陷。经典的宫骶韧带悬吊术和骶棘韧带悬吊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达16.5%及16.7%。作为金标准术的骶骨固定术因使用网片后陆续出现的并发症,使该手术的普及在国内也受到一定影响。由于盆底解剖的复杂性,顶端修复的重要性,目前仍缺乏理想术式,是长期以来研究的热点。自体组织盆底修复因其有长期的临床观察及其良好的效果验证,在盆底修复手术领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文章探讨了近年来主要的自体组织顶端修复手术在治疗中盆腔缺陷中的价值。
    阴道半封闭术对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治疗作用
    徐 臻, 王武亮
    2021, 37(12): 1194-1198.  DOI: 10.19538/j.fk2021120106
    摘要 ( )  
    阴道半封闭术又称LeFort手术,对于高龄体弱、耐受手术能力差、不要求保留阴道功能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是一种重要的术式。该术式简便、安全、经济,有着独有的优势和不可或缺的地位,此经典的术式术后有一定复发率,并有新发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王武亮教授团队针对LeFort手术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改进,创新性地应用基于阴道黏膜下筋膜加固的改良阴道半封闭手术方案,主、客观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腹腔镜下自体组织修复手术在纠正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
    赵成志, 卢深涛, 王 荥, 魏琳娜, 刘禄斌
    2021, 37(12): 1198-1202.  DOI: 10.19538/j.fk2021120107
    摘要 ( )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应用广泛,近来更是成熟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中。在经阴道网片修复手术应用受限的背景下,自体组织修复的盆底重建术再次受到重视。相对于经阴道途径,腹腔镜下的自体组织修复手术报道相对较少,但随着腹腔镜技术、设备以及机器人手术等领域的创新,腹腔镜下的盆底重建手术也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文章就腹腔镜下自体组织修复手术在纠正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妇科医师选择术式提供参考。
    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在盆底重建中的应用
    宋佼洋, 孙秀丽
    2021, 37(12): 1202-1205.  DOI: 10.19538/j.fk2021120108
    摘要 ( )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多需手术治疗。POP修复术后复发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主要问题。临床研究表明,顶端加固不足是手术后复发的主要高危因素。作为经典的Ⅰ水平悬吊术之一,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HUS)可为阴道顶端提供有力支持,并且术后阴道长度及轴向更符合生理解剖。HUS有经腹及经阴道路径。经阴道HUS方便同时行阴道前后壁修补,但因术野暴露困难、有输尿管损伤风险而限制了其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保留子宫经阴道腹膜外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EHUS)可清晰识别宫骶韧带,输尿管损伤风险低,操作简便,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尿道折叠术联合尿道中段耻骨悬吊术在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
    周 莉, 殷米诺, 陆安伟
    2021, 37(12): 1205-1208.  DOI: 10.19538/j.fk2021120109
    摘要 ( )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女性常见疾病,在中重度SUI的治疗中,手术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吊带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传统的尿失禁手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回顾了尿失禁手术治疗的方法,介绍了尿道折叠术联合尿道中段耻骨悬吊术在SUI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并对手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专家共识
    子宫颈原位腺癌诊断与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组)
    2021, 37(12): 1209-1213.  DOI: 10.19538/j.fk2021120110
    摘要 ( )  

            随着子宫颈癌、子宫颈病变的规范筛查与诊治,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预防接种的宣教和启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在子宫颈恶性肿瘤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子宫颈腺病变包括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的发病比率逐渐增加。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盆腔脓肿介入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介入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
    2021, 37(12): 1214-1219.  DOI: 10.19538/j.fk2021120111
    摘要 ( )  

            盆腔脓肿(pelvic abscesse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急症之一,主要包括输卵管积脓、卵巢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 abscesses,TOA)及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所致的脓肿,TOA累及输卵管和(或)卵巢[1],较单纯输卵管或卵巢积脓更为严重。依据早期的研究数据,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住院患者中约有20%存在TOA。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指南解读
    《2022 NCCN子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
    周 晖, 刘昀昀, 罗 铭, 林仲秋
    2021, 37(12): 1220-1226.  DOI: 10.19538/j.fk2021120112
    摘要 ( )  

            子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4大常见癌症,严重威胁女性健康。2021年10月26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公布了“2022 NCCN子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新版指南,现对其进行简要解读。指南讨论的范围包括子宫颈鳞癌、腺鳞癌、腺癌以及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2022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
    谢玲玲, 林荣春, 林仲秋
    2021, 37(12): 1227-1233.  DOI: 10.19538/j.fk2021120113
    摘要 ( )  

            2021年11月4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22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介绍及讨论。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家指导意见
    BRCA1/2基因检测报告模板专家指导意见(2021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2021, 37(12): 1234-1236.  DOI: 10.19538/j.fk2021120114
    摘要 ( )  

            BRCA1/2基因是抑癌基因,通过与其他肿瘤抑制因子和调节细胞分裂蛋白等相互作用,参与DNA损伤修复和转录调控,在维持细胞遗传信息的稳定性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调控其他基因的活性,在胚胎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1-2]。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