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著 •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ceived:
Revised:
Online:
Published:
辛克盛1,姜胜杰1,江志泳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肌钙蛋白I(cTnI)质量浓度的变化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CHF)患儿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方法2003-02—2005-02于青岛市海慈医院住院诊断心衰的患儿41例,同时选健康体检者4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其 血BNP及cTnI的水平。 结果心衰早期BNP、cTnI即开始升高,心衰期达高峰,恢复期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衰早期、恢复期BNP阳性率(92.7%, 90.2%)较cTnI阳性率(63.4%,58.5%)差异有显著性(P<0.01);BNP持续高于500ng/L的心脏事件发生率(66.7%)较BNP<500ng/L的心脏事件发生率 (21.4%)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心衰患儿血浆BNP、cTnI质量浓度明显升高,BNP、cTnI可反映其心肌损伤;血浆BNP在心衰早期诊断方面,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cTnI, 可作为诊断小儿心衰的一项重要指标;血浆BNP则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脑钠素, 肌钙蛋白I, 诊断
辛克盛,姜胜杰,江志泳. 心力衰竭患儿脑钠素与肌钙蛋白I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0 / Recommend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zgsyz.com/zgsyek/EN/
https://www.zgsyz.com/zgsyek/EN/Y2007/V22/I04/299